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做周知,清朝入關後,共建造了兩處大規模的皇家陵園,分別是位於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安葬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五位皇帝)和位於河北省易縣的清西陵(安葬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
清東陵圖片
兩組陵寢建造時間長達半個世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墓建築群。然而,曾經無比神秘的皇家禁地,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被盜之殤,其中最為慘烈的一次被盜,發生在1928年7月的「東陵大盜案」。清東陵被絕地三尺,乾隆與慈禧的地宮慘遭洗劫。
東陵大盜案
乾隆皇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擔任太上皇三年零四個月時間,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歷史上有名的「十全皇帝」。乾隆皇帝的陵寢裕陵修建於清朝國力最為鼎盛之時,也因此成為了盜墓者的目標之一。
1928年 孫殿英來到河北遵化 利用地宮內土匪猖獗混亂的局面 以軍事演習為由,封鎖清東陵,盜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陵。
盜墓圖像繪畫
盜墓過程中,當孫殿英率兵匪進入地宮時,為打開最後一道也是最為堅固的一道石門,使用了TNT炸藥將石門炸開。孫殿英等兵匪進入地宮後開館揚屍,洗劫了裕陵地宮,盜取了無數珍寶,據說當年運寶物的車就多大二十多輛。
盜墓事件發生後,舉國震驚,當時住在天津的溥儀,立即派人來清東陵重新安葬帝後的屍骨;參與安葬的一大部分是清朝遺老,很多人十分珍惜這次機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詳細記錄下來,後來被編為《東陵盜案彙編》。此書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也揭開了裕陵的東陵盜案中最為神秘的兩件事:
一、乾隆皇帝身首異處
由於地宮內滲水,許多寶物沉於水中,兵匪在盜取珍寶時,在水中撈上很多屍骨,兵匪發現不是珍寶,將屍骨隨處亂扔;也因此許多后妃的屍骨最後都找不到,僅剩一般不到。
在炸毀地宮最後一道石門時,乾隆皇帝的頭顱骨也被壓在了第四道石門之下。負責重新安葬的人,最終發現了乾隆皇帝的頭顱骨,但乾隆皇帝的手指骨和腳趾骨卻沒有找到,最終只能將找到的不完整的屍骨重新安葬。
乾隆皇帝畫像
二、裕陵中完整屍身的身份
在重新安葬屍骨時,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就是地宮中有一人的身體並未腐爛;此人為乾隆皇帝的后妃之一,年紀四五十歲,最後斷定此人為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
孝儀純皇后
根據推斷,屍身未腐,可能是以下兩個原因:
(1)孝儀純皇后在去世前沒有吃東西,腸胃內沒有東西,屍身腐爛速度變慢;
(2)孝儀純皇后雙層的棺材非常密閉,外槨內棺,最外面那層還漆飾了四十九道漆,空氣難以進入,接近真空的環境下,以至於屍骨保存完好。
皇后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