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強重申美國承諾為台灣提供必要的防衛武器和服務
中評社華盛頓12月14日電五角大樓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防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談到美台軍事合作目標時明確宣稱,就是要保證北京在考慮是否對台動武的情形時會對自己說:「不在今天」。他表示,美國繼續堅定承諾幫助台灣發展防衛能力,但一旦發生台海戰爭,美國是否出兵是由總統做決定。
2049項目研究所13日在此間舉辦「台海飛彈危機20周年」研討會,鄧志強出席做主題演講談美台軍事關係。他表示,美國在台灣成功中發揮作用,鼓勵台灣繼續取得和平與繁榮。
美國也相信自信的台北有利於其與北京建設性地接觸,台海和平穩定有利於每個人的利益。美國鼓勵兩岸以雙方都可接受的步驟改善關係。
似是針對最近特朗普關於一個中國的爭議性言論,鄧志強重申,美國堅定堅持基於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這個政策架構支持美國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方面的根本利益,也使美國加強與台灣人民的關係。
這種手法跨越兩黨,是八屆政府過去30多年與亞洲關係的中心元素,使得美國在與台灣保持密切夥伴關係的同時,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令美國得以維護長久的政治、安全、經濟利益。
鄧志強重申了五角大樓一直以來的評估:準備台海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是中國軍事投資和軍力現代化的焦點和主要驅動力。他指出,北京警告對台動武的情境在歷史上根據台灣島內的宣示與政治地位,解放軍能力的變化和中國大陸對於台灣與其它國家的關係發展而演化。
美方評估相信,只要北京認為統一還有可能性,動武代價超過利益,北京就不會訴諸武力。與此同時解放軍也發展出針對台灣的顯著軍力,沒有跡象顯示北京會在現在或將來宣布放棄對台動武。
在此情形下,鄧志強指出,這就使得台灣準備和投資於威懾能力,如果威懾失敗有防衛能力,顯得「義不容辭」。
他說,美國強勁支持台灣的這種努力,「我們的目標就是確保中國領導人在考慮是否對台動武的情形時會繼續對他們自己說:不在今天(not today)。」因此他建議,台灣應當優先投資於令解放軍的作戰計劃和決策變得複雜化的能力。
鄧志強稱,中國持續幾十年的軍事現代化使得美台軍事協作很關鍵。美台進行密切持續的接觸,評估、衡量、重估台灣的防衛需求,焦點在於台灣如何保持威懾力。美方繼續鼓勵台灣投資於機動、可生存、致命的,能利用台灣地理優勢的「非對稱戰力」。
鄧志強透露,從2010年以來歐巴馬政府已經通知國會140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包括了一批先進的武器裝備,此外同期還有62億美元的武器設備和零部件是以商售的方式進行的。 在提問部分,中評社記者問:在歐巴馬政府下台前,是否還有可能再來一輪對台軍售?鄧志強回答:他無法就任何考慮之中的可能的對台軍售進行評論。
當天在國務院的記者會上,也有記者問到歐巴馬政府最後一個月對台軍售的可能性。發言人科比也表示不會評論任何未決定的軍售。至於最近美國國會通過的2017年國防授權法中有提升美台軍事關係的內容,科比拒絕評論尚未由總統簽署生效的法律。
2049項目研究所舉辦研討會吁美國新政府重估對台政策
他說,美國對台軍售是由「台灣關係法」所指引,這是基於對台灣防衛需求的評估。美國仍堅定承諾履行在那個法律下的責任,以正在進行的方式重估台灣的防衛需求,也按要求與國會進行經常性的磋商。
鄧志強指出,完全聚焦於美台軍事合作沒有掌握形勢的全部,台灣的防衛是台灣當局的首要任務。因此他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首先,台灣防衛預算跟不上威脅的增長,必須增加。
第二,聚焦本土防衛。台灣未來軍事布局,必須著重於防禦對岸的跨海投射能力,並將資源投注於本島防衛。
第三,發展精銳部隊。台灣不必跟大陸比拼軍力,也無需學美軍或解放軍的風格,而應發展截然不同的遏阻對岸各種進攻的能力。第四,發展非對稱戰力與提高生存能力。機動、可生存、致命的武器顯得越來越重要。
最後鄧志強重申,美國相信強勁的台灣符合美國的利益,承諾會繼續支持台灣努力發展抵制脅迫和遏阻進攻的能力。他稱,美國堅定承諾為台灣提供必要的武器和服務,以維持其充足的自衛能力。
被聽眾問到如果大陸進攻台灣,美國會不會出兵干預時,鄧志強表示,「台灣關係法」要求美國必須幫助台灣提高防衛能力,但一旦發生戰勝是否出兵最終是由總統做決定。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評論員喬新生)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台訪問,在台灣問題上大放厥詞。他認為除非美國和中國在其他方面包括貿易上做成交易,否則,他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被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這是赤裸裸的挑釁,它反映出中美兩國關係癥結所在。
特朗普的表態,充分反映出這位商人出身美國總統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的核心立場。
他認為台灣是一個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只要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那麼,美國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過來,如果中國和美國在貿易等方面無法達成交易,那麼,美國可能會拋棄一個中國的政策。
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拿台灣作交易。中國政府不會模仿腐敗的滿清政府,通過割讓土地換取和平。
中國不會放棄台灣,這是中國的政治的底線,也是中美兩國交往的基礎和前提。如果試圖讓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以換取美國在口頭上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那麼,中國絕對不能答應。
現在人們不禁要問,特朗普為什麼會在台灣問題上公開叫價,並且要求中國以自己的商業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呢?中美兩國建交之後,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絆腳石。
美國歷屆政府利用台灣問題和中國討價還價,從中國獲取巨大商業利益。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台灣問題,但是與台灣問題不無關係。
中國為了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在解決中美兩國貿易關係問題上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一旦美國提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中國就會派出龐大的採購團,到美國瘋狂購買,這樣做客觀上讓美國朝野各界產生了錯誤的思維定勢,認為只要在台灣問題上做文章,那麼,中國就會乖乖就範,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美國掌握著主動權。
這種局面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台灣問題的解決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於中國的崛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假如台灣問題仍然成為美國干涉或者影響中國貿易政策的重要問題,那麼,中國大陸有必要採取斷然措施一勞永逸地解決台灣問題。
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中國充分意識到解決台灣問題的迫切性。中國希望早日解決台灣問題,但是,美國為了把台灣作為籌碼不斷從中作梗。中國必須下定決心,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徹底清除這個中美兩國關係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過去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代表權問題,聯合國通過關於台灣問題的決議之後,中國代表權問題就已經不復存在。當前台灣問題的本質是要不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問題,是要不要反對台灣獨立的問題。台灣地區領導人上台執政之後,始終不承認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特朗普釋放出來的信息,讓人們愈加感受到,美國很可能會利用台灣地區領導人,不斷地給中國大陸製造麻煩,從而使中國大陸不得不在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讓步。
如果中國因為台灣問題而必須向美國輸送巨大的商業利益,這是中國所不願意看到的。中國希望中美兩國貿易關係是平等的夥伴關係,而不是不平等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中國希望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而不是利用台灣問題不斷地向中國索取好處。
中國希望改變目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所作所為,給中美兩國關係發展增添了許多變數。中國必須徹底糾正美國錯誤的思維定勢,必須讓特朗普真切地意識到,在台灣問題上必須謹言慎行。
首先,中國有必要通過外交途徑告訴特朗普,如果放棄一個中國的立場,那麼,中美兩國關係將會全面惡化,中國將不得不被迫採取防範措施,以防止中國的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可以通過減少購買美國國債或者拋售已經購買美國國債等方式,減少中美兩國關係惡化可能帶來的商業風險,中國應當讓美國總統真切意識到中美兩國之間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非常重要,如果美國試圖在商業利益問題上敲詐中國。 那麼,美國自身將會面臨巨大的經濟危機。如果美國把台灣問題作為籌碼,要求中國不斷向美國輸送商業利益,那麼,中國將被迫作出反應。中國可以通過減少購買美國國債或者在國際金融市場出售購買美元國債等手段表達自己的立場。
中國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讓特朗普知道,中美兩國之間貿易不平衡不是中國造成的而是美國不合理的政策造成的。中國願意幫助美國振興製造業,願意幫助美國政府解決就業問題,但是,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以換取美國的好感。
中美兩國應當在現有的國際貿易規則基礎上討價還價,而不是把中美兩國貿易關係政治化,美國利用台灣問題迫使中國接受不合理的商業條件或者付出巨大的商業代價。
其次,在台灣問題上中國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國是否應該繼續在台灣問題上堅持現在的政策與主張,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中國堅持和平統一的立場不會改變,但是,中國將會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儘快促成海峽兩岸早日統一。中國不會允許台灣問題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任何分裂中國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
中國大陸之所以在台灣問題上始終堅持和平統一的立場,不是要放棄非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而是把和平統一作為目標,把非和平統一作為最終解決手段。假如「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
那麼,大陸將會毫不猶豫地採用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換句話說,在台灣問題上主動權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美國沒有任何理由把台灣作為籌碼,美國也沒有任何理由藉助於台灣問題和中國討價還價。
過去中國領導人曾經寄希望於華盛頓能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現在看來,美國歷屆總統在台灣問題上非但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反而不斷地發揮消極的作用,特朗普甚至想要利用台灣問題和中國「做生意」。
這是典型的痴心妄想。美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為中國和平統一貢獻積極的力量,相反地,美國一定會在台灣問題上製造事端,從而拖延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國應當做好中美兩國關係全面惡化的準備。
因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會甘心自己的失敗,美國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給中國製造更大的麻煩。中國應當勇敢面對挑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台灣問題,從而使中美兩國關係發展步入正常軌道。
第三,台灣地區領導人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不可能發揮積極的作用,相反地,台灣地區領導人很可能會利用中美兩國之間矛盾不斷地擴大台灣獨立的國際空間。台灣徹底淪落為美國和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台灣人民應當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肩負的歷史責任,理直氣壯地捍衛自身的利益。特朗普的所作所為,不僅嚴重損害中華民族的利益,同時也嚴重損害台灣人民現實切身利益。
需要補充一點,中國有必要給特朗普普及外貿易知識,如果特朗普繼續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以及貿易逆差等問題上堅持自己錯誤的觀點,那麼,中國有必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給美國一點教訓。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那樣,中國有必要通過出售美國國債等方式,讓特朗普真正意識到,美國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方面必須尊重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規則,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必須尊重中國的主權,必須以平等的姿態處理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如果試圖在經濟貿易和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向中國施加壓力,那麼,最終必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