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母在台海耀武揚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評美國通過涉台的《2017國防授權法案》)

@ 2016-12-27

昨天半夜正在碼字,幾位瓜友拎著刀就進來了,說大事不好了,歐巴馬簽字了,在《2017國防授權法案》(2017國防預算)上簽字了,法案中還涉及到台灣,其中提到要加強美台軍事交流,甚至推動對台軍售。

我看了一下,然後笑了笑,說沒事。他們不樂意了。怎麼什麼事到你這兒都樂觀?其實是這樣的,太祖當年有句話叫: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大革命失敗後(國共合作北伐),革命進入低潮,紅軍轉戰井岡山,加上條件很艱苦,敵人很強大,一時間籠罩著悲觀的氛圍,太祖卻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這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

但具體反圍剿的時候,採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這就是戰術上重視敵人。

長征的時候,前有雪山草地,後有追兵不舍。中間敵人阻攔,形勢危機,依然可以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但不代表戰術上不重視,強渡大渡河,戰機稍縱即逝,需要連夜急行軍,這事兒是死命令,來不得半點馬虎。這就是戰術上重視敵人。

抗日的時候亦是如此。全面抗戰爆發前後,連大知識分子胡適都主張放棄抵抗,割地求和(主張承認偽滿洲國)。他認為國力對比太懸殊,抵抗是無謂的。

甚至還有汪精衛周佛海等主張投降派,主張中日親善,願意當亡國奴。加上後來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的接連失利,大片領土的丟失,就算台兒莊勝利了,也是付出了敵人好幾倍的兵力,抗戰前景一片悲觀。

總之一時間,放棄抵抗、曲線救國、甚至舉手投降的言論(中國必敗論),甚囂塵上。就算是主張抵抗的,心裡也是沒底的。

這個時候(1938年),太祖親自出手,寫了一篇《論持久戰》,從戰略上指出,抗戰前景一篇光明,中國必定能戰勝日本,方法就是要堅持持久戰。這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

而具體的戰術上,論持久戰中也寫的非常精彩,充滿了中國傳統智慧和辯證法的思想。比如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具體戰術的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以及分析了運動戰、游擊戰和陣地戰的利弊,還有兵民思想,精彩而具體,至今看起來仍讓人振奮不已。這就是戰術中重視敵人。

還有解放戰爭剛爆發,消息傳到延安,只有太祖興奮的不得了,喊道,解放全中國的機會到了。估計當時全國只有太祖一人相信內戰會勝利,這就是所謂的戰略上藐視敵人。

但是敵人來勢洶洶,將士們摩拳擦掌,準備誓死保衛延安,太祖卻表示要主動放棄,轉戰陝北,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掉眼淚。雖然太祖很樂觀的,但是考慮到敵人的強大,採取運動戰,與敵人作鬥爭,這就是戰術上重視敵人。

抗美援朝就更別說了,單挑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當時史達林都犯怯,老帥們基本上都顧慮重重,只有太祖力排眾議,主張出兵朝鮮。這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

但是具體戰術上,他也是運籌帷幄,親自指揮,根據敵我各自情況,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就是戰術上重視敵人。

想想過去我們在國力孱弱的情況下,在戰略層面上,依然很樂觀,依然可以藐視敵人。而如今,作為GDP第二大國、第一工業大國,和聯合國五大流氓之一,有啥不能樂觀的,有啥不能藐視敵人的。

但是,不管是對誰,在戰術上,都要小心應對,出手必勝,不可輕敵,不容有閃失,當然也可以擁有樂觀的態度。

回到美國通過涉台法案這事兒,馬上就覺得不是個事兒了。戰略上當然可以藐視它。

首先,這事兒並不突然。早在12月2日,眾議院就通過了這個法案,一周後眾議院也通過了,12月23日,即將下台的觀海同志,儼然已經是個擺設了,已經沒人把他當總統了,他就順手簽了,順便給即將赴任的床破,留下個棘手的問題。

第二,這麼多年,我們對美國已經知根知底了。對那些老套的撩撥手段早就膩了。在中美關係最好的時間,也就是聯手抗蘇(中美友誼靠蘇聯)的那段蜜月期,美國跟台灣當局也是勾勾搭搭的。

中美關係的基石,就是三個中美聯合公報,這個公報是政府對政府的,算是私奔協議,連個結婚證都不算。但是美國跟呆灣的關係基礎,是《與呆灣關係法》,是國會通過的,總統簽字的,可以算是個結婚證。

所以,這麼多年,美國一直腳踏兩隻船。並且,後來蘇聯沒了,大陸的利用價值就小了,美國立馬就給臉色看了。

美國借著535的事情,就開始聯合盟友封鎖中國,然後每年都都打人權牌、西藏牌、呆灣牌、民主牌,又有銀河號事件、台海危機、炸大使館、南海撞機等事件,極盡羞辱,可以看出,那時的美國,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羞辱中國。

其實在羞辱中國上,美國的手段,歷史上也有人用過,那就是希德勒羞辱猶太人的手段。

再看看美國的手段。

這也好,中國不乏祖傳的知恥而後勇的智慧,並且充分認識到,巴鐵(巴基斯坦)的座右銘說的真對:任何時候如果相信了美國等於選擇了被拋棄。

中國也是,被坑了這麼多次,還有人相信美國。那麼這些人,要麼是腦殘,要麼拿了人家的美分。

第三,涉台問題,是中美調情的手段,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畢竟大海副中堂曾說過,中美是夫妻,那調情是少不了的。所以美國肯定會不斷撩我們,等我們足夠硬了,就要約炮(約真的炮)了。不過最後美國會讓我們失望的,最後我們只是跟呆灣來一發。

美國關鍵時候的退縮,出賣盟友,不是一次兩次了。二戰後挑唆英法殖民地造反,這事兒就不提了。

越戰時,本來他跟南越是並肩作戰的,結果深陷泥潭,後來國內反戰聲浪越來越大,突然一天,他就扔下南越不管了,決定撤軍。可是南越的達官顯貴也跟著要跑,最後美國大兵,用槍指著之前的盟友,告知只撤離美國公民……

這是當年美軍撤離越南西貢的一張著名照片。北越坦克沖入西貢,美國大使館還有直升機撤走剩下的人員。一個越南帶路黨想爬上去,結果被美國大使一記漂亮的右勾拳打了下來,而上了飛機的帶路黨,卻在使勁掰他同胞加同袍的手。帶路黨,美分們,菊花緊不緊啊!

可悲的是,不少呆灣人還認為,美國會保護呆灣。其實人家也就是賣點武器掙點錢而已。

第四,我們已經採取了措施。中美雙方,都是互有眼線的。像這種小動作,中國聽到風聲,也不是多難的事情。所以國會還沒表決,中國的戰機群(11月25日)就繞飛呆灣了。調皮的飛行員,還玩起了自拍,跟祖國的大好河山——台灣的最高峰玉山合了張影。

然後,在12月15日,當時美國的國會已經通過了這個法案,中國的航母就在渤海空域,進行了全方位訓練。訓練的科目就是航母對航母。包括空對空(飛機打飛機)、空對艦(飛機打航隊)、艦對空(艦隊打飛機)、艦對艦(艦隊打艦隊)。

假想敵是誰呢?亞洲只有印度有航母,我們也犯不著跟印度翻臉。俄國、法國、英國也有航母,但也沒啥糾紛,沒作案動機。假想敵是誰,大家自行腦補吧。反正我們永遠說我們的訓練(演習)不針對任何人。

23日歐巴馬簽署法案的同時,我們的航母就出動了(我們這邊是24日,有時差,美國還是23日),而且,這次出動也是史無前例的,到西太平洋上兜了一圈,再次給呆灣畫了個圈圈。

這次行動意義非常,說明中國告別了過去在台海被動的局面,開始積極防禦了。

想想我們10多年前,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耀武揚威,氣勢洶洶,中國的家事,也來興師問罪。我們只能把坦克、把炮車開到民船上,冒充軍艦湊數。

而這一次,不但可以用航母保護台海,還可以開到西太平洋去了。想想俄羅斯,為了介入敘利亞,把苟延殘喘、冒著黑煙的褲子號都開去了,那以後我們也想介入熱點,哪裡有我們的利益需要保護,我們也可以把航母拉過去了。

當然我們肯定還會說,沒事,我們不針對任何人,我們只是圍觀的吃瓜航母。

可以判斷,美國航母再開到台灣海峽的耀武揚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目前我們的缺點也是有的,就是航母戰鬥群太少了。不過放心,我們的兩艘國產航母,已經在造了,其中一艘即將下水(據說已經在刷漆了)。

到時候,一艘航母在東海,一艘在南海,另外一艘到世界上畫圈圈去。

問題是,這還不是終點。可以預測,以後造航母也將和填島一樣,成為一種壓驚手段。別國要問起來,你怎麼又造航母?兔子肯定說:沒辦法,產能過剩,那麼多鋼鐵不用就生鏽了,就造點兒玩具壓壓驚吧。

並且沒多久,我們開始部署先進的蘇35戰機。選擇在這一天,也絕非偶然,可以看出在某些問題上普京對中國的戰略馳援。

蘇35戰機的過人之處在於,它的發動機可以360度旋轉噴嘴,可以真正地提供全方位的動力,即所謂的矢量推力。

我們買俄國的戰機,是經濟上對俄國的支持,也是俄國在軍事上對我們的支持。不過,按照兔子的尿性,不出幾年,我們也會有矢量發動機……

第五,其實這個國防預算中,美國的野心依然大著呢。它不只是涉及中國台灣,還涉及全球各個熱點地區。

比如點名要遏制俄羅斯,還要給伊拉克的軍事投入,對阿富汗軍隊和安全形勢的支援(自己約的炮,沒辦法,含著淚也要打完)、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安排、索馬利亞和非洲之角的反恐和安全合作、對利比亞、對烏克蘭、對北約的安全承諾、對敘利亞的行動、打擊ISIS的行動等等。

第六,美國還沒有決心跟中國撕破臉皮直接動手互毆。這個涉台的部分,只是小動作,試探的成分很大,並且語焉不詳,說明他給自己留的餘地很大。

可以判斷,為了遏制中國崛起,以後還會有各種別的小動作,但多數集中在口頭上,貿易搞個反傾銷啥的,或者慣用伎倆,慫恿一下日本的安倍,推進一下韓國的薩德,讓蔡English搞個事情,能做的也就這些,只能噁心到人,並不能傷到人。

所以,現在呆灣鬧事,以前經常抗議,現在有時候甚至連抗議都不抗議一下了。說明現在對呆灣的鬧事就直接無視了。

但是對於這件事,我們卻要有深刻的認識,並且要做好各種準備。

第一,這件事情暴露出,美國的兩個黨,在對華態度上是一致的,也就是遏制中國,是兩個黨的共識。(眾議院是375:34通過的,參議院以81:11通過的)。

同時這也說明,美國現在很焦慮,自己雖然有打老二的傳統,可是現在卻無計可施。中國相互滲透、貼身近戰的戰術,讓他無從發力,搞不好還會傷到自己。中國油鹽不進,對付蘇聯那一套徹底失靈。

南海派由於中國造島壓驚,並且武器入駐,加上原來的盟友菲律賓,由於阿杜上台,一時間南海牌和菲律賓牌都不好使了。所以,又想起了台灣牌。

第二,之前對台的策略,寄希望於KMT,寄希望於呆灣人民,已經破產了。呆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和統的可能性下降了,梧桐的可能性陡增。

對於戰爭,我們的態度,也是祖傳的智慧,那就是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意思是我們要積極備戰,但是不輕易動手。

認識到了問題,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穩住自己,繼續發展,包括經濟和軍事。包括這幾次畫圈詛咒蔡English,一方面給蔡English看,一方面給美國看。

目的還是警告台方儘量不要越線,也提醒一下美帝考慮一下介入的成本。海峽台近期頻頻請來軍事專家講梧桐聊軍備,其實也是希望台方內部能自省而退,從而台海儘量能維持住現狀,好繼續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起碼要等等另外兩艘航母吧)。

問題是美帝也看出來了,這個對台軍事交流法案,很高明,就是有意打亂兔子的節奏,一步步把兔子往牆角逼,同時給台方綠營打氣。

所以,既然美國的意思是要搗亂,那麼我們就越要沉住氣,不能被他們打亂步伐,牽著鼻子走。

畢竟我們大陸正處於相對上升的勢頭之上,而台灣則是相對實力不斷下降。也就是說,越往後拖對大陸越有利——無論是合同還是梧桐,那自然就沒有必要輕舉妄動。

第二,沉住氣不代表沒行動。我們現在手段也多著呢,美國的利益不是在全球嗎?所以我們也可以去外邊給美國煽風點火,給美國挑唆點兒是非,讓他在別處的陰謀不能得逞。

比如他的後院古巴,南美。我們是不是考慮賣給古巴點兒武器啊。再比中東敘利亞和烏克蘭,以及朝鮮問題,我們也可以有所作為,讓美國不是那麼舒服。

第三,敲打呆灣。呆灣估計要全方位倒霉了。

我估計很快,呆灣的國際空間會變得更小。12月26日,中國與聖普恢復外交關係,聖普才與台灣「斷交」。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還有,呆灣的對大陸的順差將不復存在。以前,馬英九在台上的時候,我們顧忌KMT的面子,給呆灣大輸血,只要KMT有臉提出來,我們就會答應。導致兩岸貿易巨大的不平衡。

蔡English上台之後,我們終於不用顧忌豬隊友KMT的臉面了,可以放開手腳對呆灣動手了。

比如我們對呆灣引以為豪的電子產業,下了死手了,不出幾年,大陸的技術就會追上呆灣,呆灣最後一點技術優勢將會消耗殆盡。

通過在國際範圍打擊呆灣電信詐騙,也是對呆灣夜郎自大式的優越感的無情打擊。

呆灣越混亂,經濟越差,我們收呆灣的難度越小,收復後管理呆灣的難度也越小。

第四,貿易制裁不是上策。畢竟目前中美貿易,中國順差幾千億美元,滋潤著呢。我們才不會主動挑起貿易爭端。一旦挑起,最好的結果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呆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所以我們要理直氣壯,爭取理直氣壯地講好真道理。

最後,以一個呆灣逗逼的故事作為結尾:有呆灣網友在PTT(台獨分子聚集網站)上留言,說如果呆灣要遠離中國大陸,可以把呆灣西邊的土地挖掉,然後填到東邊,然後依次挖西邊填東邊,時間久了,呆灣島就離中國大陸越來越遠了...簡直無法反駁……

而大陸網友則提醒他:這樣太麻煩,弄個竹竿撐一撐,就漂離大陸了啊,就這麼一直撐馬上就到美國了。真的不愧是「一國兩智」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