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備技術合作部門近日對外確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最引人矚目的先進裝備合作項目——蘇-35戰鬥機交易合同目前已經迎來了最重要進展,俄羅斯計劃在12月25日將首批4架蘇-35交付中國,目前蘇霍伊的生產線正在趕工,以確保實現十天時間完成蘇-35戰鬥機交付工作。
資料圖:蘇35
根據公開的信息,中國一共向俄羅斯訂購了24架蘇-35,訂單總額達到20億美元。在合同簽署的一年時間中,俄羅斯多次強調蘇-35將如期交付,不過也有俄羅斯代表稱蘇-35可能需要延期到2017年交付。由於關於蘇-35交付時間的消息一波三折,迄今為止我們也未能確定十天之後俄羅斯是否真的能如期交付這種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最先進戰鬥機。
資料圖:中國飛行員在俄羅斯接受蘇35飛行訓練
有專家評論指出,俄羅斯之所以在蘇-35交付問題方面搖擺不定,其實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俄羅斯目前自己也需要列裝蘇-35,這對蘇-35的生產線構成了壓力,蘇-35是重型戰鬥機,其生產流程相對緩慢,因此可能會造成拖延;並且,蘇-35是俄羅斯目前研發的最先進戰鬥機,俄羅斯不太確定是否應該優先將最先進武器出口中國,畢竟在T-50沒有出來之前,蘇-35就是俄羅斯的家底;另外,俄羅斯可能也想通過訂單延期的方式,獲得工期延長和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空間。
資料圖:蘇35
至於蘇-35的發動機,專家分析認為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俄羅斯知道中國能夠從烏克蘭獲得技術支持,因此俄羅斯不會因為一台發動機就延遲交付蘇-35。況且中國現在也已經開始列裝殲-20,蘇-35對於中國而言並不是最先進的裝備。
資料圖:蘇35
綜合看來,俄羅斯之所以突然決定優先供應中國蘇-35,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中國以後多多關照,給更多的訂單。在蘇-27之後,俄羅斯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拖延交付,讓中國自主研發,還不如積極一點做好交付服務工作,贏得中國的肯定。
資料圖:蘇35
事實上,中國一直都有採購俄羅斯戰鬥機的慣例。雖然中國自己也研發新型戰鬥機,但是如果俄羅斯有新產品(比如蘇-35)出來,那麼中國買一些回來搭配著用效果也是很好的。並且,現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交易關係已經逐漸轉變為合作關係,俄羅斯和中國坦誠合作研發新裝備,對於雙方而言將是互利共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