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機闖入中國領空挑釁意外被中國戰機鎖定,結果......

@ 2016-12-22

戰鬥機是空軍永恆的主角,重型戰鬥機更是主角中的主角,蘇27、F15戰鬥機和F14這三款重型戰鬥機可謂一生的宿敵,蘇27和F15、F14都有數個延伸型號,這三者孰強孰弱的問題已經撕逼30年了,沒真打過,點兵君不敢妄下結論,不過單論顏值還是F15最漂亮,從任何角度都挑不出缺陷。Su27和F14呢,初看很驚艷,但卻不耐看,尤其是F14,很多覺得F14漂亮的人要麼是立場問題,要麼是中了某部美式主旋律電影的毒,或者是聽別人說F14漂亮所以自己也覺得漂亮的無主見者。

局座說過漂亮的飛機就是好飛機,蘇27雖非無敵於世界,但性能真的很優異,在八九十年代這款戰鬥機的確非常符合我國的需要。要知在引進蘇27之前,中國的空軍空有世界第3的規模,以及世界少有的發動機、火控、雷達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的工業體系優勢,但卻談不上先進。對陸軍而言,唯武器論是錯誤的,靠著強大的技戰術和戰鬥意志可以做到以弱勝強,但對技術密集型的空軍,戰機的先進程度對勝負的影響太大,那時某些國家地區的第三代戰機雖然是從歐美進口或組裝的,在戰時貿易被封鎖後會成為一次性空軍,但在和平年代我們的空中蔡國慶們面對這些高端戰機,除了高空高速的優勢其他還真是拿不出手。當初日本從美國提供的F14和F15中選擇了後者,航空自衛隊共裝備了165架單座型F15J和48架雙座型F15DJ戰鬥機,一旦開戰除非我國先發制人將對手空軍消滅在機場上,否則用殲7殲8空中拼刺刀真的凶多吉少。

1989年戈巴契夫訪華,為我們送來了一份厚禮——重啟中蘇軍事合作,隨後中國領導人多次前往蘇聯了解米格29和蘇27戰鬥機,並於1990年簽訂合同購買24架蘇27戰鬥機,單機價格接近為4000萬美元。Su27雖然好,但俄羅斯軍事貿易向來心黑手辣,中國不是那種沒有大國夢只求抱大腿的鼻涕蟲,為了避免因進口武器導致受制於人,於是開始執行11號工程,基於蘇27SK戰鬥機來研製國產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為此花費上了百億美元從俄羅斯引進了生產線和技術。1998年殲11戰鬥機橫空出世,作戰半徑達到1500公里,一次加油可具備空襲日本基地的能力,可對抗日本F15J戰鬥機不落下風。

2013年4月,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空軍基地F15J雙機編隊進入中國領空,然後貼著邊境線內側飛行,測試中國防空反應時間。中國空軍迅速起飛4架殲11戰鬥機進行攔截和監視,4架殲11兩兩編隊2打1,日本飛行員試圖用F15J機動性擺脫殲11,還妄圖靠自身的滾轉速率反咬殲11,但解放軍殲11牢牢控制自己的高度和速度,持續咬住F15J的菊花,想必日本飛行員在F15J後視鏡里看到如影隨形的殲11後心中一定洋溢著蛋蛋的憂傷吧,這種目視格鬥殲11真要開火F15J基本沒有倖免的可能,最後F15脫離飛行高度飛離中國領空。中國飛行員熟練的反介入技巧讓日本飛行員一改對中國軍隊慣有的輕視。

這些年我國還研發成功多個殲11的衍生型號,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數百架蘇27、蘇30、殲11、殲15、殲16交付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經過數輪升級不僅裝備了純國產的雷達火控系統和飛彈系統,現在還安裝了國產渦扇10太行發動機。現在90年代初期進口的Su27也已經功成身退,而我們的老鄰居日本30年前天天嘚瑟的F15J,卻像那些退休後工作到死的日本老人一樣,因為年輕一代啃老不爭氣,老態龍鍾了還在站最後一班崗。要知道一架戰鬥機飛15年左右已經算是老飛機了,尤其是經常進行高G機動的制空戰鬥機,金屬疲勞的客觀規律即便是美製裝備也無法避免,如果翼載負荷和強度無法滿足機動性,真打起來一個高度過載機動就觸發天魔解體大法了。

而且產自八十年代的F15J性能只與F15C/D早期型相似,還被美國閹割過,近年雖有升級,但也僅限於數據鏈和玻璃座艙,雷達依然是老式的AN/APG63脈衝都卜勒雷達,不具備多目標跟蹤攻擊能力,抗干擾能力、戰場態勢感知等能力非常弱,也不能引導AIM120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飛彈,只能發射日本自主研發的AAM4/99式空空飛彈,性能遠低於美式AIM120,對抗我國的殲11B完全不占優勢。目前日本的二百多架F15J經過改裝與維修,能保證戰鬥力的大約有100架左右,而較新F2戰機卻因用途偏重對海攻擊和航程缺陷派不上用場。兒解放軍經過多年的發展,力量已非昨日可比,單部署在東部的先進三代機就有二百架以上,無論是在數量還是性能都遠遠的超過日本F15,中國飛行員的技術水平隨著訓練時間增加也迎頭趕上日本,這從前段時間中日軍機今年的近距離較量就可以看出,日本軍機是被解放軍咬尾後才發射干擾彈逃逸,明顯處於防禦和被動狀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