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借錢不還錢,錢要不回來這樣的事並不少見,網上有個段子就形容很貼切,借錢的不一定是款爺,但欠錢的一定是大爺。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不管是經濟、軍事還是其他都很發達,不過這般發達的美國近段時間也將面臨不還錢的境地。
2016年最後一個月已經過去一半了,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持有高達1185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相當於美國境外持債的20%,而且這還是沒加上香港持有的1910億美國國債以及我國之前拋售的量,據了解,我國已經轉賣了1250億美元的美國債券。
從20世紀80年代成功的把日本擠下老大之後,除了去年3月又被日本趕超回去一次外,可以說我國就是美國國債持有量最多的國家了。其實我國在2011年7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不再買入美國國債了,甚至已經開始賣美國債了(已經轉賣了1250億美元美國債券)。今年10月我國持有1.12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和之前相比下降了413億美元,這個是2010年7月之後最低的一次。
其實除了我國以外其他國家也紛紛減少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其中最為明顯的除了我國外,就屬日本了。(中國和日本是最多的美國國債持有國,排在這之後的國家差了可不是一兩點)
日本在10月份減少4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量降到了1.13萬億美元。不過日本減持的速度趕不上我國的速度,一不小心又竄到老大的位置去了。
美國從開始發行債券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守信用,購買者都能按時得到利息和本金,可以說美國國債和其他垃圾國債相比好了不止一兩點,能被成為全球最安全資產之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從新世紀之後,美國政府的債務就開始快速增加,今年9月底這個國家國債已經快要達到20萬億美元恐怖的數字,這已經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
這麼大數量的國債,美國已經還不起了,但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肯定是不會直接違約不還,不過市場猜測這個國家可能會通過多印美鈔以及推動通貨膨脹等方式來減輕自己的負擔。
面對巨額國債,美國政府不可能直接違約,但會採用增發貨幣、推動通貨膨脹的方式進行技術型違約,稀釋債務負擔。
特朗普勝選之後,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已經上漲了80多個基點,美國國債也被投資者拋售。近日美聯儲又宣布了加息,而且明年還會再加息三次,這使得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再次上漲,市場也大量拋售國債,也可能使導致債券貶值進而抬高利率。
此外,特朗普下個月20日就要上台了,其在競選時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基建重建計劃可能導致通脹上升,也是一個讓人擔心的方面。
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國際市場上美元還是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如果美國真的「不還」,那全球將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金融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