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24日稱,520後,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屢遭中國大陸打壓,在國際上的空間限縮,台「外交部長」李大維23日更是感嘆,除非獲得北京允許,基本很難參與其他國際組織。不過,對於媒體此後引述此話,台「外交部」又連夜澄清,還是會繼續推動國際參與。
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資料圖)
台外事部門「說漏嘴」:除非獲北京方面允許,否則有困難
據台灣中國時報網站消息,台灣「監察院」昨天(23日)進行「年度巡察行政院會議」,「監委」關切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面臨困境及因應作為。
「監委」包宗和在會議上指出,今年台灣推動參與國際組織屢屢受挫,包括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國際刑警組織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甚至連非政府組織吁參與聯合國「NGO罕見疾病委員會」成立大會,皆受大陸阻撓與干預。
包宗和表示,近期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面臨的各種困境與挑戰,一言以蔽之就是兩岸關係的變化,及大陸在各類型國際組織影響力日漸增強,在這樣不利情況下,台灣當局對此有何因應作為?
台「外交部長」李大維回答,「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的困境,主要受限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及大陸堅持「一中原則」影響,除了台灣現已參與組織如亞太經合組織(APEC)外,若想參與其他國際組織,除非獲北京方面允許,否則有困難。
台外事部門後又澄清:將會繼續推動國際參與
「除非北京允許」一語經媒體傳出後,台灣外事部門昨天(23日)又連夜進行澄清,稱將會持續推動台當局的「國際參與」。
據台灣「中央社」昨晚23:36報道,台灣「外交部」表示,中國大陸在國際場域打壓台灣有加劇之勢,但不論是否有對岸默許還是同意,「外交部」都將持續推動國際參與。
台「外交部」表示,「監察院長」張博雅23日率「監察委員」赴「行政院」進行年度巡察,對於參與國際組織面臨困境,部分媒體報導引述稱「……如要參與其他組織,除非獲得北京方面允許…」等語,「外交部」提出澄清。
「中華民國」自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以來,政府及國人在參與國際組織會議、活動及機制上確遭遇困難。尤其中國大陸多年來在各國際場域打壓從未鬆手,近期更有加劇之勢。
兩岸關係為影響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因素之一,但台灣在各專業領域的實力與貢獻,以及國際社會是否支持,也是關鍵因素。
台「外交部」強調,不論是否有對岸的默許或同意,將持續秉持「踏實外交、互惠互利」思維,依循務實、專業、有貢獻原則,推動國際參與工作,向全世界彰顯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就涉及民眾福祉及全球關注重要議題,與國際間各方持續對話及做出貢獻。
國台辦此前回應:台灣方面不能參會,完全是民進黨當局造成
幾個月來,台當局參與國際組織接連遭受打擊,其中之一便是未能接獲本屆國際民航大會邀請。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面對台當局的抗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9月23日應詢表示,在台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即按照一個中國原則,通過兩岸協商處理。
2013年,台以「中華台北民航局」名義、理事會主席客人身份列席第38屆國際民航大會,就是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背景下,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的個案安排。另需指出的是,一直以來,台灣方面獲悉有關國際航空安全方面的數據和資料的渠道是暢通的。
馬曉光指出,今年以來,島內政局發生重大變化。民進黨當局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台灣方面由此不能參會,這一局面完全是民進黨當局造成的。民進黨當局需要做的,是反思為什麼三年前台灣能與會而現在不能,而不是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