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掀裁員風,但馬勞難以適應「低薪」,依然掀不起回流熱!
儘管新加坡遭遇經濟不景氣,近期出現裁員風潮,但由於令吉繼續疲軟,新元兌令吉又屢創新高,馬勞難以捨棄「高薪」,因而沒有選擇回流我國。
據了解,雖然新加坡的油氣及船務領域出現裁員情況,但服務業和醫療等領域仍需外來人力資源,因此本地企業僱主並沒有強烈感受到大批馬勞回流的情況。
新山中華總商會會長拿督羅烈賢更指出,被裁的高薪人士轉向小公司或「自降」薪水,繼續留在新加坡工作,賺取過萬令吉的收入。
新幣好賺?
大馬人前往發展國家工作,主要原因無非是該國匯率高,同工不同酬,能獲得較高收入,而離我國最近的新加坡,其地理位置和匯率便成為打工一族的最佳選擇。
幼兒教育工作者韋敏琳也是其中一分子。
近三倍匯率的新幣,散發著誘人的耀眼光芒,令不少「馬勞」前仆後繼地湧入新加坡。可是新幣真的那麼好賺嗎?
韋敏琳:每日往返馬新早出晚歸
新加坡寸土似金,房租價格自然高企不下,所以還是有許多大馬人選擇每日往返馬新,情願乘搭巴士,天天出入境再轉換其他交通工具回家,早出晚歸。
韋敏琳和丈夫家住柔佛新山,但比其他乘搭巴士上班的「馬勞」幸運的是,由於丈夫擁有新加坡的擁車證,購買了該國的汽車,因此能免受擠巴士之苦,開私家車越堤入境,當然這種舒適也得付出高昂的代價,調漲的過路費和通關費造成的經濟壓力自是不言而喻。
因為上班時間是早上7時,她必須每天清晨5時起床出門,塞在車龍里緩緩行駛,到新加坡上班;傍晚6時下班後,同樣堵在長長的車龍中,大約8時多或9時才到家,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地「披星戴月」。
治安是關鍵
大馬的搶劫、攫奪等罪案層出不窮,新山、古晉和吉隆坡更曾被列為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前20名,人心惶惶不在話下。
邱千勤感嘆在英國,即便是他值班至凌晨1點鐘,走在大街上,他也無需憂心人身安全問題。
陳科葓:大馬物價越來越高
對此,在澳洲阿德雷德「巴黎藍帶廚藝學校」任職行政人員的陳科葓也有同感,甚至認為治安才是決定是否回國的首要條件,收入和消費水平則是次要問題。
「治安是否改善,人身安全是首要問題。也有朋友告訴我,大馬的物價越來越高,能用工資買到東西越來越少,這些都是我考慮的因素,也是讓我卻步的原因。」
薪水差異.難回頭
雖然每天至少花4至5小時往返馬新,偶爾刺耳的「聯邦人」,循環反覆地過了10年,但出於薪資的考慮,以及其他緣由,令她至今依舊沒有考慮回來大馬工作。
「我當年是用統考文憑在新加坡升學,並考獲當地的幼兒教育資格,可是這張文憑在大馬是不受承認的。」
此外,她表示新加坡的幼兒教育重視多元化發展,比較鼓勵學生通過遊戲、動手操作來學習,這是在大馬無法實行的。再者,一旦在國外工作,匯率和年資造成的薪水差異,就很難再讓人回頭接受大馬的薪資水平。
新加坡、澳洲及英國的移民政策實行積分制,職業和學歷是評估加分的條件,吸引了大量高技術人士。
「取」和「舍」
在國外定居,無疑是寄人籬下,所以要懂得入鄉隨俗,遵守當地的「遊戲規則」,也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標,否則最終可能會落得兩頭不到岸的下場。
人人都在尋找一個完美天堂,奈何這世上沒有烏托邦,而人生只是一個充滿了「取」和「舍」的選擇題,要在哪裡落腳,只能在權衡輕重後,作出最適合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