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中,秦瓊賭咒發誓,應驗後吐血而亡

@ 2016-12-15

秦瓊作為民間的門神之一,向來以忠誠、仗義、勇武著稱,是唐初重要的軍事將領。秦瓊戎馬一生、南征北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的晚年生活卻並不是十分如意。除了身體因素,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水嶺便是玄武門之變。

關於秦瓊是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史書中有著不同的記載。在《舊唐書》中,記載著秦叔寶跟隨李世民參加了玄武門政變,但並沒有記錄他在事變中有任何勇武過人的表現,也找不到他積極幫助李世民謀劃政變的隻言片語。只是在政變成功後,記錄著封賞食邑七百戶。而在其他史書中所列舉的參加者名單中都沒有他的身影。

這樣兩種不同的記載,便使得秦瓊是否參加玄武門之變,成為了一個謎。不過從其它事中,也可以窺出一絲端倪。

玄武門事變前:秦瓊的功業、勳爵、職位、賞賜均高出尉遲敬德、張公謹、侯君集等人很多。

玄武門事變後:秦瓊得到的封邑七百戶,而尉遲敬德得到封邑一千三百戶,就連張公謹、侯君集也得到封邑一千戶。其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尉遲敬德確實是在玄武門事變當中表現最英勇、最出色的一人,再加上他多次上演單騎救秦王。但秦瓊的封邑也確實是功臣中最少的。

在參加政變前,秦瓊是大唐極為重要的一員將領,官至右三統軍,被李淵封為上柱國,多次戰役中都表現英勇。而玄武門政變成功後,秦瓊貌似退出了政治權利的核心,直至貞觀十三年去世,整整十三年中,並未見秦瓊再有任何表現。當然,我們不能排除他的身體因素,因為年連的征戰,傷痕累累。

總體來說,秦瓊應該沒有參加玄武門政變,而是像李靖一樣保持了中立態度。在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功臣,排名最後一位也是一個佐證。

關於秦瓊的死,在史書中明確記載著病故。而民間的傳說中,秦瓊卻是受詛咒而亡。相傳秦瓊在教受他的表弟羅成秦家鐧法時,發誓若有隱瞞便吐血而亡。但他教到最後一招時,卻保留了「撒手鐧」(又稱殺手鐧)。此賭咒發誓多年後果然應驗,晚年在與尉遲恭比武奪印時,因舉鼎而吐血身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