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紅旗-22與紅旗-9高低搭配,形成中國新一代防空體系,提高中國防空體系的攔截能力
在此次珠海航展上面,中國FK3中遠程地空飛彈系統再次參展,不過從展板上來看,它的名字變成了紅22(紅旗22)地空飛彈武器系統。
紅旗系列是國產防空飛彈正式編號,因此FK3到紅旗22這個變化意味著FK3可能已經獲得部隊的認可,列裝服役,它與紅旗-9形成高低搭配,組成中國新一代防空體系。
珠海航展並列一起展出的紅旗-22防空飛彈,前面是紅旗-9的出品型FD-2000,似乎揭示兩者高低搭配
曾經有人認為紅旗-22防空飛彈是紅旗-12防空飛彈的改進型,它將替代紅旗-12與紅旗-9高低搭配,但是從公開的紅旗-12飛彈來看,它與紅旗-12配備的飛彈存在較大的區別,基本上可以視為兩種飛彈,顯現中國空軍對紅旗-22飛彈的性能要求有較大的提高。
上屆珠海航展展出的FK-3地空飛彈武器系統
從相關圖片來看紅旗-22配備的飛彈採用了無彈翼氣動布局,這是新一代防空飛彈的典型氣動布局,相比較之下紅旗-12的大後掠三角翼,這是早期防空飛彈的氣動布局,飛彈的大部分升力由彈翼提供,不過這樣也增加飛彈的重量和阻力,對於提高飛彈的速度、射程存在不利的影響,從現代空襲兵器發展來看,防區外攻擊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即便普通炸彈也可以通過GPS/INS制導組件、滑翔增程彈翼具備數十公里的投放距離,因此要求中高空防空飛彈具備較大的射程,以便在對方投放滑翔增程制導炸彈、空地飛彈之前進行攔截,或者研製較小的防空飛彈來攔截精確制飛彈藥。
中國空軍裝備的紅旗-12中程防空飛彈,注意它的大型彈翼
同樣採用大型彈翼的美國鷹式防空飛彈,它是美國第二代防空飛彈
對於飛彈來說,射程增加意味著飛彈速度也需要提高,以便讓飛彈能夠迅速抵達預定攔截點,縮小目標反應時間,飛彈的速度越快,彈身對全彈升力貢獻就越大,彈翼的貢獻就越小,但是它產生的阻力在增加,因此對於防空飛彈來說,飛彈的速度越快,彈翼面積越小,至到完全取消,因此我們看到新一代防空飛彈大多採用無彈翼布局就是這個原因,無彈翼布局的優點就是飛彈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適裝性能好,製造和維護成本代,另外無彈翼布局具有較大的過載,改善了非對稱氣動特性、舵面效率高,機動性能比較好,不過無彈翼飛彈的缺點就是隨著飛彈速度的增加,壓力中心變化較大,氣動力的非線性較為嚴重,對於飛控系統要求較高,隨著現代控制技術的發展、彈載計算機功能的升級,這些問題已經得到有效的解決,所以無彈翼布局在防空飛彈設計之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
從飛彈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紅旗-22實際上是一種中遠程、中高空防空飛彈武器系統,曾經有資料說它的射程已經大約為100公里,這個指標差不多是紅旗-12飛彈射程的2倍,根據相關資料,紅旗-12防空飛彈的射程大約為50公里,並且已經超過了愛國者PAC-1的水平,後者的最大射程大約是80公里,射程增加同時也表明紅旗22的制導系統應該也進行了升級,紅旗-12制導系統仍舊為無線電指令制導,這種制導方式雖然技術比較簡單,成本和價格也比較便宜,但是抗干擾能力低,作用距離近,因此紅旗-22可能升級為指令加中繼慣導加末段半主動雷達照射制導。
從相關圖片來看,紅旗-22採用了傾斜發射架,而不是新一代防空飛彈普遍採用的垂直發射架,垂直發射架的優點是發射速度快、具備全向攔截能力,有利於採用高拋彈道增加射程,不過它的缺點就是飛彈轉向難度較大,因為在彈道初始階段,飛彈速度較低,空氣舵面能力不足,需要推力矢量進行轉向,增加飛彈的設計和製造的難度,同時飛彈射擊包線的近界也增加了,傾斜發射的優點就是發射之前可以讓飛彈提前對準目標,飛彈起飛之後即可進入巡航狀態,這樣就減少了射擊包線的近界,但是缺點就是全向攻擊能力較差,需要複雜的轉向系統讓飛彈轉移火力,反應速度較慢,因此新一代中遠程防空飛彈普遍採用垂直發射系統。
紅旗-22防空飛彈採用傾斜發射方式,所以需要複雜的轉向機械來轉移火力
從目前各國防空飛彈的發展來看,明顯出現兩極分化,也就是中遠程防空飛彈向著更高、更遠方向發展,目前已經達到400公里,接近預警機的地平線,這樣可以在對方投放防區外武器之前對其進行攔截,儘可能的外推攔擊線,降低內線防禦的壓力,中近程防空飛彈不再追求射程,而是強調雷達地平線或者水天線以內的性能,以便降低小體積和重量,讓載體能夠配備更多的飛彈,提高抗擊精確制飛彈藥飽和攻擊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講紅旗-12就非常尷尬,遠距離它無法對對方戰鬥機進行提前攔截,攔截精確制飛彈藥方面能力又偏低,所以中國空軍用紅旗-22替代了紅旗-12,而高端的紅旗-9性能進一步升級,高低搭配來增強防空體系的攔截能力。
(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新浪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