機車扭力排行榜,這些摩托能和汽車玩拔河比賽!

@ 2016-12-29

每次討論摩托車時,大家總是把馬力放在第一位上,但是有些時候,扭力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當然這兩者需要平衡的,空有馬力沒有足夠的扭力,是萬萬不可以的。

今天給大家列舉了目前市面上以扭力著稱的十輛摩托車,包含以停產的型號,所有的數據都來自製造商,這個排名不包含裝有汽車引擎的改裝摩托車,畢竟這些車的設計也並不符合大多數人們對摩托車的需求。

另外這個名單裡沒有大家所期待的川崎H2R(2,500rpm可達164.2Nm)因為它不是一台能夠合法在公路上行駛的摩托車,而小弟H2由於10500rpm只做出132.975Nm的扭力輸出。則沒能夠有資格上榜,畢竟扭力並不是它的專場對嗎?

10、鈴木GSX1300R隼

隼由於沒有太多性能上的資料,所以暫將它列在第十名,但事實上它能入榜是一件很令人意外的事,畢竟跑車在這列表中有點少...7200rpm可達153.9 2Nm,隼就像是一位老當益壯的老爺子,雖然他的馬力峰值只有196hp,現在多數1000cc的跑車都能達到這個水準,但隼硬是比他們都要高出約1/3的扭力

9 、哈雷戴維森CVO models

哈雷的引擎對於一般的車友來說似乎都是一樣的,但其實它也有好幾個等級的區分。比如其中最高階的CVO,目前這一系列有CVO Street Glide大道滑、CVO Limited旗艦滑翔、CVO Road Glide Ultra公路滑翔,這些都是使用Twin-Cooled Twin Cam 110 引擎,可在3750rpm時輸出155.25 2Nm,馬力部分官方未公布,實際上約等是4000rpm可達89hp。

8、 鈴木M1800R林蔭大道

M1800R可能不是年輕人的主流選擇,而且缺乏ABS的它,如果在年底之後要繼續在歐洲銷售,這就意味著它就必須做出升級配置或改款,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如此簡易配置下鈴木仍不吝嗇的賦予了它3200rpm可達159 Nm的扭力,至於馬力方面M1800R能在6200rpm時迸發出125hp的馬力峰值

7、川崎ZZR1400

ZZR1400一直以來都是狂暴馬力與休閒旅行的代言詞,儘管事實上因為2016的法規排放變革,馬力已經從210hp降到202hp,但它的扭力依然維持7500rpm16.6kg-m的表現,1441cc的引擎排氣量,吸引了非常多喜歡大型機車的騎士,雖然性能表現都差不多,但它還是比1000cc多了40-13Nm的扭力

你瞅啥呢?

6、 本田Goldwing北歐女神(and F6B/F6C)

Goldwing車係無疑是本田歷史上最備受爭議的車系,沒有之一。現款Goldwing F6B/F6C更是能夠爆發出4000rpm/166Nm的充沛扭力,畢竟它擁有一顆1800cc水平對臥六汽缸的引擎。

5、 雅馬哈V-Max大魔鬼

203hp馬力的V-Max有一個外號叫做「直線瘋子」,因為V-Max 1679cc的V4引擎在6500rpm可達167Nm ,強悍加速性能幾乎無人能及。不過前段時間被曝出這颱風靡了31個年頭的V-Max或將要停產,原因則是由於無法應對歐四環保法規。

4、Motus MSTR

前面說的那幾輛車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但這輛摩託我相信大多數人車友都很耳生了,MOTUS是美國近幾年最新的注重高性能的摩托品牌,在2014年MOTUS發布了搭載了重新設計的縱置V4發動機,排氣量為1650cc的MST以及MST-R。基本版的車型擁有168Nm的扭力和167hp馬力,R版的1650cc V4則被調整到了182hp馬力和170Nm的扭力。

3、寶馬K1600GT and GTL

寶馬K16的排氣量為1649cc,在12550rpm時擁有174Nm的扭力,同時它還擁有7750rpm迸發的160hp的馬力輸出,超順廠的六缸BMW引擎在未來會運用到更多的摩托車上,最近推出的2017寶馬K1600B Bagger就是搭載這顆引擎,而街車Concept 6的外觀從六年多前到現在看起來依然顏值飽滿

2、Triumph Rocket III火箭

你心目中是不是覺得火箭三號肯定是第一名了?畢竟2300cc的排氣量,在2750rpm就可以輸出220Nm,馬力148hp。自2004年發布以來,以不知不覺歷經十多個年頭,面對日益苛刻的環保法規,火箭還能存活多久呢?

1、Lightning LS-218

把這款來自美國的電動重機放在第一名其實有點爭議,但是LS-218已經上市,並開始接受預定,雖然交車還需要多一點耐心等待,其2013年在美國派克峰登山賽創下記錄,扭力226Nm跟火箭差不多,但馬力高達203hp ,最高速度能到達350公里/H,但由於電動車的特點,扭力是從零rpm是最大的,轉速越高、扭力越小,並不是很好控制,除非你對滑胎很有自信,但相信未來科技的進步,電動車將會越來越成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