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央視春晚總喜歡請一些外國明星,比如席琳迪翁啊,李敏鎬啥的,美其名曰國際化。但是每當中國歌手唱英文歌,就會被嚴格限制。
有一年央視春晚,哈文上任春晚總導演後,最早考慮請那英加盟,並瞄準了那英新歌《永遠是朋友》(英文《AlwaysFriends》)。接到邀請後,那英也在認真準備上春晚,並謝絕了春節前20天的任何商演。但導演組在審聽這首歌時,發現歌曲中,32句歌詞中8處有英語出現。
導演組擔心觀眾聽不懂那英的中英文夾雜著唱法,希望那英把英語翻譯成中文來演唱。但犟脾氣的那英就是不願意改,在多次溝通無效後,雙方最後只好都放棄。
雖然不知道那英英語是個什麼水平,非要唱夾雜英文的歌曲,但是那英確實是個很「洋氣」的人,曾經就炮轟刀郎是農民。據說是2010年,那英擔任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的評委主席,她極力反對刀郎入圍。
她認為,刀郎雖然銷量高,但「並不具有審美標準」「作品缺乏音樂性」。特別是諷刺「去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的言論,引來不少人炮轟。
現在很多自以為很文藝的中國人,特喜歡裝逼,說話總是帶幾個英語單詞,貌似他很有學問,其實他真的不會說英語,甚至還聽不懂英語。
那英這首歌32句8處有英語,那英會說英語嗎?那英聽懂英語嗎?其實很大程度是為了裝逼。中國是全世界說漢語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哪位世界大牌歌手唱歌時,歌詞中有漢語?那英堅持不把歌詞中的英語改為中文,這種裝逼的心態,一個不會說英語的人,唱歌時非要唱幾句英語,這就是裝逼的國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