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恥辱性「敗退」,全世界笑話,比珍珠港被偷襲丟人

@ 2016-12-10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同樣,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主子與卒子,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如果與敵人媾和,讓卒子上位,那將是利益薰心的恥辱和敗退!而這樣一幕,正在美國及其軍隊上演。雖說美國仍然掌握主動,但已經開始使用下策,露了底褲,讓全世界笑話。

美日老兵共同參與悼念活動

12月7日,是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75周年。美日雙方於12月8日聯合舉行了「戰歿者」追悼儀式。可以說,這是一起標誌性事件,代表著日本的一次勝利,美國的一次敗退。多少年以後,或許美國人回望這一幕時,會認為這是一次恥辱!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第一,此事的性質是媾和,是另一種綏靖政策,絕非讓普世價值超越傷痛、讓未來超越歷史之類的寬容。對於當事的老兵,從個人角度來說,相逢一笑泯恩仇,無論寬容到什麼地步,基本都是值得理解的,畢竟個人的生命有限,個體的體驗不同。但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對歷史的姿態和是非的把握,絕不可以任性。一個國家,可以寬容侵略者,但不能寬容侵略;可以擱置歷史仇恨,但不能踐踏歷史與正義。是與非,對與錯,要有明確的載體和表達形式,有不容突破的底線。

珍珠港事件,美軍被炸毀的軍艦

如果說讓日本官方參與悼念陣亡美軍士兵,算是寬容,算是擱置歷史仇恨,那麼對於美國來說,在珍珠港悼念日本士兵,已經嚴重破壞了是非對錯,動搖了正義,模糊了歷史。仿佛當年來珍珠港的不是一群惡魔,而是一群犯錯的天使。永眠珍珠港和犧牲在浩瀚太平洋、大小島嶼上的美國抗日英靈倘若有知,不知道會不會再被氣死一回。

第二,此事是一種利益交換,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了自己的尊嚴。

日本偷襲珍珠港,摧毀了美軍188架飛機,破壞了155架,導致2403名美國人死亡、1250人受傷。日本損失了29架飛機、55名飛行員以及幾艘袖珍潛艇及其乘員。美國人的傷亡和損失,相當一部分「功勞」要記在這些死亡的日本軍人的頭上。而美國在事件過去75年後,偏偏要悼念這些日本人。

此次悼念美日雙方「遇難者」——瞅瞅這用詞,是日本總領館總領事三澤康提議的。去年6月1日,澳大利亞軍方舉行追悼儀式,紀念在二戰期間為抗擊日軍潛水艇而犧牲的澳大利亞士兵。這個悼念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但這一次很不同,首次對在這場戰爭中死亡的日本士兵也同時進行了追悼。

電影鏡頭重現了珍珠港事件中美軍士兵被炸飛的場景

當時,日本以開放牛肉市場和轉讓潛艇技術,換取了澳大利亞的妥協。這一次,日本是用什麼換取了美國的妥協呢?答案倒也不複雜。美國需要日本在亞洲當好馬前卒,自自身有點力不從心的情況下,對日本從絕對控制到相對控制,不得不俯下身子;而眼瞅著特朗普可能要改變亞洲再平衡戰略,歐巴馬在任內最後時刻,試圖以大尺度表演,來為美日同盟再加點保險。當然,日本大概還會有一些實際付出,比如不再嚷嚷讓駐日美軍自己承擔一部分軍費之類。

強者向弱者低頭,有時候是因為內心的強大,有時候則是因為野心太大,美帝國為了留住餘暉,已經不顧臉面了。一個建國才200多年的國家,做出這種事,多少令人驚訝,但也有其邏輯。目前,美國仍然有底線,那就是不能動自己的帝國地位,不能失去對日本的控制。因此,美國仍會限制日本的軍力發展。有日本網民對此事評論說:日本為美國提供軍事保護,日本為美國提供亞洲前哨,僅此而已。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艦載機

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的政治倫理的底線卻在後退,這對整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值得我們警惕。如果其進一步突破底線,就會給日本極大鬆綁,令二戰成果逐步丟失。因此,全世界在看美軍和美國的笑話,也為之感到悲哀。有人說,網際網路時代,必然產生多極,美國會是最後的帝國。但願這是真理。別的不說,就看美帝國,坑了多少人,殘了多少國家,壞了多少倫理?媾和,只會發生在氣質相近者之間。有些面目,真是遮掩不住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