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請看看!馬勞代價知多少?有心請分享出去!謝謝你!
馬勞代價知多少?
贊助商連結
為了餬口起得早,天天新馬兩頭跑,
不管塞車多難熬,不怕工作多辛勞。
國家經濟不看好,工作機會越見少,
平均工資難溫飽,生活水平又提高。
國民負擔受不了,要錢唯有往外找,
對岸相隔一條橋,卻有三倍的回報。
奔波疲倦不重要,日夜拚命賺鈔票?
導致精神被套牢,長年累月吃不消!
精神狀態不可靠,豈能容許不停操?
所謂意外難預料,不是你我能做到。
贊助商連結
家庭有小又有老,沒有收入生活糟,
呼籲馬勞要自保,謹慎駕駛勿急躁!
所謂馬路如虎豹,一不留神就糟糕!
安全駕駛不狂飆,各方司機互關照。
最近新聞常報導,多起交通的噩耗,
生命乃是無價寶,交通規則要研討。
贊助商連結
馬勞意外求償有管道
在新山有個特殊現象,每天數萬人越堤出國工作,再每天越堤回馬生活。這些穿梭兩國之間的大馬客工,維持著家庭的生計與國家的經濟。然而,當中不少人卻因工傷或是車禍而陷入困境,不知所措。
新元兌換令吉的高兌換率,促使越來越多本地人越堤打工,但由於新加坡生活費高,加上轎車通關費沉重,因此大部分大馬客工選擇住在新山,騎乘摩哆到彼岸工作。根據統計,平均每天有約6萬輛摩哆往返馬新兩地,絕大部分是大馬客工。
贊助商連結
每天上萬輛摩哆在路上奔馳,越堤到新加坡工作,以維持家中經濟重擔。長期早出晚歸及面對關卡塞車問題,除了面對精神不足問題,也造成風險無形增加,車禍也頻傳。
11月23日,37歲大馬客工清晨上班途中,在新加坡西海岸路上,疑閃避樹幹而發生致命車禍,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留下妻女。同月24日傍晚,一名大馬客工騎士在新加坡西海岸嘗試從兩輛大型交通工具縫隙之間穿越,卻不幸摔倒,而被輾過,當場死亡。
贊助商連結
家屬面對經濟困難
類似的意外事故不時發生,在辛勞工作的背後卻付出許多未知的代價。騎摩哆上班的大馬客工,常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有者受輕重傷,有者不幸昏迷不醒,更有不少人在車禍中喪命。
贊助商連結
突然失去親人,讓人陷入低潮,除了承受喪親之痛外,許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客工也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往往意外發生後,也讓整個家庭的經濟墜入困境。
新加坡意外援助中心總經理鄭添榮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說,許多大馬客工在新加坡工作以支撐整個家庭的重擔,一旦發生意外後,家人頓時不知所措,面對經濟困難。
「2016年7月2日所發生的一起交通意外中,一名大馬客工喪命,妻子一夕之間變成單親媽媽,情緒陷入低潮。」
贊助商連結
他說,該組織在接到該案例後,除了著手協助爭取賠償事宜外,也為該名客工的遺孀與孩子安排心理諮商輔導,以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我們將案子轉接到其他非政府組織,給予他們協助。目前,該名太太已找到工作,並申請單親媽媽援助基金,孩子也獲得福利局協助。」
他指出,該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盡所能協助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馬人士,在他們面對問題時,爭取應有的權益。
贊助商連結
新加坡意外援助中心位於新山大馬花園。
發生意外 可求助律師索償
大馬客工騎摩哆往返馬新兩國上班,車禍是最常發生的意外事故,幸運者可能僅是受輕傷,但不幸者可能因此陷入昏迷,甚至年紀輕輕就斷送生命。因此,大馬客工應對安全意識與意外相關賠償資訊有更多瞭解。
鄭添榮表示,在新加坡上班的大馬客工,僱主雖然有為他們購置集體員工保險,但範圍有所不同。有的保險範圍在新加坡公司周圍,有的保險則保到關卡,有者則會在馬來西亞的住家。
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他提醒,若發生意外事故,除了報警外,事後在爭取賠償方面,建議客工不要使用公司或是修車廠的律師,以避免利益衝突問題,以致事主的權益受影響。
他透露,新加坡律師諮詢收費統一為30分鐘200新元(約600令吉),該組織和意外與工傷權威律師何進才合作,為事主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法律諮詢主要是讓事主瞭解自己的權益所在,並通過律師專業的意見給予意見,以瞭解有關案件是否能索討意外賠償,以及爭取訴訟等。」
他指出,當發生意外後,有些客工可能因此陷入經濟問題,該組織除了協助爭取應有的權益外,也能協助策劃醫療方案,從而幫助他們減輕醫療負擔。
該組織也鼓勵騎士在摩哆前後安裝行車紀錄器,以瞭解意外事故情況,保障騎士外,也能作為有力證據。
每月處理10案件 多涉及車禍
大馬客工遭遇的交通意外大多發生在上下班路途中,因此難有統計數據。然而,類似的意外常有所聞,也促使一群在大馬工作的客工自發性成立「新加坡意外援助中心」。
該中心總經理鄭添榮說,該中心由7名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馬人所創立,他們有的在醫院工作,有的在法律界,由於常從報章及面子書上看到意外發生,因此萌生創立此團體的念頭。
他披露,從今年7月投入運作後,該組織已招收約200名會員,每個月平均協助處理10個案件。該組織主要是協助在交通或工傷意外中的傷者或親屬,爭取應有的權益。
「許多人在發生意外後,不懂得該怎麼處理,如申請應有的賠償。此外,不少大馬客工是家庭的經濟支柱,若不幸離開,其至親的未來生活也是問題。」
他表示,該組織一般上會通過報章獲悉車禍消息,再主動聯絡傷者或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