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開戰會怎樣?黑龍江老人回應驚人!

@ 2016-12-16

中國和日本的摩擦引起了全民的關注,大家都在發表著意見,許多年輕人都在說打日本我捐一個月工資,可一位打掃衛生的黑龍江老人,今年六十多了,說了句:你們都捐錢,可誰捐兒子?大家聽後都沉默了…

部隊官兵大部分還沒結婚,軍隊戰鬥力不只靠裝備,更靠人,而群眾是基礎,不知道當戰爭真來臨時,我們這些在和平中待習慣的人能否承受的住?關於軍隊獨生子女這個話題,韓國媒體就刊文稱中日開戰日本能贏,韓國人稱日本自衛隊員是世界上最強武裝力量的光榮子孫,這支部隊歷史上經歷過太平洋戰爭等諸多血戰,訓練水平和戰鬥經驗遠強於中國,而且獲益於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現在的解放軍士兵大多是「小皇帝」,因此還是自衛隊戰鬥力更強。

但這種話題也遭到大多數人的反駁,眾所周知,自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開展計劃生育以來,我國確實人口生育基數不斷下降,以至於今天社會關係多由獨生子女家庭組成,於是便涉及到當國家需要以戰爭解決政治問題時,產生出對獨生子戰力的質疑聲,這不奇怪。

一代代年輕的解放軍士兵,用青春和熱血描繪著他們的強軍夢

現代戰爭,隨著武器技術的升級,早已不是當年拿著大刀,步槍衝鋒陷陣的年代了。遠程武器的使用,能夠有效的拒敵於當面,大大的降低了士兵的死亡機率。但是,戰爭畢竟不能保證零傷亡,如果在這點上,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輸不起的話,那日本人就更不輸不起了!因為作為一個人口基數數倍於敵的國家,有著更多的戰爭兵力儲備。

98年的抗洪,面對管涌,潰堤,沒有一個士兵因為是獨生子而退卻。更何況假如對日宣戰,是一個我們國家民族的宿敵。凡是參與戰鬥的解放軍官兵,肯定沒有一個瞻前顧後,因為他們和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一樣,都清楚的知道,戰爭,從來不是懦夫的遊戲!

戰爭,從來不是懦夫的遊戲

中日如戰,日方的目的可能是占領釣魚島,但是中方呢?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認為,下一場中日之戰應是百年復仇之戰,毫無疑問,中國的決心是獲勝,底線是無限的。說到獲勝,我們先不就中日軍力進行對比,單說日本和朝鮮,按常規武力,二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但是,日本為何不敢動朝鮮一指頭,日本為何擺不平朝鮮,恐怕最為主要的就是朝鮮擁有核武器。試想,連美國那麼理智、那麼重人權的國家,都會往日本扔核彈,逼急了的中國不會嗎?請日本人相信,只要是戰爭,只要為打贏,一切都是手段,一切都有可能!!

話又說回來,只要是戰爭就會有傷亡,期望零傷亡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人還是關鍵因素,黑龍江老人的那句話是值得深思,搖旗吶喊的聲音再大,也解決不了爭端問題,到了真槍實彈的戰場上,還是要靠一個民族的優秀兒女們來衝鋒陷陣的。

我們知道,中日經濟實力早已完成逆轉是在2010年,如今6年過去了,由於日元在過去幾年的貶值,中國名義GDP已經是日本GDP的兩倍多。如果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的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GDP估計已經是日本的3倍。所以,中日之間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已經有了很大差距是不爭事實,中國與日本的差距主要是在局部高科技領域和工藝領域,當然人均GDP也有很大差距。

中日在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上的逆轉雖然早在數年前已經完成,但在海上警衛方面的實力對比才剛剛完成逆轉不久。

據日本網站6月6日刊登題為《中日在經濟實力外的另一個逆轉》的報道稱,美國知名智囊組織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4月在主頁上發布的分析報告稱,中日具備的海上警備力量出現逆轉,並正不斷拉開差距。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報告說,「不僅是海軍力量,中國同時還在迅速增強海警局的體制。這樣下去,東海的力量對比有可能有利於中國。」

報告還綜合中國方面的報道和資料對中日海上警衛能力進行了對比,截至2013年前後,日本仍占據優勢。

但到2014年,日本為54艘,中國則達到82艘,中日發生逆轉。到了2015年,日本增至62艘,而中國達到111艘,日本被遠遠甩開。

中國海警船

2016年以後,預計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在進入釣魚島海警船的平均噸位方面,中國也增長很快,報告稱2014年平均僅為2200噸,而2015年則增至3200噸。日本海上保安廳目前僅擁有17艘3000噸級的巡視船。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海警局並未將所有大型船隻一直部署於東海。這種對比實際上並不僅僅是海警船,還有軍艦。中國2013年世界造艦數量第一,2014年依然是造艦數量第一,估計2015年也差不太多。

中國之所以現在擁有這樣的能力,在於我國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基礎,這些都需要軍費增長支撐。

日本雖然經濟實力較強,但其經濟長期零增長,這使得其財政空間有限。更為重要的則可以從以下三點體現出來:

中國現在釋放產能的同時和中國過去在海軍、海警方面的欠帳多有關係,現在集中力量造成本低、速度快。譬如,中國現在造海警船時會造成護衛艦的「款式」,這樣不但製造成本低,維護成本也低,未來互相改裝替代的成本也低。

再加上中國製造本來成本就更低一些,這些低成本再加上高需求的批量生產,使得我國總體造艦、造船方面擁有更強的動力,這種差距在未來數年會拉得更大。直白說,面對中國的國力增長速度,就是把日本累死也是不可能跟得上。

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重返亞太雖然刺激了日本增強自己的軍事和警衛能力,但限於國力的此消彼長,中日的綜合實力對比並不會因為美國的刺激而向不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恰恰相反,正是有了美日的刺激,中國造船、造艦的速度才會更快,中日實力對比逆轉的速度才會發生得更早。

當然,相比美國造軍艦的能力和技術實力,中國依然有很大差距。但是,不要忘了,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造船廠,擁有世界最大的世界造船產能,這也意味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造艦潛能。

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海軍

因此,如果美國把中國逼急了,只能迫使中國加快推進軍事武裝的現代化,這會讓美國在全球軍事戰略中越來越被動。美國對付其它綜合國力弱的國家用遏制這一招或許管用,但用在中國身上只能適得其反。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並未認識到這一點。也許,再過10年,美國會發現遏制中國是美國近代戰略中最大的戰略失誤,但卻已無法更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