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一個失誤,讓2歲孩子普通感冒變腎衰竭

@ 2016-12-12

2歲的軒軒本來只是普通的發燒,家人看他病情不嚴重,就自己當起了「醫生」,短短的兩天時間內給他吃了4包解熱鎮痛藥,結果最後一次吃了藥沒多久,軒軒的小臉就腫了起來,將近一天都沒有小便,送到醫院一檢查確認得了急性腎衰竭,經過搶救才保住了腎功。

根據醫生介紹,類似的案例他們每年都要接診十幾例,好多都是3歲以下的孩子。而有關統計也表明,近幾年腎病兒童數量增多,患慢性腎衰的兒童數量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其中70%左右是後天因素導致的,藥物引起的腎衰占第一位。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生病時,家長給他服用多種藥物,某些成分疊加在一起過量了就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還有中藥和補品的濫用也會導致藥物性腎病。

因為孩子正處在成長期,身體各器官組織還沒有發育完全,用藥不慎會比成人更容易出現傷害,雖然大部分孩子可以治癒,但有些嚴重的情況會轉為慢性腎病,甚至要靠腎移植維持生命。

給孩子用藥要注意這些事:

1.慎用容易對腎造成傷害的藥物。大部分的感冒藥和部分退燒藥和部分止痛藥都含有乙醯氨基酚,同時服用兩種以上可能就會造成用量過大引起腎臟損傷。孩子感冒發燒等常見病能不用藥就不用藥,病情嚴重要用藥時一定要遵照醫囑,不要擅自服藥。喹諾酮類藥物,比如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頭孢菌素類等藥物都可能對腎造成損害,最好避開這些藥。

2.不要同時服用服用三種以上藥物。有些藥物所含成分並不會導致腎衰竭,但如果同時服用了多種含有此成分的藥物,累加起來超過了安全用量,就可能會對腎造成損傷。不是吃藥越多病好的越快,吃太多的藥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有的父母一看孩子感冒發燒了,感冒藥、退燒藥全都一起上,這樣是不對的。

3.慎用中藥和補藥。很多人認為中藥藥性溫和,其實有些中藥是有明確的腎毒性的,而且中藥也有嚴格的配伍禁忌,不要偏信所謂的秘方就擅自配了藥給孩子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