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兩千年前國君大墓,墓主人為什麼被砍下頭顱

@ 2016-12-27

2003年5月,這一天文物工作者接到報案,說是在羊舌村旁的田野上有古墓被盜。接到消息後,文物部門急忙派人趕到現場。

被盜的墓葬位於羊舌村南的台地上,現場一片狼藉。關於這座總長度超過了20米的周代貴族墓葬,考古專家斷定,他應該是一座晉國國君大墓。

圖為現場留下的盜洞

晉國起源和發展

晉國是由周朝開國君主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起來的國家,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在西周、東周交替時,晉國當時的國君晉文侯姬仇成功輔佐了周平王遷都,又誅殺了製造分裂的周攜王,解救了危機中的中央政權。此後,晉國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了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是春秋五霸中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

曲村天馬遺址

其實當得知羊舌村有盜墓案發生時,考古專家之所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就是因為專家已經預感到了這個墓葬的非同尋常,這是因為盜墓現場所在的羊舌村,正與學術界知名的曲村天馬遺址隔河相望。

圖為曲村天馬遺址

1979年,北大教授著名考古專家鄒衡,在山西省曲沃與翼城兩縣的交界處,陸續並清理出了9組晉國國君大墓,圍繞國君墓的,則是數量眾多的貴族墓。由於這處遺址位於曲村鎮和天馬村之間,所以被命名為曲村天馬遺址。而處於核心位置的晉國國君墓,則被命名為北趙晉侯墓地。

圖為北趙晉侯墓地

那麼,如今與北趙晉侯墓地一水之隔的羊舌大墓,會是一座晉國國君墓嗎?由於墓葬嚴重盜擾,經過勘探,最終確認已經不具備發掘價值。文物工作者只能帶著遺憾對周邊進行考察。如果被盜的真是國君級別的墓葬,那麼整個墓地因該不止一座才對。

圖為羊舌大墓位置

發現離奇的國君大墓

果然不出所料,在被盜墓葬東面,相聚不足50米的地方,通過鑽探又發現了一組大墓。於是專家開始了對大墓的發掘工作。就在發掘順利進行時,意外卻突然發生了,隊員們發現墓葬的土層有被大面積攪動的痕跡。當打開墓室槨板後,發現裡面一片狼藉,很多槨板被亂七八糟的放著,墓室內的大型青銅禮器早已經被拿走。由於墓室被破壞,專家們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就在這時清理主棺的隊員突然驚叫起來。原來在主棺里發現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和金器,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為什麼青銅器沒了,而這些貴重的玉器和金器還在?還有一個疑點,那就是墓主人的遺骸也很不正常,屍骨殘缺不全,缺少上半身,沒有頭骨。通過清理,頭骨最後在墓室一個角落裡被發現。後來通過鑑定,頭骨是被砍下來的。

圖為墓主人屍骨

國君大墓遭毀墓

這是一群什麼盜墓賊呢?他們挖開晉國國君大墓,只抬走了笨重的青銅器,卻對珍貴的玉器,金器不屑一顧。根據大墓實際狀況,專家推測這可能是一場有組織的毀墓行為。為了證明毀墓是否屬實,專家又發掘了其周邊的貴族墓葬,而這些墓卻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玉器等。這些都沒有被盜擾。最後專家斷定,這就是一起毀墓行為。

圖為玉器清理現場

毀墓在古代是一種最極端的泄憤。《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就記載了伍子胥為父報仇,借吳國兵馬攻破郢都,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屍三百的故事。自古以來,毀墓鞭屍都是對死者的極大侮辱,羊舌大墓的主人甚至在墓葬被毀後還慘遭割頭,這得有多大的仇恨。那麼,這位不幸的晉國國君究竟是誰?為什麼會有人如此的針對他呢?

圖為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毀墓的歷史背景

公元前746年,晉文侯姬仇去世。第二年,他的繼任者晉昭侯把自己的叔叔成師分封在了曲沃,被稱為曲沃桓叔。在桓叔被分封到曲沃時,曲沃是一個比國都翼還大的城池,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助長了桓叔的野心。很快他勾結大臣潘父發動兵變,殺死了分封過自己的晉昭侯。危機時刻,晉國民眾自發組織起來,出兵攻打桓叔,平定了潘父之亂。事後人們立晉昭侯之子為孝候,桓叔則在不久後鬱鬱而終。

圖為潘父之亂

時間又過了15年,桓叔的兒子莊伯再次起兵,攻破了翼城殺死了孝候,卻又一次敗在了晉國民眾的手上。

6年後,莊伯趁新立的晉鄂候病故的機會,第三次攻打翼城,卻因遭到周天子指派的虢國軍隊牽制,不得不宣告失敗。

此后庄伯的兒子晉武公接過了造反的旗幟,先後擄走及誘殺了晉哀候和小子候,但仍然沒有得到晉人的支持。但是就在這一次次的血腥殺戮中,禮樂終於日益崩壞。公元前678年,武功第六次攻破翼城,殺掉了晉文侯之後的第六位繼承人晉侯緡,用擄掠來的金銀財寶賄賂了周天子。這一次終於登上了晉國國君的寶座。在這樣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過程中,毀掉墓葬打擊對手這樣的事,對敵對雙方來說都完全有可能。

圖為晉武公畫像

國君墓謎團

那麼這座被毀的墓葬屬於哪個陣營呢?主人又會是誰呢?由於沒有具體的證據出土,所以究竟是誰,史學家還在討論和研究。

羊舌大墓真的是晉國的某位國君嗎 (單選)

0人

0%

是,墓葬本事很大,貴重東西多

0人

0%

不是,沒有證明是國君的證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