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羅斯第8架T50原型機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95期】近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的第8架原型機已經曝光。有美國媒體評論稱,當中國剛剛完成列裝殲-20的小批量量產型時,T50原型機竟然還未完成其計劃中的測試工作,這顯然表明T-50的戰鬥力或許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從設計和服役時間等方面來衡量,中國殲20戰機更像是一架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隱身戰機,這一答案讓俄羅斯感到無可奈何了。
從外形設計上看,T-50與美國先進戰術戰鬥機項目中的YF-23有幾分類似性,較低的翼身融合部分與兩個拱起的發動機艙非常明顯。雖然蘇伊霍設計局稱其隱身性很好,但從細節設計看,許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如:進氣道未完全遮擋發動機葉片、座艙採用金屬龍骨、雷達安裝未考慮合適的傾斜角度、外蒙皮的接縫未採用鋸齒設計、進氣口有一些魚鰓式輔助進氣門等。
圖為中國殲20隱身戰機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95期】因此,T-50的前向雷達反射截面積(RCS)預計在0.3-0.5之間,明顯劣於F-22,甚至差距在一個數量級以上。在超音速巡航能力方面,據俄方稱,換裝117S發動機的蘇-35已經實現了1.2馬赫的高速巡航,而T-50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超音速巡航的需求,但從布局上看,T-50的最大橫截面積較F-22更大。再者,T-50外表面有許多凹凸的地方,不如F-22「平滑」,這些凹凸必然增加其超音速飛行阻力。
因此,即便T-50按計劃裝備了大推力發動機(俄方稱最大推力達157千牛),但其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多與F-22相當,即達到1.6馬赫左右。機動性方面是蘇俄戰鬥機設計的傳統優勢領域。T-50採用與機身融合的大型邊條、可動邊條前段和全動垂尾等設計元素,據稱生產型飛機還將採用全向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在聯繫到蘇俄戰鬥機隊高機動性的「優良傳統」,該機很可能在某些機動性指標上超過F-22。
圖為俄羅斯T50戰機
【楠竹一軍情觀察第95期】在關鍵的航電系統方面,俄羅斯則不占什麼優勢。據報道,T50配置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樣機已於2009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公開亮相,目前還在進行地面測試和飛行測試。從外觀分析,T50的邊條可動段前緣、前緣襟翼蒙皮也都使用了透波材料,因此不排除未來可能安裝L波段和Ka波段的天線陣列,用於增強全向態勢感知能力。總體來看,T50的航電系統雖然比蘇35提高一截,但尚未達到F22和F35那樣實現了高度網絡化、集成化的航電系統。
內置彈艙方面,T-50採用在兩個發動機艙之間的機腹凹陷區,縱向配置兩個彈艙,目前沒有其開啟彈艙的照片,但其尺寸可能比F-22的彈艙稍大,即長度約5米,寬度約1.1-1.3米之間。因此,每個彈艙預計可掛2枚遠程空空飛彈。總之,雖然T-50在技術上並未達到五代機的頂尖水平,卻承載著俄羅斯重振大國雄風的使命,其發展必將得到普京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