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就特朗普重用「鷹派」發警告:中國反對「自己得病讓別人吃藥」的做法(組圖)

@ 2016-12-25

外媒:中方就特朗普重用「鷹派」發警告

據參考消息12月24日援引外媒報道,在極力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姿態的「鷹派」人物——彼得·納瓦羅21日被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任命領導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之前,中國曾就特朗普重用「鷹派」發出警告。

報道稱,在納瓦羅獲得任命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就曾強調過,中美兩國要穩定合作,就需要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的專家崔凡警告稱,「中國正在為美國的貿易行動做準備,將採取反制行動作為回應。」

彼得·納瓦羅(資料圖)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3日報道,此前王毅曾對《人民日報》表示,中美兩國只有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才有可能長久穩定合作。

外媒:中國警告美國新政府不要兩敗俱傷

路透社23日稱,中國商務部周五(23日)說,中美不斷深化的商務關係不會改變,但警告說不要採取有損雙邊貿易關係的行動。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美合作相互依賴,「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沈丹陽(資料圖)

沈丹陽還提到,中國歷來反對「自己得病讓別人吃藥的做法」。他沒有進一步解釋這句話的意思,但美國前幾年經濟不振、製造業流失,特朗普曾多次稱這是因美國和其他國家簽下的貿易協定大多都對美國不利,並威脅要在上任後對中國產品徵收重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丁一凡則表示,「中國現在有全球最完善的工業生產鏈,美國要是跟中國打貿易戰,最後被整死的只會是美國的大企業。」

路透社報道稱,在特朗普任命納瓦羅領導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後,中國官方的《中國日報》在一篇社論中說:「新政府應當謹記,在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的經貿關係現在達到史上最密切水平之際,破壞這種雙贏關係的任何舉動都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特朗普提名納瓦羅——實施對中國強硬貿易政策的最清晰表現

另據美國媒體消息,美國中國問題觀察人士認為,納瓦羅上任,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的貿易政策,「這表明美國將建立的產業政策會對中國不利」。

美國《華盛頓郵報》23日報道稱,納瓦羅曾寫過《致命中國》、《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和《臥虎:中國的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等書。他還參與撰寫了為特朗普競選發表的一份白皮書,其中聲稱美國應該用關稅作為「談判工具」來迫使別國停止出口補貼,停止操縱貨幣,停止使用低成本但重污染的工廠。

據美國之音23日報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也認為對納瓦羅的任命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將兌現競選中有關貿易政策的大部分承諾,「未來的美中貿易會充滿競爭」。

他不認為會發生大的貿易戰,但表示兩國將來就特定問題會有不少摩擦。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23日刊文稱,特朗普提名納瓦羅到白宮任職,是迄今為止他有可能實施對中國強硬的貿易政策的最清晰表現。

文章稱,對於中美關係,特朗普和納瓦羅都持有零和與好戰的觀點,這是認為貿易赤字會給美國帶來損害的一種錯誤觀點。新政府對普京的溫和態度似乎也使其更可能將中國視為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認為中國刻意損害美國的國外利益以及國內工人的利益。

文章稱,假如納瓦羅通過與特朗普的關係主宰了美國的對華政策,那麼他的影響力甚至可能從經濟政策擴展到安全問題。

外媒:中國中國或將針對美國脆弱領域採取針對性報復措施

《華爾街日報》網站22日報道稱,中國22日對特朗普任命質疑中國貿易的人士掌管美國貿易和工業政策作出了慎重回應。

經濟學家和對外貿易分析師指出,美國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將有可能引發中國採取有明確目的的報復舉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程大為表示,中國正收集證據,以備日後可能針對美國發起報復性貿易行動之需。她說,中國正在準備彈藥,中國商務部現在一定非常忙碌。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稱,中國的目標是針對美國的脆弱領域採取有針對性的報復措施。

有貿易專家認為,中方報復行動的目標可能包括波音公司的飛機以及美國中西部共和黨掌控州的農產品出口。中方也可能尋求向通用汽車等美國跨國公司施壓,或運用非正式貿易壁壘進行報復。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22日報道稱,任命納瓦羅,特朗普對於向全世界宣布他不怕與中國打貿易戰沒什麼疑慮了,但這也可能是巧妙地裝裝樣子。

在他1987年出版的《協議的藝術》一書中,特朗普表示:「我在與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賺了許多錢。我了解中國人的頭腦。」

報道稱,因此,此次任命是特朗普與中國人達成更佳協議的手段嗎?

中國問題觀察人士弗雷澤·豪伊說:「特朗普正在進行錯誤的戰鬥。就業機會流失不是現在的戰鬥,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市場准入才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