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台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消息傳來,島內有震驚,有哀號,有冷笑,有嘲諷,耳光來自一個並不知名的非洲小國,動靜卻不小,北京,華盛頓的發言人都有回應。台灣真有「外交」嗎?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台灣斷絕所謂的「外交關係」。
所謂外交空間只能取決於兩岸關係的走向,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來,連「九二共識」都不願承認,模糊「一中原則」,耳光才剛剛開始,聖普斷交也只是熱熱身而已。
「彈性外交」「金元外交」「務實外交」「活路外交」這類五花八門的奇葩外交,民間一般稱之為「凱子外交」。既稱凱子,那說明還是有點錢的,照台灣現在經濟情況看,接下來只能靠皮條客拉關係。
蔡英文
「彈性外交」的由來
奇葩外交,並非民進黨始創,究其根源,始作甬者還是國民黨。「彈性外交」是在1988年國民黨「十三全」大會上確定,打破了兩蔣時代的「一中原則」和「賊來漢走」的原則。
這一年秋天,台灣商界組團訪問莫斯科(龍應台是隨團記者,現在被網上貼金,說成好像是蘇聯邀請她一個人似的),踩了原國民黨「反共抗俄」的紅線,回來後,「外交教父」總統府秘書長沈昌煥對此行進行了猛烈抨擊,結果卻換來了沈戲劇性辭職。
11月,「外交部長」連戰表示,要有彈性,靈活的,因地制宜的處理外交問題。1989年2月,李登輝正式提出「彈性外交」原則。3月,「研考會」主任魏鏞說出李登輝當時不敢說的話--「雙重承認」。7月,在李登輝主持下,國民黨連開三次「外交」研討會,全面部署「彈性外交」,它的方式為:
李登輝
一,力保原來邦交國。二,對西歐,美國,日本以黨派對黨派,國會對國會交流為主。三,對第三世界國家,以經濟利益拉攏為策略。四,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以配合美國和平演變計劃為主。
五,盡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機會加入國際組織。以上幾點都談不上原則和立場,為今天台灣外交不擇手段奠定的基礎。除了第四點之外,其它我們對照一下,還是這熟悉的味道。
李登輝與蔡英文
「彈性外交」與兩蔣時代有了本質上不同,李登輝羞羞答答的開始在兩岸關係上搞「一國兩府」(一中一台),在國際組織上搞「一國兩席」(兩個中國)。
凱子外交初嘗甜頭
台灣「彈性外交」或務實外交得以強力推行,取決於兩個時代背景:一,1989,1990年,蘇聯,東歐劇變,北京自顧不暇。二,台灣有的是錢(兩蔣紅利)。
第一個突破來自格瑞那達,一個大英國協成員國,位於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的最南端。1989年7月20日雙方宣布建交。以前台灣是要對方先與北京斷交,再去「建交」,這次格瑞那達卻不一樣,它跟北京有外交關係。這是李登輝蘊釀已久的「雙重承認」第一步。
格瑞那達
北京迅速宣布與格方斷交,「雙重承認」被挫敗,沒有任何商量餘地。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漢賊誓不兩立」?李登輝卻說,「不要認為中共與格斷交,就說明雙重承認沒有意義,還要繼續。」
10月2日,非洲賴比瑞亞與台灣「復交」;10月13,貝里斯與台灣「建交」短短三個月不到,「彈性外交」就收穫了三個邦交國,戰績喜人。連戰揚言要收復非洲「失地」,章孝嚴稱「這是國力的展示」,李登輝稱「最近還有很多國家要建交」
李登輝
台灣媒體陶醉在意淫之中,井底之蛙永遠看不到世界到底是什麼樣?他們也不知邦交國是怎麼來的,那全是用民脂民膏所換來。三個國家的價碼分別為:貝里斯1000萬美元,格瑞那達5000萬美元,賴比瑞亞2.1億美元+三萬噸大米。
為什麼要給賴比瑞亞這麼多,台灣期待骨牌效應,後來果然又來了幾個非洲小國,像尼日這種,但大多數都是財盡政息,轉投北京。對美國和日本則是用錢砸門,期待會見層次提高。
對歐洲,中東則是以學術名義進行參訪,連戰以私人身份帶隊。對菲律賓,越南,斯里蘭卡等國,以設立商務代表團提升實質關係。那時台灣是真有錢,但這種」凱子外交「註定無法長時間維繫,一個連合法身份都沒有叛亂省份,哪個正經人會跟你正經交往?無非就是金錢,有幾個政府會不顧顏面,赤裸裸的伸手要錢?那是些什麼人?
連戰
笑話幾則
2003年11月7日,台灣與吉里巴斯建交,這個基巴位於太平洋中部,面積812平方公里,人口8萬,窮的只剩褲子,靠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接濟養活。阿扁則把這次建交宣稱為重大外交勝利,阿扁與基巴親密接觸,可謂是世界外交史上最赤裸裸的買賣關係。
基巴總統叫阿諾特.湯,7月份他帶著他的」追求真理黨「跟另一黨PK,台灣覺得這人(貪財好色,有奶便是娘),可以投資,便給了阿湯哥這個黨一百萬美元(現金),另外給阿湯哥十萬美元。
吉里巴斯總統叫阿諾特.湯
然後阿湯哥當選總統,就把貨交了,跟台灣建交。可是他的對手」和平議事黨「不幹了,靠,大家都是在政壇混飯吃的,居然不分點給我們。後來就起訴阿湯哥受賄建交,阿湯哥卻打不起官司,沒錢找律師(是不是有點感動,民主國家總統沒錢打官司)。他不是收了十萬美元嗎?早敗光了。
阿湯給台灣打了個電話:趕緊的,哥被告了,沒錢請律師。台灣問:多少錢吶?阿湯哥也算厚道人,要了6000美元。台灣幫他付了官司錢,後來就每年1500萬澳元養著基巴政客們,該國還有個主要收入--賣護照,一年大概六百萬美元。就這個基巴國家,台灣還大吹特吹,稱之為偉大的朋友。
2004年11月3日,台灣宣布跟瓦奴阿圖建交,島民們又是一陣興奮。可爽不到七天,11月10日,瓦奴阿圖政府宣布:本國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全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撤銷總理在台北簽署的「建交公報」。
阿扁一臉蒙逼,笑容凍結。什麼情況? 錢都給了,不帶這麼坑人的吧?才七天就不認帳?11月3日發生了什麼?瓦奴阿圖總理沃霍爾原先的計劃是訪問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根本沒台灣。鬼是出在新加坡這一站,有中間人許諾總理有幾十萬美元可以賺,要不要?
陳水扁
沃霍爾眼都綠了,「哪呢,哪呢?」「去台北,收錢。」「那我要干點啥呢」「宣布建交」中間人飄走,沃霍爾心一橫,就改道去了台北。圓山飯店,飯局過後,阿扁讓人把錢往他手裡一塞,掏出「建交公報」,乾杯!
公報一發,瓦奴阿圖國內也蒙了,總統不知情,外長不知情,內閣其它人也不知情,紛紛表示沒有這事。更要命的是總統剛剛會見了中國新任大使。阿扁一幫人,死鴨子嘴硬,堅稱建交沒問題。暗地裡還想用錢搞定瓦國總統,結束人家還是要臉的,不收錢。11月10直接宣稱建交作廢。
瓦奴阿圖
阿扁錢也要不回,交也沒建成,但他也沒損失,又A了點國務機要費。誰受損失?島民。巴拿馬算是邦交中的大國,也不窮,但胃口更大,有事沒事就要敲台灣一筆。農村搞個農場,請台灣官員來參觀。
參觀完,吃飯,農場主直接就說:我們這農場是需要捐助的。台灣人就傻了,巴拿馬官員就起鬨,逼著台灣人要簽字認捐,30萬美元。巴拿馬女總統生日,要收禮,別的國家送點小玩意,意思一下。台灣得送紅包100萬美元。支票偷偷給了也算了,但女總統還要四處得瑟,搞得阿扁雞飛狗跳。
哥斯大黎加外交部,當時員工是拿雙份工資,本國一份,台灣另發一份。連總統女兒(駐墨西哥使館)每月也有一份台灣的孝敬錢。台灣撒在這些所謂邦交國身上將近100億新台幣(實際遠不止,要考慮行賄和回扣)這樣的凱子能撐多久?
北京手指頭輕輕一點
習近平主席
阿扁最後一年,其實至少有六個友邦要轉向北京,馬英九提出外交休兵後,北京也沒怎麼搭理,但動作停了下來,婉拒了一些國家的建交願望,給老馬留下了一點空間。
這些善意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維護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只要承認「一中原則」反對台獨,給你喘口氣是沒問題的。2008到2016,馬英九的策略是「五不」邦交國不增加;機密預算不增加;不推動加入聯合國;不主動建交;不墨守131個「代表處」數量。
馬英九
其實歸結為一點就是:不減少邦交國就謝天謝地了。2013年,北京估計連手指頭都沒動,甘比亞就主動宣布跟台灣斷交。甘比亞的海軍稱霸世界,陸軍橫掃全球,怕過誰?台灣有難,它還打算出兵包圍大陸,英難救美。
北京一直拖到馬九英離任,才跟甘比亞建交。綠綠則倒打一鈀,說是羞辱了馬英九,民進黨強忍著耳光,故作輕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這次,民進黨再也拗不過,圓不了,就指責大陸利誘聖普,又說聖普漫天要價,實不可忍。
蔡英文
台灣民眾到底要被騙到幾時才能醒來?這幫「民主」政客,除了騙就是騙。你不是還有21個「邦交國」嗎?北京動動手指頭就能倒下一串。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共識,大國認主流,要臉面,台灣沒有絲毫機會。
小國呢?就算唯利是圖,但誰也無法拒絕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交官方關係,接下來就該中美洲國家了,西瓜和芝麻,誰不會算帳?花錢買來的「邦交」,到今天很多已是名存實亡,這種殭屍式自娛自樂,真的有意思?
一個中國原則
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不要說拓邦,連固邦都岌岌可危,蔡當局搞得跟站街女一樣,四處拉客,不求建交,以甘當棋子為樂,這樣要是變成一種常態性行為,台灣連過境外交都沒得玩。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不真心真意尋求國家統一之路,將來只配在歷史的垃圾堆里散發著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