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貿易戰?「末日博士」麥嘉華:美國將吃苦頭

@ 2016-12-17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Marc Faber)周五(12月16日)表示,假如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言論最終導致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美國將會「吃苦頭」。

《股市枯榮及厄運報告》(The Gloom, Doom & Boom Report)的出版人麥嘉華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道:「特朗普尤其對中國不太感興趣,美國可能會與中國出現貿易戰或者貿易限制,在我看來,相比對於中國,這對美國而言更加負面。」

(圖片來源:CNBC、FX168財經網)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一再指責中國操縱匯率以令其出口產品相對美國製造的產品獲得優勢,他甚至威脅稱,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5%的高關稅。

(圖片來源:路透、FX168財經網)

但通常以悲觀預測聞名的麥嘉華指出,中國不會輕易被「嚇倒」。

麥嘉華說道:「中國並不依賴美國。作為一個國家而言,美國仍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但將所有新興市場放在一起的話,後者對中國要重要得多。」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的數據,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大約4820億美元的商品,規模高於任何一個國家。

與此同時,2015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約1160億美元商品,這令其對華赤字達到3660億美元。

但僅就東協(ASEAN)而言,根據東協11月公布的數據,2015年東協十國從中國進口2115.5億美元的商品,而出口到中國的商品金額大約為1342.5億美元。

不過麥嘉華對於中國市場的前景並不感到樂觀。

他說道:「就像全球其它地方一樣,中國存在信貸泡沫。不過中國的泡沫更大,在我看來,必須讓泡沫癟下去。」

其它方面,儘管特朗普獲勝以來美股大幅上漲,但麥嘉華同樣對這輪反彈行情並不看好。

他指出,前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和胡佛(Herbert Hoover)開始任期時也伴隨股市大漲,但隨後便崩盤了。

周四,美股道指上漲59.71點,漲幅0.3%,報19,858.24點,稍早曾觸及20,000點大關僅有50點的距離。

麥嘉華指出,美國市場正在見頂。他說道:「假如你想買入股票,相比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美國市場眼下處於最昂貴的水平。」

目前中美經濟的差異

1.國民生產總值 : 英文(GNP),是主要宏觀經濟的指標,是一個國家的產量和實力,它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指一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價值的總合,所謂國民則是指本國國民,包括本國公民及常住外國但未加入外籍的國民所創造的總收入。

2.國內生產總值 : 即英文的(GDP),這就與外國人聯繫在一起了,就是凡在本國領土上創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國的公民,只要是在本國所創造的收入,都計入在內。

3.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均 : 是對購買力的評價,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以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的比較。

4.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 或稱實際國內國民生產總值,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指運用一個基期市場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格,一年以內在其境內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合。

5.名義國內生產總值 : 或名義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而得到的數字,所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之和。

美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現在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美國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是16.19萬億美元,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0.38萬億美元,是美國的60%,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間也很快就會來到的。現在中國與美國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主要的還是人均GDP中國的占有量大大低於美國,也就是這個指標最能說明問題。但是隨著今年中國自動進入市場經濟地位,也可以與相同的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站到了一個起跑線上,中國的經濟一定會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雖然美歐日不同意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阻擋不了滾滾向前的中國車輪。不出幾年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侯,當中國人的GDP人均占有量達到或超過美國的時候,中國那才是最強大的時候,那時候的世界才是中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