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專畢業生,每3個就一個失業,另外2個,騎驢找馬?為什麼大專生失業率高的可怕?
大專生 這幾個大老闆的意見聽的見嗎?有者甚至說外勞肯吃苦不抱怨工作量.....唉 居然用外勞來跟大專生比比看,大專生看了都是淚?
(吉隆坡12日訊)我國大專畢業生的失業率攀升至34%,每年的畢業大專生卻多如過江之鯽,導致人擠人的職場更是僧多粥少,受訪工商界及社團普遍上把供求失衡,好高騖遠列為主因。
他們也認為,大專教育與職場需求無法匹配也是關鍵,而今天的年輕人多抱持「騎驢找馬」的心態就業,有好康就跳槽,此態度非僱主所欲。
畢業大專生失業率飆高這回事,絕非能「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大課題,《南洋商報》特地訪問多個社團及企業領袖,讓大學生了解社會及職場對他們的期待,雖然只是管中窺豹,但好過瞎子摸象。
失業率令人皺眉,偏偏這時候全球經濟不景氣、百物騰漲、生活開銷飆漲等種種不利因素,都令人對就業率更不感樂觀。
我國畢業生的失業率,從2010年至2013年的30%,已上升到34%。
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9月份的失業率是3.5%,以我國1400萬人的勞動市場而言,這等於幾乎50萬人失業,當中四分之一是畢業生。
生活水平通脹率高企
加100元等同零調薪
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薪酬增長並不很好,學士上班族去年的月均收入約3100令吉,前年為3000令吉,把通脹率算進去,去年的100令吉加薪,可謂是零調漲。受經濟影響,去年隆檳的(年均)薪酬漲幅是零,連1令吉都沒調整。
若企業沒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我國失業率就會相繼增加,預測明年失業率介於4%至4.5%。 為此,《南洋商報》訪問了一些商會社團及企業界人士。
根據覓職網站就業坊(Jobstreet)職場展望調查,68%求職青年要求高薪,其中30%要求每個月超過6500令吉的薪酬。
青年失業另一項原因是英文能力不佳。有時候高教育,高職業,不一定有高薪酬。
畢業即要求高薪高職
檳州數個受訪華團組織及商會代表認為,時下畢業生覓職時要求高薪高職,是他們無法就業的主因。
他們普遍認為,時下許多畢業生目光太短淺,只看到短期性的薪金待遇,其中也有自視過高想一步登天者,認為應獲高薪,反失去工作機會。
不過,一些受訪者認同現今生活水平太高,畢業生索求高薪情有可原,如此才能應付生活開銷。
另一邊廂,本報訪問了多名應屆畢業生及社會新鮮人,他們無獨有偶地皆有「馬死落地行」的心理準備,只要薪資與行情的差距不會太大,大部分都願意接受聘用。
林寬城
職場沒供需失衡問題
拿督林寬城 巴生中華總商會會長
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難,除非他們所修讀的課程不符合市場需求,或對工作過於挑剔。
其實市場並沒問題,也未出現求職者供過於求的現象,反而是大專畢業生所修讀課程與企業提供的職業需求不匹配,在招聘工作上會有點困難。
本地市場勞動力不足,以致工商領域需轉向自動化,但自動化運作依然需要人力配合,這包括工程技術與技術人員,本地工業不能依靠外籍勞工,如此一來,大學畢業生其實不應面對難找工作的問題。
你會不會很挑剔工作?尤其是剛畢業覓職,需學習與累積經驗,把學識與工作接軌,實際運用在現實中。
我不認為畢業生時下會面對找不到工作的難題,有些畢業生過於挑選工作,甚至一年內經常換工,這將使覓職過程越發艱難。
許祥人
拒聘等挖角跳槽者
拿督許祥人 不動產聯盟檳城分會主席
新一代求職年輕人及畢業生多數抱持隨時被挖角及跳槽的心態看待工作。
他們對工作的想法都是短期性的,只要有更好的薪金待遇,他們就會跳槽。
他們不會考慮公司是否有更好的學習機會或發展,因此,如果面試時察覺求職者有這種想法,我們就不會聘請。
這種現象及心態在昔年是很難想像的,昔日的員工都對公司具歸屬感,可長時間在同一家公司服務甚至終老。我給員工接受培訓及自我提升課程時,也會培養員工的歸屬感,並鼓勵內部自我發掘員工才能。
如今的畢業生有時會自視過高,面試時就漫天開價,我理解這是大環境造成的現象,現今的年輕人確實比過去的人更聰明。也許因父母過於溺愛,導致這些年輕人的抗壓能力很差,個性較脆弱,意志力也不夠堅強。
杜進良
注重情商能力交際
拿督杜進良 檳州房地產發展商會(REHDA)主席
時代已變,企業徵聘時不再只注重員工學歷,相反地,更注重員工的情商、領導能力及交際技巧。
然而,如今的畢業生在毫無工作經驗下,求職時已堅持要高薪、高職、少工作量及多擢升機會。
社會是很現實的,當下經濟不景氣及失業率攀升,很多人不介意在較低薪資下屈就,但大部分畢業生卻仍然要求高薪高職。
很多有經驗者也失業的當下,畢業生若抱持好高騖遠的態度,在面對具經驗者的競爭下,無疑加劇了就業的難度。
我認為,這與現今的價值觀及人生觀改變息息相關,畢竟昔日的員工都是安安分分地工作,按部就班等待擢升,但如今的年輕人總是想著在工作兩三年內就可享高薪高職。
剛投入社會,不應想要一步登天,相反要時常自我提升,加強本身能力,才能有更多機會。
我也對目前的經濟前景不穩定而擔憂,不排除還會有公司進行瘦身,也許屆時畢業生的失業率會再度攀升。
張凱翔
實習乃就業黃金機會
張凱翔 新山和麗園業務發展總監
目前的大學生普遍自視過高,對社交媒體掌握能力很強就自以為什麼都懂,殊不知職場實戰經驗是傳統企業家較看重的一環。
與父輩觀點不同,我樂於聘請沒有職場經驗的大學畢業生,看重的是待人處事與工作態度,工作經驗則可慢慢累積。
大專多數有企業實習環節,能否在實習後被企業賞識及提供一紙受聘書,取決於個人態度與表現。很多人沒認真看待實習機會,這是就業的第一個黃金機會,若憑優異表現獲企業看重,何來失業?抱著謙虛學習心態,別擔心吃虧,必能找到適合職崗。
我們的水上樂園聘請過醫科畢業生、藥劑以及會計系畢業生來打臨時工賺生活費,就因為找不到符合他們心中的高薪職位,對我而言他們是在浪費時間,何不降低薪水要求,至少仍能回到專業領域發展。
大學生應把踏入職場的前2年當作大學的「延長版」,當作有企業願付錢請你來職場「上課」,努力裝備好自己,才有資格要求更多。
另外,英語書寫能力是本地大學畢業生的「死穴」。企業不會聘請「只會說,不會做」的員工,不少職場新人開會時很能說,但開會說得再好聽,寫不出報告來,僱主眼中你的能力就打了折扣,畢竟企業需要報告來跟進工作進度與存檔,不僅是開會時天花亂墜而已。
王子敬
院校應與企業接軌
王子敬 馬來西亞大專青名譽總會長
國內私立大專院校增多,使大學生人數增加,畢業大專生因職場失衡而面對失業困境。
此外,公務員比例高,官僚體質臃腫,也抑制了畢業生覓職的渠道。
大專院校多,市場難以正確評鑑個別大專生的學術資格,一些金融投資機構欲招聘人才,卻發現有好些大專畢業生缺乏真正的爆發力。這應歸咎好些大專院校沒與真正與私營企業連接,讓學生提早到企業界實習或職前培訓的體驗。
大學生沒有實習的機會,就錯失覓職的黃金機會。
另外,由於網絡盛行,電子商務及「微信時代」出現,一些不想打工的畢業生多從事「微商」創業,靠朋友圈刷屏賣貨。但頗多年輕人卻借用此模式涉及網絡賭博活動,或其他輕鬆賺錢的生意。
趙毓庭
薪金及表現須同等
拿督趙毓庭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彭亨分會
失業率問題始終須回到最原點的人力資源供求原理,供求需取得平衡點。 我希望大專生除了學歷,也應順應職場需求。
經濟不景氣,百物漲價,大專生應放下身段,積極覓找就業機會,發揮所長,不可再鑽牛角尖及抱怨,要跳出框框,自我增值,提升本身在人力市場的競爭力及提高受聘機會。
職場新人傾向追求舒適工作環境及高薪待遇,僱主也體恤百物騰漲帶來的生活壓力,這沒有對與錯,但還是要回到原點,薪金及表現必須同等。職場講究效率及生產力,換言之,一般僱主依然肯付高薪聘才,前提是雇員需付出相對或更多的價值回報。
許廷炎
通脹高要求高薪合理
拿督許廷炎 檳州華人大會堂主席
對於畢業生求職時要求高薪,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如今生活水平太高。
雖然近年來,我國通貨膨脹看似受控制,但若以大專畢業生入行的底薪比較,通脹情況則不容樂觀。例如為了工作,很多畢業生都會貸款購買交通工具代步,外地人還須應付房租,2000令吉的薪水僅夠應付日常開銷,難有存款。
基於此,他們要求高薪,我認為情有可原。當然,一旦企業高薪聘請,畢業生就要拿出相同的表現。
如今大學畢業生太多,企業徵聘時會要求擁有更高的學歷,例如碩士、博士等資格的畢業生,這也是許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
江瑞雲
騎驢找馬流動性高
拿督江瑞雲 關丹總商會第二副會長
畢業大專生傾向於「騎驢找馬」,不穩定性及流動性很高。 大環境影響下,經濟不景氣,但就業機會不乏,主要看雇員心態。
剛畢業有學歷但無經驗,卻要求高薪高福利,最好錢多事少工作環境佳,而且也批評不得,說幾句就乾脆辭職。
反觀外勞肯吃苦,工作量多也不抱怨。 一些技術性公司聘人是看工作經驗,若能力表現達到要求或標青,僱主不介意出高薪。
侯建仲
人選工多過工選人
拿督斯里侯建仲博士 企業家、三興集團總執行長、愛佳倍國際集團總裁及TH3 控股有限公司總裁
大專生失業率高是因為有許多人太執著於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還要選擇在大企業上班。
世界經濟在衰退中,目前許多公司開始裁員減薪,也沒有太多資源聘請新人。
有調查指至今多達68%僱主認為,大學畢業生不獲聘的主因是他們要求不切實際的薪酬和福利,大專生會要求高於市場所預計的薪水,有者甚至一畢業就開口要5000令吉的「天價」。
目前職場是人選工多過工選人,年輕人必須貫徹終身學習,時下唯一出路就是放下身段打兼職工,趁空檔時間繼續武裝自己。
蔡兆生
降低要求不愁沒工
拿督斯里蔡兆生 勞勿中華商會會長
覺得年輕人的求職心態是主要關鍵。
雖然一般現代年輕人都有高學歷,多數至少大專畢業,但身為職場新鮮人,僱主在薪金上有一定的設定。
薪資期望的落差是大專生失業的導因,只要降低要求,不怕找不到工作。
相信是時代發展與生活環境形成現代年輕人對工作觀有不一樣的定義。
當然也有畢業後對就業選擇迷茫的,不了解自己要什麼也不懂規劃。此外,也有一些是能力不足,應徵時缺乏信心。
職業市場其實仍需要許多人力,但由於畢業於大專,年輕人對薪水價碼有一定的要求,而所物色的工作、工資或許無法達到他們所要的水平。
反觀昔日的年輕人畢業後就急於找份穩定的工作幫補家計,也不計較薪金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