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和美國怕咱們中國崛起?

@ 2016-12-12

中國經過30幾年的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國家實力以及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到了顯著了提高。隨著中國孔子學院向外的推廣,世界人民對於中國印象也是越來越好。但是世界政治都是基於利益而相互連接的,因此也同樣出現了美國面對日漸強大的中國又愛又恨的複雜感情,究其原因我感覺有以下幾點:

第一、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決定了美國時刻警惕身邊的對手

自冷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形成了以美國為超級大國,中國、俄羅斯、歐盟等為首的一超多強格局。這就導致,美國本身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要時刻警惕其他國家「搶班奪位」。而在多強裡面,中國是最具潛力的一個。日本作為美國的小弟,跟著大哥走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第二、美國的利益格局是全球的,而中國的發展卻打破了這種格局

從美軍設立的司令部就可以看出,在美國人眼裡,他們就是世界警察,他們的利益格局是全世界的,包括東亞。而中國的崛起,中國本身基於民族、國家、人民利益的考慮,也許加強自己的區域及全球影響力,這無疑會讓美國人心煩意亂。

第三、日本與中國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導致中日兩國有著天然矛盾基礎

中日兩國從歷史來看可謂是世仇,但是我們強調的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是日本怎麼想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歷史的種種對於兩國民眾心理產生了巨大的陰影,不管是涉日問題還是涉中問題,兩國人民都是非常的敏感。

同時中日又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因此在領土及領海資源的爭端上級不可避免。同時因為日本本身是個島國,資源匱乏,生命線就在海上,如果一旦被中國掌控,那麼日本以後只能仰人鼻息了。基於此種種考慮,日本肯定不希望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就是日本人的戰略心理。

第四、歷史的積澱導致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

不管是中美還是中日也好,因為歷史、地理、宗教等等原因,塑造了兩類不同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人民。兩類族群在在根本上是有明顯差異的。

日本的經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就停止了增長,但1990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三萬多億美元,中國是三千八百多億美元,是中國當時的八倍多。而中國三十年的快速發展,2015年.中國GDP是十一萬億美元,而日本GDP是四萬億美元,中國是日本的近三倍。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主要是美國從中作梗,但美國是主子,日本將那個氣呀撒在誰身上都不夠本,撒在那個身上都不夠格,且中國被日本侵略過,蹂躪過,踐踏過,現在中國是世界強國大國,挑戰中國使日本虛榮心得到滿足,給中國添亂滿足了日本民粹主義的膨脹情緒,找中國茬子給安倍的政黨加分。所以日本踮起腳也要跟中國過不去,何況有美國主子撐腰,打氣。日本是豁出去了,這種野蠻,這種不計成本的腳力,硬著頭皮死扛著的做法,中國可以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優雅應對,磨死他,氣死他,以耐心對氣急敗壞,以信心對垂死掙扎。中國的勝利,中國的崛起是逆歷史潮流者不可阻擋的!

歷史上兩次世界大戰都不再美國本土,美國沒有受戰爭的破壞同時發了兩次戰爭財,增加了強大的國力,二戰前英,法,德,俄都是列強,戰後重建損耗大量國力,成位美國的附傭,冷戰時期以美為首的西方陣營對陣以前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逐步通過瓦解,滲透等手段破壞了其陣營,而後美又再此期間發動了韓戰和越戰雖然敗北但戰火併不在本土,所有的耗費一紙廣場協議從日本番倍奪回,此後蘇聯解體,美國獨大,呼風還雨誰不順眼就收拾,強制海灣國家以美元結算,成為國際貨幣在世界以其主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亞洲和日本主導亞行,針對歐洲成立歐盟建立歐元區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分裂南聯盟,薩達姆,卡扎菲提出石油可以非美元結算立馬被滅,世界警察,聯合國霸王都己當習慣了,沒成想中國利用這二十年迅速發展,國力增強,美日能不紅眼嗎?所以要割中國的羊毛,貨幣與黃金儲備不掛鉤,隨變印美元,日元危害國際貨幣體系抵賴所欠國債,中國是美債最大持有國,只有將中國顛覆才能永遠成為世界老大,從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創造都比上中國,他們怎能不恨中國,不抹黑中國,不排斥中國

歸根結底,美國人的不自信,或者說美國統治者的不自信!美國的優越,靠的是全世界的貢獻,第三世界的代工廠,石油輸出國的廉價石油,世界貨幣美元,大宗商品的定價權等等,美國靠著強大的軍事與科技實力為盟友提供保護傘,從而獲得一些國家的駐軍權,港口,部署防禦武器等等優先權,美國自己石油儲備世界前十,卻不開採,美國人靠著壓榨中東讓國民享受廉價石油,靠著代工廠享受廉價電子產品,靠著國債花世界的錢,如此等等優越的國民體驗,維持著美國的穩定,美國人種族矛盾遠高於中國,如果不是看著霸權給本國國民帶來實惠,美國會不會分裂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