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準備減產的幅度比之前同意的更大,加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OPEC產油國承諾明年減產,增強了全球幾大產油國收緊供應的共同承諾,激勵原油價格跳漲至2015年7月來最高水平。
贊助商連結
布蘭特原油期貨在周日隔夜市場飆升至每桶57.89美元,創下2015年7月來新高。美國原油期貨在隔夜市場站上每桶54.51美元,亦創下2015年7月來新高。
贊助商連結
週一亞洲交易時段,布蘭特原油與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回落至每桶56.55與53.70美元,仍較前收價漲逾4%。
沙地能源大臣法利赫上週六表示,這個最大石油出口國將大幅減產,產量將降至上個月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油盟)達成的目標水平之下。
在他做出此番評論之前,非OPEC產油國加入了OPEC的行列,同意明年把日產量降低55萬8000桶,這是他們15年來達成的首個協議。
贊助商連結
自OPEC11月30日宣布8年來的首個減產協議以來,油價上漲了近20%。2014年主導自由生產決定的沙地,一直在努力重新掌控石油市場。
OPEC和非OPEC的減產計劃包括了占全球石油產量60%的國家,但是沒有包括美國、中國、加拿大、挪威和巴西等重要產油國。
Sanford C.Bernstein駐香港高級分析師比威裡奇說,「假設產油國合理地遵循減產承諾,如此規模的減產足以推動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這樣的協調行動前所未見。」
贊助商連結
油價後市看漲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與非OPEC產油國上週六(10日)達成2001年以來首次的協議,將協同減產以緩解全球供應過剩。在此前的兩年多裡,低油價讓許多國家財政入不敷出,並加深部份國家的動盪局面。
首達2001年來全球減產協議
達成減產協議後,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法利赫更是意外地宣布,從明年1月起沙地減產數量將比協議所承諾的數量更大,凸顯出沙地力圖重新掌控全球油市的決心,國際油價後市看漲。
贊助商連結
俄羅斯等11個非OPEC產油國10日同意從明年1月1日起每天共減產55.8萬桶,為期6個月,比原先期望的每天60萬桶略少。俄羅斯保證每天減產30萬桶,墨西哥10萬桶,亞塞拜疆3.5萬桶,阿曼4萬桶,哈薩克也意外同意減產2萬桶。
俄羅斯能源部長洛瓦克表示,「這確實是一項歷史性事件;全球所有產油國彙聚一堂而達成減產協議」。
沙地能源部長法利赫說,「我可以絕對肯定地說,從1月1日起我們將會減產,而且減產量會比11月30日承諾的數量更大」。
贊助商連結
他表示,沙地將依據市況,準備把日產量減到1000萬桶的心理防線以下。這將是2015年3月以來首見的低水平。
能源角度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塞恩則指出,「這是沙地所發出的一大震撼,顯示沙地決心要重新恢復油市的供需平衡,並消除各界對OPEC落實減產的疑慮」。
油市觀察家指出,這項協議凸顯出沙地平衡油市的決心,「現在已經沒有人說油價會跌到每桶30美元」。
贊助商連結
從11月底OPEC達成減產協議後,國際油價已大漲逾15%,布蘭特油價一度突破每桶55美元,也帶動石油業股價大漲。
沙地欲將油價推升至60美元
專家指出,沙地的目的顯然是試圖將油價推升到每桶60美元以上、甚至是70美元,以填補財政漏洞,並使沙地Aramco公司股票2018年能順利上市。但拉高油價對OPEC也埋藏風險,因為美國葉岩石油業者將乘機大量增產。
贊助商連結
石油專家表示,從市場氣氛來看,沙地這項宣示可望使油價上漲;但油市除了供需失衡外,還存在超額庫存,將對油價持續構成壓力。
國際石油公司重新探
自從11月底OPEC達成減產協議並帶動國際油價大漲後,從墨西哥灣的深海區到伊朗的陸上油田,各大國際石油公司又重新展開「小而穩」的石油探勘及生產計劃,美國葉岩石油業者也從金融市場取得充裕的增產資金。
經濟學人指出,OPEC能夠扭曲市場力量,但無法把市場再扭轉回頭。
英國石油(BP)1日批准90億美元的墨西哥灣區投資計劃,7日荷蘭皇家蜆殼公司也與伊朗簽署石油開發計劃初步備忘錄,而法國道達爾集團已於11月底與伊朗簽約。澳洲必和必拓5日也與墨西哥石油公司共同標得一項11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目標是油價即使在每桶50美元或更低時仍能賺錢。
這是2014年油價崩跌以來國際石油業者首次展開一系列投資計劃,業者並強調現在不會再恣意揮霍資金。
各大石油公司的作法是相關設備都採取標準規格,在已知的油田產油,不再前往偏遠地區探勘;業者並向其他製造業及物流業者請教撙節成本的訣竅,加強利用數據及科技來監督油井生產,減少工程師人數。
能源類垃圾債券收益率降至2014年來最低另外,油價回升之後,北美銀行業再度展現「野獸精神」,對葉岩石油業者砸錢,使能源類垃圾債券的收益率降到2014年來最低水平。葉岩石油公司已經在每桶50美元以上拋售期貨,取得充裕資金準備於明年增產,這也可能抵銷OPEC的減產效果。
伍德麥肯錫公司副總裁拉山表示,探勘成本已經減半,開發成本也大幅降低,並聚焦於較容易達到商業化的油田。
業者還可以偏重天然氣,因為成本既低且容易生產。
再生能源方面,Google已宣布明年起,資料中心及辦公室將完全使用再生電力,也對油價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