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2個月了,因為媽媽的奶水不是很充足,所以大多時候都是採用人工喂養,最近媽媽發現,在給寶寶喝了奶粉以後,丹丹總是會嘔出奶來,本來以為是一下子喂得太多,於是就減少了喂奶的量,可是丹丹的嘔吐症狀還是在。於是就帶著丹丹去了醫院,醫生一開始猜想是胃食管返流,給了胃腸動力藥治療之後還是嘔吐。後來丹丹媽帶了孩子去市一級的醫院,醫生髮現丹丹除了經常嘔奶外,頭面部還出現了非常多的濕疹,於是就猜想嘔吐是和牛奶蛋白過敏有關,因此讓丹丹媽暫時不要給孩子服用配方奶粉了,改用游離胺基酸配方粉吃一段時間,在給孩子喂奶的這段時間,媽媽要多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給孩子食用雞蛋、牛奶及奶製品等會造成過敏的食物。
過敏消化道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炎
牛奶蛋白過敏,是寶寶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相關專家介紹說,牛奶蛋白過敏在嬰幼兒中的發生率為0.3%-7.5%。
因為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不一,各式各樣,一些過敏的現象還不是非常典型,所以總是會導致誤診。牛奶蛋白過敏除了可出現過敏性患兒常有的表現,如臉面部、四肢、軀幹、臀部等部位的濕疹、蕁麻疹,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容易和消化道疾病混淆。
專家說到,幼兒因為消化道屏障功能還在發育中,對外來抗原的處理能力有限,同時孩子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也還沒有完全組成,因此如果遭到了細菌的侵襲,就有可能會刺激胃腸膜而形成免疫炎症反應,會出現一些症狀,像是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等。一般在進食了牛奶蛋白以後數天或數月後開始出現。要是帶著孩子做胃鏡檢查,會看到胃黏膜糜爛或十二指腸黏膜的增生。不過有時候這些症狀被誤診為是胃炎、胃食道返流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雖然在服用了藥物之後症狀會有所緩解,但只有一時的效果,如果繼續進食牛奶蛋白,這種情況還是會反覆出現。
嚴重可引發過敏性休克
因為新生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牛奶蛋白可以提供孩子生長發育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可是由於機體對攝入的蛋白產生了抗原抗體反應,從而讓寶寶在食用了這些食物以後出現反覆嘔吐或腹瀉的症狀,讓機體無法吸收此類食物。要是這種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持續下去,不但不利於身體的恢復,還會讓孩子變得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果情況過於嚴重,還會讓寶寶產生過敏性休克。
所以,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嬰兒來說,一定要儘早發現。
母乳喂養不必因為過敏而完全暫停
通常情況下,如果遇到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小嬰兒出現反覆的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在排除沒有另外疾病的情況下應考慮是牛奶蛋白過敏,及早給予飲食干預。如果孩子對牛奶蛋白過敏,又採用人工喂養,要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胺基酸配方奶粉。如果採用母乳喂養,媽媽只要不吃那些容易造成過敏的食物就可以了。在孩子長到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也要注意,輔食要一點點添加、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防止造成寶寶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