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副總裁李玉琢離職的一篇文章 讓人替任正非感到悲傷

@ 2016-12-16

這幾天,被華為副總裁李玉琢的離職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有一篇文章的題目起得很吸引眼球:「華為副總想與家人團聚提出辭職 任正非:可以離婚」,在我看來,這篇題目有一些可能誇大的成分。畢竟,現在的華為蒸蒸日上,可能很多人想當副總裁都沒有機會,這位副總裁想離職,應該心中有自己的不滿,文章也是他的一己之言。

華為的正面新聞太多了,被媒體吹捧得太厲害,偶爾出來一個對任正非不利的新聞,不論真假,應該都會像病毒一樣,被傳播開來。

關於文章中所說的加班問題,本人也是極其討厭和反感加班,去年,本人還與一位董事長因為加班文化爭吵起來。但是,加班文化是國內外的一種很普遍的情況,在日本和韓國,很多企業里的員工都非常拚命,如同「拚命三郎」,只不過是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而已。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舒服地輕易獲得,很多企業的成功,都是通過員工和領導的犧牲和努力,才換來的。在國內,想改變加班文化,真的有一定難度的。

文章中可以看出,任正非對李玉琢的辭職,有一些憤怒和挽留,恰恰表現出了一個企業領導人的眼光、不舍和惜才。仔細看了文章中的描述,任正非並沒有直接說讓李玉琢離婚,原文是:

他說:「那你可以叫你愛人來深圳工作嘛!」

我說:「她來過深圳,呆過幾個月,不習慣,又回北京了。」

任立刻說:「這樣的老婆你要她幹什麼?」

可能只是任正非的一句氣話,隨口這麼一說,就被拿來炒作。李玉琢發的博文題目:因家庭原因提出辭職,上交辭職報告後卻不被理睬。李玉琢本人也沒有說任正非讓他離婚。

結果,微信公眾號寫的文章,題目就變成了:「華為副總想與家人團聚提出辭職 任正非:可以離婚」。這篇文章被大量轉載和轉發,本人認為:這是典型的煽動輿論和惡意引導吃瓜的群眾。

可能誰都會說幾句氣話,沒必要把一些氣話放大。稍微有一點頭腦的人,都能想明白:企業領導不可能去勸自己的員工離婚的,如果真的有,要麼說明這個領導的智商有問題,要麼說明這個領導和員工的關係不一般,敢對員工說自己的真心話和氣話。

任正非能把華為做的這麼大,短短30年,讓華為成為國際的知名品牌,我相信他的智商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是他只不過說了一句氣話。

員工離職,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待遇沒給到位,二是心裡有不滿情緒。眾所周知,華為的待遇是很多企業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推測李玉琢的離職,可能是心中有不滿情緒,可能真的是他在文章中所說的那樣,也可能是對他的職位不滿意。原文中,有這麼一句話:

大概過了五六分鐘,任正非又過來了。這一次他在我對面坐了下來,口氣也緩和多了:「李玉琢,如果你覺得生產總部不合適,咱們可以再商量。」

不論李玉琢因為什麼原因離職,沒必要去惡意地抹黑一個的知名企業領導人,讓任正非背負一個「勸員工離婚」的罵名。相信,這也不是李玉琢的本意。

文章中,還有這麼一段話:

任正非在父母面前是個十足的孝子,在弟妹面前,又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哥,他的幾個弟妹都在華為工作。他對孩子也很好。有一次到他家裡開會,我去早了,此時他接到兒子從外地打來的電話,屋子裡就我們兩人,所以聽得非常真切,任正非居然用我從未聽到過的、溫柔之極的聲音和兒子講著話。不過,任是事業重於家庭的人。因此,他可能不太能夠理解我和妻子的感情。

我相信一個孝子,一個負責人的大哥,一個對孩子很溫柔的人,一個對公司負責任的領導,不可能是一個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人,更不可能是一個不理解李玉琢和妻子感情的人。

關於李玉琢的離職,文章中,李玉琢還寫了這麼一段話:

我的計劃是11月1日我寫辭職書,2日或3日他就會批准,4日我就可以走人,5日正好到利德華福報到。

本人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也離職過四次。每次離職都是提前一個月交辭職信,給公司一個月的招人時間和工作交接,如果公司不需要,那我就無所謂了。貌似離職過的公司都需要我額外工作一個段時間,大部分的公司半個月時間,就可以交接工作,但也有兩家公司讓我額外工作了一個月,我也無所謂。離職前,替公司考慮一下,本人認為是一個員工的基本素養。

再來看看李玉琢的離職時間,他這麼寫道:

寫完離職報告之後,似乎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另留了一封簡訊。就這樣,我於11月5日啟程飛赴北京。

最終,這位華為的前副總裁,按照自己的計劃,提前找好工作,11月1日寫辭職信,11月5日離開了華為,去新公司報道。

這位李玉琢,給華為一個猝不及防。在我看來,李玉琢的個人能力可能很厲害,但是沒有一個員工的基本操守,要離職了,拍拍屁股走人。不替華為公司考慮,更沒有想過,公司的招人和自己的工作交接。所以,本人就認為李玉琢的人品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更不用指望他會替華為或者任正非說好話了。

看了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自己真的替任正非感到悲傷和不值。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一起來看看原文吧:

曾經感動的很多人的一張照片

題目是:華為副總想與家人團聚提出辭職 任正非:可以離婚

文章來源:錢江晚報,轉自:創業邦雜誌

原文如下:

30年間,華為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企業成長為千億級的世界巨頭,其中原因眾多:政策的利好、重視研發、員工持股機制、創新的企業管理、狼性文化、員工的高薪。

而在外媒的眼中,華為的加班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

對於華為人來說,996工作制(早9點上班、晚21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是一般情況。更恐怖的還有離開家人,到偏遠地方、戰亂地方出差1、2年....

雖然,華為從來都沒有虧欠過自家員工,一直以高薪對待。但對於狼性文化、加班文化,還是有人表示出異議。今日,微信公眾號MSCBSC把一篇前華為副總裁 李玉琢 寫的文章與這位副總裁接受青年周末的採訪找了出來,也讓一段往事重現:

華為副總裁因家庭原因提出離職

任正非:為什麼要離職,你可以離婚啊!

在文章中,李玉琢描述了他離開華為的全過程,其中令人驚訝的是:因為身體健康以及家庭原因,他三次提出辭職,但任正非卻鼓動他跟妻子離婚....

以下為李玉琢的博文:

因家庭原因提出辭職,上交辭職報告後卻不被理睬

11月1日,我正式向任正非遞交了第一份辭職報告,為了避免見面的不快,我給他發了一份傳真。主要意思是:在華為工作了4年6個月之後,由於身體和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提出辭職。

當時我心裡已經認定,他也許正等著我主動辭職呢。所以,我的計劃是11月1日我寫辭職書,2日或3日他就會批准,4日我就可以走人,5日正好到利德華福報到。但是,當天任正非根本沒有理我。只有郭平來電話問我是不是鬧情緒了,是不是對最近的任職有意見。我回答「都不是」。郭平說:「你不能走,你是華為惟一外來的副總裁,你走了影響不好。」

時間緊迫,11月2日,我不得不寫了第二份辭職報告:由於身體和家庭的原因,我再次請求辭職。我希望能儘快回到北京去,回到家中去,過正常的家庭生活,在家人的照料下,能逐漸恢復已很糟糕的身體。

我一天都在等著任正非的消息,但是直到下班也沒有任何迴音。

11月3日,迫不得已我寫了第三封辭職書,大致內容和前兩封一樣:我身體有病,家在北京,需要有人照顧;在華為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想要葉落歸根;華為是一個高節奏的企業,我老了,不願拖累公司。

執意要離職,卻被任正非鼓動離婚

11月4日,任正非終於有了迴音。他的秘書打來電話:「任總約你下午1點來談話。」

郭平和我同一時間到任正非的辦公室。任正非正在埋頭批閱文件,我們就在沙發上坐了下來。郭平來作陪談話,也許是因為我進入華為時,就一直由他做我的聯絡人並幫助我安排過許多事情。

任正非開門見山地質問:「李玉琢,你的辭職報告我看了,你對華為、對我個人有什麼意見?」

我解釋說:「我沒什麼意見,華為給了我很多機會,你也對我悉心培養,我感謝都來不及呢。只是這樣的身體,病了都沒人給我一口水,突然死了都沒人知道。」

「假話,我不聽!」任正非很憤怒地大聲說道。說完回到自己的辦公桌上又去批改文件了。我與郭平尷尬地坐在那裡,不知該說什麼,氣氛凝重。

我當時心裡很氣憤:走肯定是因為有意見,但現在說有意義嗎?當時,我的確有拍案而起、拂袖而去的衝動,但細一想,哎,都要走的人了,何必呢?而且他這種脾氣我又不是不知道,對別人說罵就罵,對我這樣應該算是輕的了。況且他畢竟是在挽留我。

一會兒另一位副總裁周勁也來了,見我們都不吱聲坐著,也識趣地坐下不說話。大概過了五六分鐘,任正非又過來了。這一次他在我對面坐了下來,口氣也緩和多了:「李玉琢,如果你覺得生產總部不合適,咱們可以再商量。」

接著任正非又跟我談了一通華為的未來發展以及他個人的想法,也評價了我的人品和工作:「我們對你的人品和能力是肯定的,你在華為還有許多工作可以做。」這樣的話此時已經不再起什麼作用了。

講了大約半個小時,我打斷了他:「任總,非常感謝你談了這麼多,但是我不想拖累華為。另外,我愛人又不在身邊,我已經七年單獨在深圳。」

他說:「那你可以叫你愛人來深圳工作嘛!」

我說:「她來過深圳,呆過幾個月,不習慣,又回北京了。」

任立刻說:「這樣的老婆你要她幹什麼?」

我說:「她跟了我20多年了,沒犯什麼錯誤,我沒什麼藉口不要她。」後來我把這句話說與妻子,她不但沒怪罪,反而笑道:你看任總就是有水平,連勸人都與眾不同。

任正非在父母面前是個十足的孝子,在弟妹面前,又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哥,他的幾個弟妹都在華為工作。他對孩子也很好。有一次到他家裡開會,我去早了,此時他接到兒子從外地打來的電話,屋子裡就我們兩人,所以聽得非常真切,任正非居然用我從未聽到過的、溫柔之極的聲音和兒子講著話。不過,任是事業重於家庭的人。因此,他可能不太能夠理解我和妻子的感情。

企業領導人:任正非

不想成為拋家舍業,犧牲健康的企業家

無話的幾分鐘時間,我看著這個滿臉胡碴兒、高大威嚴、一般不太理人、說起話來又滔滔不絕、時不時說出出人意料見解的人,心裡頗生感慨:做個企業真不容易,拋家舍業,犧牲健康。

說起健康,我腦子裡突然跑出任正非說過的一句話:「為了這公司,你看我這身體,什麼糖尿病、高血壓、頸椎病都有了,你們身體這麼好,還不好好乾?」言下之意,恨不得大家都得累病了他才舒服。當下我心裡就想:「任總,你終於如願了,我現在得了冠心病,莫非你還讓我把家也丟了不成?」

差不多談了1個小時左右,任最後對我說:「好,李玉琢,那你先養病去吧!」這話基本上已經允許我辭職了,正如段永基當年對我說:「李玉琢,你到華為學習去吧。」

當天,我就收拾行囊,準備第二天離深赴京,考慮到任正非尚未正式批准我辭職,走時給任正非留下了一份離職報告。

寫完離職報告之後,似乎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另留了一封簡訊。就這樣,我於11月5日啟程飛赴北京。

隨後,李玉琢接受了青年周末的採訪,並對華為的加班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任正非不顧健康,但不能要求別人跟他一樣

華為的企業文化中比較核心的內容是對企業的責任感、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我想無論在什麼時候看,問題還是不大的。很多人在進入華為之後,會潛移默化地接受這些文化,發展到為工作廢寢忘食,以辦公室為家,任正非本人就是這樣。

我離開華為當然是有主客觀原因的。但得知自己身體有問題之後,我首先想的就是: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不能再不管自己身體了。我還要家庭,我不想除了工作,什麼都沒有。於是,我下定決心,辭職回到北京,和家人團聚。

任正非是一個非常忘我的工作狂,事業遠遠重於家庭。但是我想,他可以做到的,不能要求別人也和他一樣呀。在我看來,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家庭、不要健康的社會是危險的。

不認同加班文化

華為創業最初的幾年,人們都是忘我、投入地工作,我的加盟也正是因為看中他們這種精神,覺得這個企業能成事。當時他們的確有一種「墊子文化」,座位上每人都常備一個墊子,任正非在他的辦公室也有一個簡陋的小床。加班的時候拿來席地而睡,特別具有華為特色。

但作為管理層,我個人倒是不怎麼提倡加班,也不號召我的下屬加班。我提倡工作應該高效地在上班時間做完做好。

工作不能帶來幸福 也就失去了意義

太多人在底層為生存,為前途拼了命地打拚,疲於奔命,連思考都沒時間,沒有時間解壓。

但我們辦企業,發展經濟,是為了什麼?為了幸福生活。如果工作的結果與幸福生活相差萬里,那工作就失去了意義。其實,華為提倡不要讓雷鋒這樣的人穿破襪子,不要讓焦裕祿這樣的幹部過早失去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據我所知,1996年以後加班用的墊子,在華為很多員工那裡都成了午休用的用具了;華為還給員工較好的報酬,創造較好的工作條件、生活條件,是為了讓員工們過上好日子。

有時候,因為高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誘使年輕人犧牲健康忘我工作。

年輕人參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經驗和生活積累,為了提高業務,作出成績,工作上肯定要付出,但絕對不能極端到以損害健康甚至是死亡作為代價。企業也應在潛移默化中營造一種人文關懷,對年輕人的生活給予適當關注。對於某些不會休息的工作狂,甚至要逼著他去休息。

對於個人來說,應該把工作當成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自己一定要學會區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很多年輕人有理想,有追求,並非都是為錢而工作的;另一方面年輕人也是成年人,應當理性對待工作方面的問題。健康是人的最大本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華為的改變:不鼓勵加班,人生的差別在8小時之外

如今,10年時間過去,對於加班文化,華為也做出了改變。9月28日,華為的CFO、任正非的女兒在北京大學新太陽活動中心發表演講是表示:

如今,華為已經不鼓勵加班,我們希望員工能高效工作,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我們評價員工是以責任結果為導向,而不是看你是否加班。

而人生的差別就在8小時之外。工作了8小時之後,有的人選擇放鬆、娛樂、刷朋友圈,而有的人選擇閱讀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幾年後,差距就拉開了。

雖然如今華為已經不鼓勵加班,但其實,加班已經變成了常態,只是可能沒有原來那麼嚴重。

據外媒的報道顯示,現在的華為員工在入職一年之後,華為員工可以自願選擇簽署《奮鬥者協議》,表示自願放棄放棄帶薪休假和加班費。

一位華為工程師表示,他四年前簽署了協議,作為補償的一部分,他已經開始得到一些股票。華為稱,公司股票屬於華為管理層和全體員工。

在IT行業

加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近日,滴滴發布《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在IT公司中,京東名列前茅包攬各項第一。騰訊、奇虎360、新美大、滴滴等其他明星IT公司紛紛上榜。

其中,在每月加班天數最多的公司,京東以20天居榜首。每月的工作日只有22天,而京東的朋友們卻要加班20天。滴滴出行、58趕集、新美大員工同樣苦逼,每月加班7天以上。

榜單還顯示,在工作日平均下班時間最晚公司,京東下班最晚,平均下班時間為23:16。獲得第二名的騰訊(盈科)、第三名的58趕集,工作日平均時間都超過晚上22:00。

4-12名的騰訊(西格瑪)、奇虎360、滴滴出行、優酷土豆、搜狐、愛奇藝、新美大、新浪和百度,都在20點之後。

如今,為了公司的快速發展而長時間工作加班仿佛已經成為了這一領域的一種生活方式,區別就是有些公司會報以豐厚的薪水作為補償,有些公司則是讓員工無償加班....

壓力、加班、焦慮,在大城市裡我們期待著那無限的可能,也忍受著孤獨與迷茫。每天的咬牙堅持,你是為了什麼呢?

華為的任正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