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國絕無僅有的麵包店,曾經紅遍了美國

@ 2016-12-12

北京有家開了 14 年的麵包店,叫做紅爐磨坊。

司馬聽說,要是在傍晚的時候進店買麵包,總會有店員會跟你小聲嘀咕:再等一會兒,過會我們就打折了哦。

可等你低頭刷會手機再抬起頭來,麵包可能也就賣得差不多了。

Sponsored Links

店裡的爐子也稀奇,你要是問,老闆會比划著手勢跟你介紹烤麵包爐子的來歷——

爐子價值四千萬美金,內壁左右都是厚厚的熔岩,這些熔岩呢,是富士山的岩漿冷卻之後,切割出來的。

這時候,你肯定會張大嘴表示自己的驚訝,不過,你還得知道," 開一家中國絕無僅有的麵包店 ",是老闆這輩子最想做的事。

其貌不揚的爐子

麵包店的老闆今年 71,大家都愛叫他 " 麵包老爹 ",這也是他最愛的稱號。

老爹叫陳澤禎,是民國四大家族之一陳氏之後,陳其美的嫡孫,可談起家世,他只會說 " 他們陳家 "。

年輕的時候是台灣《聯合報》的駐日記者,常被電視台請上政治節目,粉絲們叫他 " 熱血漢子 " 、" 正義漢子 "。紅到連路邊拉皮條的見到他也會說一句:" 慶桑(日語 " 陳先生 " 的發音),加油 ~"

Sponsored Links

卻因為當時台灣領導人的 " 台獨 " 言論,憤然辭職移民去了美國。

因為在美國找不到對味的麵包,於是 46 歲那年,他又跑回日本,跟著烘焙大師青木先生學起了做麵包,天天搓麵糰,和爐子廝混在一起,一學就是三年。

每天凌晨 3 點多起床,做筆記,記配方,分割,搓圓,整形 ……

青木先生給老爹上的第一課,是動手。" 因為學做麵包,不能用頭腦和眼睛來學,要用手來學,用皮膚來學。"

Sponsored Links

後來老爹也是這樣教店裡的員工 ~

1997 年,老爹在美國田納西州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麵包店 "Alpha Bakery",賣的都是正宗的歐式麵包和糕點,一種麵包一天能賣 600 個。

被各種媒體報道,還說這是 " 美國東南七州最好的麵包店 "。

可即使是這樣,還是不賺錢,原料什麼的都貴,店開的前三年賠了十萬美金。等到只剩下幾千美金的時候,老爹也沒想到,店居然開始盈利了。

好東西,總不會被埋沒的。

2002 年,老爹把第二家店開在了北京亮馬橋路 46 號,取名 " 紅爐磨坊 "。

店名來自女兒隨口吟出的白居易詩詞,"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在日本出生,美國長大,隨口而出的居然還是中國詩詞,老爹高興得不得了。

Sponsored Links

老爹想要的麵包房是全開放式的,客人能直接看到員工做麵包時候的各種步驟,怎麼揉麵糰,怎麼放進爐子裡烤 ……

只不過這些在那時候前衛的想法,全被相關的檢查人員給否決了。老爹 " 絕無僅有的麵包店 ",第一次受了打擊。

店開在北京,可老爹用的還是和 "Alpha Bakery" 一樣的原料,一樣的麵粉,一樣的技術,混進麵粉的水溫度數,揉麵糰的力道 ……

" 做麵包,不是包包子的概念,包什麼餡就是什麼麵包,麵包關鍵還是麵糰。我們中國已經很走偏了,把造型變來變去,老兄!根本就是同一個麵糰,就是造型餡料不同 ,這根本不是麵包的玩法嘛。"

老爹的麵包房裡,什麼樣的麵包就得用什麼樣的麵糰。

好的麵糰韌性特別,老爹把手放在麵糰上輕輕揉了揉,說這感覺就像摸在人的啤酒肚上。

Sponsored Links

一個麵糰要進行三次發酵,第一次叫 floor time,第二次叫 bench time,第三次進發酵箱發酵

在老爹看來,做麵包就像在打仗,誰都不能打擾誰,可誰都得配合誰。

所以在麵包房裡,大家一定要做到的就是,活動範圍內不碰到任何其他人。

大多數時候,老爹是個愛玩的老頭,總在後廚跟大傢伙一起比賽揉麵糰,遇到沒捏好的,老爹總是自信甩一句:" 這個壞的絕對不會是我捏的。"

麵包里最難做的,是 Lean(簡約)類的,和 Rich(豐富)類的原料多樣不同,Lean 類的麵包幾乎只有麵糰,而法國麵包是其中一種。

大多數人都以為所謂法棍法棍,大概形狀做得像就是了,老爹擺了擺手說當然不是,做法棍,技巧可重要了。

一折,拍好,再兩折,再拍好,第三折槓槓打緊了。

關於力度的掌握,

老爹說一定得只打到邊邊,

至於沒打到的地方,

要看上去仍然鼓鼓的。

麵糰揉好,

就該放進那個價值四千萬的爐子裡烤了,

剛出爐的法國麵包,會發出有噼里啪啦的爆裂聲,道理簡單,不外乎是熱空氣碰到了冷空氣。

不過老爹喜歡說這是麵包在唱歌。

物理的東西,講成唱歌,聽起來很美,有點法國情調的意思。

形狀是法棍了,

老爹還要拿起麵包捏一捏,

皮是要脆的,而裡面白肉的部分,

拉勁很強,而且有大大的洞,

這種才叫法國麵包。

不過看到法棍里那麼多洞,也有人會說,這是在騙人呢。

老爹會反駁,先用英文撂出麵包里洞洞們的英文名:flavor packet(中文可以叫 " 風味袋 "),再解釋這洞有多難留住。

處理麵糰的時候需要很輕很輕,不弄破麵糰裡面有空氣的部分,這樣烤完的法棍,酵母的香味有許多都留在那些小洞裡邊了。

紅爐磨坊的櫃檯里,只有 12 種傳統歐洲麵包和 6 種吐司麵包,一共 18 種,每種都好吃。

甚至還曾有鄰居來找老爹 " 投訴 ",說他家的小孩和狗狗,自從吃了幾次老爹家的麵包,對其他麵包看都不看一眼,以後沒法養了。

店裡無論是誰來了,老爹都會認真給他們講著每種麵包的不同。

至於價格,和美國那家老婆在盯著的 "Alpha Bakery" 一樣,按照 " 餐飲界的鐵則 " 定價:原料價格占售價的三分之一,固定開支如房屋水電費占三分之一,利潤三分之一。

可是北京房價漲得快,原材料也越來越貴了,利潤都快談不上了。

原本愛說笑的老爹在這時候有些感性:" 知道的當我們是寶,不知道的嫌我們又舊又小。酒香未必不怕巷子深,但是我們至少做到了酒香。"

很長一段時間裡,老爹都需要用美國門店的微薄盈餘補貼北京店的虧損。他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 " 三分之一鐵則 " 在美國行得通,在中國卻行不通呢?

常常有人私下提醒老爹:" 不要老提麵包,他們都在偷偷笑你,陳英士的嫡孫淪落到這把年紀還在賣麵包。"

老爹卻笑了," 陳家子孫要靠手藝生活,這才是值得驕傲的。"

而多年前曾叫囂著要做全中國絕無僅有麵包店的鬥志,老爹也還小心攢著。

本文授權轉載自 Hey 且慢(ID:hiboluofengli)

無論世界如何變遷,

好東西

總不會被埋沒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