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把人逼急蘇35毀約!30億大單終於看到著落,請中國放心

@ 2016-12-18

內容提要:蘇-35「超側衛」戰機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再經過「起起落落」之後俄羅斯這次終於宣布第一批蘇-35進入中國指日可待。12月14日俄羅斯通訊社在英文板塊刊登文章表示,俄羅斯最快將與12月中旬向中國提供第一批蘇-35,首批數量和以往中國購買蘇-27和蘇-30一樣都是四架,元旦左右可以到貨。

俄最終決定:2016年年末提供首批4架蘇-35戰機

據悉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簽署蘇-35戰機合同是在2015年11月初,俄羅斯媒體在第一時間報道指出中國將從蘇霍伊邊疆區製造廠獲得數量為24架蘇-35戰機,中國購買俄系戰機過去已經有長達20多年的經驗,戰機數量上中國獲得數量最多的是前代蘇-27戰機,總數超過200架,其後獲得的蘇-30也是走常規軍售路線,首批24架蘇-35對於俄羅斯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顧慮,因為蘇-27發展到蘇-35這個階段也算是到頂了,所以俄羅斯考慮到國內外因素放緩了對中國出售蘇-35。

出口給中國的所有蘇-35戰機都將從俄羅斯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飛機製造廠生產,俄國內「消息報」也在第一時間發文表示,中國能夠在2016年年底獲得俄羅斯最先進的戰鬥機蘇-35,。如果該消息屬實,其實為中國生產的這一批蘇-35戰機其實已經早就生產出來了,但是與俄羅斯裝備的蘇-35將有一定的區別。

俄羅斯自己裝備48架,中國24架還有待時日

蘇-35的前型蘇-27S是蘇聯在大方向上追趕歐美航天技術的作品,在機械性能方面幾乎已全面趕上甚至超越歐美,但在航電方面除了某些功能如探測距離、攔截距離、抗干擾等趕上外,局部性能難與美國同期飛機比擬,蘇-35的航電系統則在各個層面均趕上美四代半水平,甚至率先引入信息整合系統與專家介面等美四代水平,或許說它介於美規三代半與四代水平會更貼切些。

蘇-35是俄羅斯現目前服役的最先進的戰鬥機,在T-50仍然遙遙無期之前蘇-35將承擔俄空軍最重要的責任,俄羅斯自己訂購了48架,前期總數量不算多,一直讓俄空軍非常不滿意的是這些戰機的生產速度,根據俄羅斯空軍公開的消息統計,目前俄羅斯也只裝備了38架。

俄羅斯武器裝備專家克羅特琴科表示:"如果中國不只購買幾十架俄制飛機,而是幾百架, 那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美國空軍裝備的差距或會大幅縮減,但是俄羅斯會衡量其中對本國的影響,這是有必要的"。

國產殲-11D直追蘇-35,俄承認不能失去中國市場

戰機「一比氣動,二比航電,三比發動機。」從總體上看中俄這兩款戰機都是脫胎於蘇-27戰機,中國前後擁有蘇-27和蘇-30的數量達到二百多架,而後又購買了一百多台俄羅斯AL-31發動機,顯然放在龐大的中國空軍中這些發動機明顯供不應求,中國戰機長期制約在發動機上也是一個通病,而殲-11也不例外。這也就很清楚的對比出殲-11的優缺點。

國產殲-11戰機

俄羅斯蘇-35戰機

就航電而言,中國不比俄羅斯差,蘇35裝備的雪豹雷達看得更遠,但殲11B的雷達看得更清晰,尤其是對地面搜索的時候,要強過蘇35;該機光電雷達右置,說明左側有空中加油管。從外觀上看,這架改進型的殲-11戰鬥機在翼尖掛架上與殲-11基本型和殲-11B型不一樣,從殲11B的梯形掛架改為了常規的一字型掛架。有分析認為這樣的改動是為了安裝新型的PL-10高機動格鬥飛彈和增加拖曳誘餌。

中俄兩國在最近一年的軍事合作總金額已經高達30億美元,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俄中兩國已重回到「過去的友好時代」。俄衛星網特約軍事專家也表示,俄羅斯對華軍售已經成為俄軍工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俄羅斯不能失去中國市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