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中國速還無人潛航器,我海軍少將:送上門的該收就收!

@ 2016-12-17

當地時間16日,五角大樓發言人彼得•庫克就中國海軍在南海水域捕獲一艘美國無人潛航器表示,美方已通過適當的政府間渠道要求中國立刻歸還「非法捕獲」的美國無人潛航器。

五角大樓資料圖,美方船隻在釋放無人潛航器。

此前,五角大樓新聞處負責人傑夫·戴維斯(Jeff Davis)稱,事發地點距離蘇比克灣西北方向50英里。一艘中國海軍潛艇救援船放下一艘小船「取走」了美國無人潛航器。事發時,美國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也正在回收被中方扣押的那艘無人潛航器和另外一艘無人潛航器。

美國海軍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USNS Bowditch)

五角大樓發言人彼得•庫克表示,「美方呼籲中方立即歸還這艘無人潛航器,並希望中方能夠遵守所有國際法」。

戴維斯還透露,中美雙方船隻當時進行了現場溝通,中美船隻相距甚至不到500碼(約合457m),但是中方「無視」了美方要求歸還無人潛航器的要求。

據中方消息人士向環球時報-環球網獨家透露,12月15日,中國海軍一艘救撈船在南海有關海域發現一具不明裝置,為預防發生航行安全問題,對裝置進行了識別查證。該人士還表示,中方已收到美方對該裝置的認領請求,雙方有關部門保持著順暢的溝通渠道,相信此事會得到順利解決。

吳士存:中國在南海「忍氣吞聲」的時代將一去不返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昨天的問題,外媒所謂的國際海域,是美國的一家之辭,在海洋法公約中根本沒有(這樣的說法)。海洋區域有幾大類:領海、領海之外是毗鄰區,然後是專屬經濟區,專屬經濟區之外是公海,公海有公海的一套管理規則。所以,國際海域應該說不是一個明確的法律界定。

顯然,美國被中國捕獲的無人潛航器不在國際海域。估計是在黃岩島附近海域,中國需要判斷是否在中國主張的專屬經濟區之內。如果是,那中國對這種從事科學研究的潛航器擁有管轄權。捕獲以後中國下一步採取什麼措施取決於中美雙方對這一事實的認定和最終的交涉結果。

吳士存表示:「美國為什麼要用軍事測量船?因為他在《海洋法公約》關於專屬經濟區的部分鑽了一個空子。這一點上中國是持保留意見的。就是沿岸國家對專屬經濟區行使管轄權帶有排他性的主權管轄權(從事海洋科學研究,從事海底電纜鋪設,專屬經濟區中人工設施的建造與管理等等,擁有排他性的管轄權)。而軍事測量船則不需要徵得沿岸國的同意,所以美國就鑽了這個空子。所以中國在這個問題上,認為從事軍事活動有一個前提,必須和平利用,不得危害沿岸國的安全和主權。所以他進入九段線中,並不是像美國所說來測量鹽度等數據,它(無人潛航器)的實質顯然是來刺探、跟蹤中國在南沙群島島礁建設情況的,是情報偵察。另外,它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探測中國在南海的潛水艇航路。」

吳士存認為,從這個意義講可以判明,美國的無人潛航器對中國的安全構成了威脅。或者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一種新型的「抵近偵察」。他說:「你(美國)來幹什麼?相信美國軍方心知肚明。」

吳士存表示,前兩天哈里斯的表態,代表了美國「官方的一種強硬的聲音」。所謂的仲裁出爐後,南海問題總的情況是降溫的。但美國並不甘心南海問題回歸雙邊磋商的軌道,並不甘心南海地區「太和平、太穩定」。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美國始終都在把南海作為抓手牽制中國的和平發展。

他認為,南海的平靜只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因為核心問題沒有解決(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地緣政治競爭、海權的博弈),所以美國又回來了。所以,這可能代表了南海問題的一個趨勢——因為美國的再次深度介入而升溫。

吳士存在回答「中國是否在南海問題上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強,不會再讓美國為所欲為」的問題上表示:「這是很顯然的。」他認為,中國軍方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會很有信心。南海的戰略態勢,隨著中國在南沙島礁相關設施部署到位會逐漸改變。哈里斯的一番講話,也代表了美國軍方的一種焦慮,因為在美國的眼中這是一個共享的海域,不能讓中國「一家獨大」,而他已經看到了這種趨勢。美國要想在這裡「橫行自由」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讓其再為所欲為了。

他表示,中方捕獲美國無人潛航器釋放了這樣的信號:美國進行抵近偵察,威脅我的國家安全,我有反制措施。2001年的撞機事件,2009年的「無暇號」事件,在很多事情上,中國只能「啞巴吃黃連」,忍氣吞聲,這個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楊毅:「該收就收,他們攔不住我們」

環球網記者就五角大樓稱中國捕獲一艘美國無人潛航器向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海軍少將楊毅進行提問。

楊毅認為,中國「該收就收」,現在他們(美國)「也攔不住我們」。

楊毅稱,中國將無人潛航器收回來,進行研究還是如何,這都是另外的問題,這不涉及到對美國的軍事衝突。

特朗普上台後,中美之間圍繞南海的衝突可能更為劇烈

楊毅還認為,特朗普上台後,中美之間圍繞南海的衝突可能更為劇烈。

楊毅說,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比如說,特朗普還未正式上台就拿台灣問題——最敏感的問題來挑戰中國。

楊毅表示特朗普的目的實質上是為了探測中國的底線。所以南海問題上,不能排除特朗普可能走一些險招,對這個事情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無論美方如何辯解,美國軍用船隻在南海的活動是為其軍事需求服務,絕不是所謂「純民用的」。

美國人把這些東西「送上門」,我們收回來研究一下,是再自然不過的了。美國的調門越高,說明他們越心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