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千次晚安》劇照,講述一名女戰記者的故事。(圖/新浪娛樂)
「你的畢業論文裡面採訪了誰?」、「你高中畢業時去了哪裡玩?」、「你高三的數學老師叫什麼?」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密室裡,恐怖分子用刀架著記者的脖子,逼問這樣私密的問題。這是綁架談判中常用的手法,解救人質的一方或人質家屬,若想知道人質的狀況,通過問一些私密問題,了解到人質是否還活著。
槍炮前不分男女,針對女記者的安全培訓更顯重要。(圖/新浪娛樂)
國際婦女媒體基金會(IWMF)日前在肯亞舉辦「敵對環境和急救培訓班」,以上是關於綁架談判技巧的部分內容。近年來,一些恐怖組織看中了記者的價值,針對記者的劫持事件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給前往戰場採訪的記者,進行軍事和醫療自救培訓非常必要,特別是女性記者,雖然都說戰爭屬於男人,但槍炮前不分男女,針對女記者的安全培訓更顯重要。
遇到綁架沒法逃脫時,與其強烈反抗,不如裝柔弱一點,去軟化你的敵人。(圖/新浪娛樂)
在3天時間裡,包括《環球時報》(Global Times)記者在內的,來自世界各地的15名女記者,學習了武器裝備的結構和性能,學習了有關彈藥的知識,如何在戰場進行醫療自救,如何有效防身,如何跟當地男人打交道,在遭遇綁架、襲擊和性騷擾時如何保護自己。「當你遇到綁架沒法逃脫時,與其強烈反抗,不如裝柔弱一點,去軟化你的敵人,這樣可以減弱他們的敵意,換取好一點的對待」。
近年來,記者在敏感地區採訪的危險性越來越大。(圖/新浪娛樂)
來自英國各軍種的教官告訴女記者們,因為一旦在反抗過程中受傷,很有可能在被救之前都不會得到治療。記者無國界組織(RSF)發布的2015年全球記者年度報告指出,近年來,記者在敏感地區採訪的危險性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敘利亞、葉門、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國家。2015年一年,全球共有110名記者被害,到2015年年底,至少有26名記者,在敘利亞被恐怖組織扣為人質,另外有13名記者在葉門被劫持,10名在伊拉克,5名在利比亞。
2015年一年,全球共有110名記者被害。(圖/新浪娛樂)
在這類環境下,戰地記者怎麼保障安全?教官們給出以下策略:當執行高風險任務時戴上戒指,即使是未婚;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機場叫計程車時,挑一個最老的司機,上車後假裝打電話給同事,告訴對方你的地點和預計到達時間;如果是單獨行動,最好把每天的行程告訴信賴的人,萬一失蹤,對方能知道如何聯繫你的主管和家人。
近年來,針對記者的劫持事件越來越多。(圖/新浪娛樂)
教官還告訴大家,為避免遭遇綁架,記者們最好保持低調和時刻提高警惕,不要入住外國人聚集的飯店,這樣容易成為目標,非要入住飯店的話,最好選擇2-4樓的房間,萬一遇到襲擊或者火災,都比較容易逃生。避免有固定的生活規律,不要每天在同一時間出門、回家。同時,記者們也接受了大量的體能訓練和格鬥練習,包括如果突然走進雷區,如何安全退回,如果遇到襲擊,如何防衛,在交火時如何藉障礙物來掩護自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