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別再迷信紅豆薏米了!這2個方子才是最有效的!

@ 2016-12-2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提到祛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紅豆薏米水,甚至還有害死人不償命的所謂養生專家宣傳「每天一碗紅豆薏米粥」。畢竟從專家的口中說出來,帶有一定的權威性,當然會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跟從。

且不說,紅豆薏米是不是真的有如此奇效。從事實上來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即使體內濕氣重,也不適合經常喝紅豆薏米水。紅豆和薏米能祛濕,但是薏米性微寒,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容易挫傷中陽,輕者便溏,重者痛經甚至不育。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就是說,濕氣就像滴在麵粉里的油,想要祛除可沒那麼容易。

我們都知道濕氣凝聚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體的陽氣不足。而運動和曬太陽無疑是祛濕的最好選擇。但是看看外面的大霧霾天氣,這個方法瞬間被否決了。

小編只好拿出我的殺手鐧了!介紹兩個安全有效的方法!

1.艾灸祛濕

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我們身體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過艾灸來祛濕,比如說合谷、足三里、豐隆、關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選擇艾灸館、美容院等代勞。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結束後一定要避寒涼,不吹風,脖子要用圍巾圍起來、三小時內不要進入空調環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飲,否則寒氣和濕氣就會趁著艾灸後打開的毛孔而深入體內,得不償失。

2.按摩祛濕

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的穴位。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