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道,日媒稱,中國正在加強對本國資源的管理。對於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稀土資源,政府多次以環保措施不達標為由勒令稀土工廠停工,並且加強了對非法開採和走私的取締。 2010年中國停止對日出口稀土造成的"稀土衝擊"仍令人記憶猶新,在此背景下,需求方對中國的行動繃緊了神經。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9日報道,一位日本磁鐵企業的高管說,"有些稀土現在基本只有中國生產,價格受中國動向的影響巨大",能夠提升高性能磁鐵耐熱性的鏑的價格還不足2011年峰值時的十分之一。 多位相關人士認為,目前稀土價格正處於低位,今後會上漲,原因是中國政府已經全面開始削減供給和出口。
資料圖:江西靖安依託稀土資源優勢發展照明產業經濟 報道稱,中國政府自今年夏季起,在約1個月的時間裡針對稀土工廠的環保對策開展了突擊檢查,從北京派出的專職團隊檢查了提取和分離企業的廢水等污染防治措施,對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停工處理。 檢查對象涉及內蒙古、黑龍江和江蘇等8省區,日本問荊草資源諮詢公司的董事長渡邊美和說,各地發現很多違規情況。此外,中國政府還強化了取締走私的行動。中國政府試圖通過重振稀土行情來支持國內企業。在稀土價格暴漲時,日本等國家的磁鐵企業減少了使用量,導致很多稀土種類的價格處於低迷狀態。 中國政府將官方和民間的稀土儲備和供給企業集中於六大集團,以此對供給進行管理。但是,中小企業的整合進展緩慢,效果並不理想。 此外,中國還有意通過抑制稀土流向海外來培育國內的相關產業。據了解,中國企業的產品質量已十分接近日本的水平,正在成為日本企業的威脅。稀有金屬貿易商日本先進材料公司社長中村繁夫表示:"中國國內的需求有所企穩。"
日本對中國稀土資源的連年"掠奪"值得警惕 報道稱,日本企業也開始注意到這一趨勢。日立金屬在中國成立了製造和銷售稀土磁鐵的合資公司,將自2017年3月起批量生產用於電動汽車發動機和產業發動機的釹磁鐵。 該公司認為,即使中國在政策上進一步減少稀土出口,公司也可以利用合資企業在當地生產,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