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最近又搞了個大新聞,月底將訪問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襲擊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造成近2300名美國人死亡。珍珠港事件成為促使美國決心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事件。安倍宣布訪問珍珠港的日子也非常有講究——12月5日,就在珍珠港事件75周年紀念日前兩天。
日軍襲擊珍珠港
安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將於12月26日至27日訪問夏威夷,為珍珠港事件遇難者祈禱,並同歐巴馬舉行其總統任內最後一次雙邊峰會。選擇在這個時機訪問珍珠港,安倍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開啟先例
安倍在聲明中說,「我們應避免再度發生此類戰爭悲劇」。他願意表達這一承諾,並同時釋放出日美和解的信息:在夏威夷的會晤將是一次機會,向世界顯示日美兩國之間牢固的盟友關係。
安倍晉三
日本政府高官5日針對安倍訪問夏威夷的時機表示,「彼此時機已經成熟」。日本媒體普遍認為,安倍此時出訪的考量是主要回應今年5月歐巴馬訪問廣島以及美國國內期待其訪問珍珠港的呼聲等。中國人民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黃大慧告訴外事兒,歐巴馬訪問廣島開了先例,安倍則投桃報李將開另一個先例。
二戰結束後70多年來,美日兩國結為堅定聯盟,白宮在證實12月27日舉行雙邊峰會的同時,強調兩位領導人對珍珠港的訪問意在彰顯和解力量,表明過去的敵人成為分享共同利益和價值觀的最親密盟友。
美國方面也普遍認為,安倍此舉意在加強日美同盟。美國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問題專家布魯斯·柯林納稱安倍的決定是「令人驚訝的新聞」,是為了回報對歐巴馬的廣島之行。
安倍此舉意在加強日美同盟
據報道,安倍計劃與歐巴馬一起,訪問作為襲擊珍珠港象徵的亞利桑那軍艦紀念館並獻花,目前正在協商。安倍2013年和2015年訪美時曾訪問華盛頓近郊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安倍妻子安倍昭惠則已於今年8月到訪珍珠港。
實際上,在過去一年間,安倍曾在多個不同場合對美國二戰受難者表示哀悼。黃大慧說,安倍去年4月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及珍珠港和向二戰遇難美國亡魂致以哀悼。在戰敗日講話中也有類似表態,意在增加美國人的好感。
示好川普
示好川普
在不少媒體看來,安倍此舉除了是對歐巴馬的「回禮」,還有向特朗普示好的意味。特朗普在大選期間要求增加日方負擔的駐日美軍駐留經費等,質疑日美同盟狀態並且當選後宣布執政首日就會退出TPP。如何讓特朗普認識到日本是可信賴的夥伴成為日本外交重中之重。
在這種情況下,安倍在赴南美出席APEC峰會期間,特地在紐約經停,與特朗普會面,成為後者勝選後會見的首位外國領導人。「儘管安倍此訪是回報歐巴馬廣島之行,也將為安倍與即將上任的特朗普及其團隊建立穩固關係鋪好道路。我們預計特朗普極其團隊將歡迎此次訪問。」歐亞集團亞洲分析師斯考特·希曼表示。
特朗普
日本媒體普遍認為特朗普當選是安倍外交戰略中重大變數之一,黃大慧對此表示,大方向上,日美同盟不會改變,不會遭到明顯削弱。但安倍仍急於想和特朗普建立個人關係,並希望其重視日美同盟。
「大方向雖然不變,但特朗普應該會進行戰略調整,更加專注國內事務,因此在東亞地區事務上可能會有限戰略收縮」,黃大慧告訴外事兒。在經濟事務上,特朗普明確表示將在上任首日退出TPP也令安倍政府很難堪。
特朗普明確表示將在上任首日退出TPP
黃大慧解釋說,安倍過去幾年一直在推動TPP,這是「安倍經濟學」的重要支柱,美國如果放棄,日本獨木難支。不過凡事有弊也必有利。隨著美國戰略收縮的同時,日本外交主動性可能會更大。黃大慧說,美國後退,日本就要發揮更多作用,會更加走上前台,與相關國家加強安全、經濟聯繫,日本也可能加強自身防衛力量。
道歉外交
此次訪問除了影響日美關係,也可能會為安倍帶來一定壓力。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本歷任首相從未在珍珠港悼念戰爭犧牲者,據稱是因為擔心單方面承認日美開戰的責任,將被批評為「道歉外交」。
黃大慧對外事兒解釋說,安倍到訪珍珠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他什麼時候來南京大屠殺紀念場館?既然他能向美國人民表示道歉姿態,也應該對中國人民有所表態。
安倍之前,小泉純一郎2001年到訪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他說對那場侵略戰爭中的中國死難者表示道歉和哀悼。橋本龍太郎1997年曾參觀瀋陽「九一八」紀念館,並寫下「以和為貴」,成為進入該館的首位在任日本首相。
面對變數,安倍是否會為緩和中日關係展開「道歉外交」?黃大慧分析說,安倍是實用主義政治家,他有兩面性,他骨子裡是歷史修正主義者,但他又是現實主義者,為了達到目的,外交中隨機應變,因此在特朗普調整東亞政策和TPP受挫情況下,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據中新網12月7日電綜合外媒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布,將於12月26日至27日赴夏威夷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並訪問珍珠港,成為首位到訪的日本首相。
不過日本政府6日堅稱,安倍此行並非為了就珍珠港事件謝罪。分析指,安倍不在12月7日的「正日子」訪問珍珠港,可能正是為了避免給外界造成「道歉」的印象。
安倍
安倍此人雖然陰險,且戰略層次上有欠缺,但做事是很有章法的人,且為實現目標不擇手段、不要面子。那麼,他到珍珠港這個日本二戰時曾偷襲過的地方到底目的是什麼呢?在占豪看來,他有兩大目的:
一、討好美國,繼續強化太平洋的美日聯盟概念。
安倍政府一直在努力討好美國,但特朗普之前釋放的信號讓安倍寢食難安,憂慮美國弱化「亞太再平衡」戰略。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弱化「亞太再平衡」戰略,那麼安倍的修憲大計就可能受到重創。
安倍與歐巴馬
於是乎我們看到,在特朗普當選後,他極盡討好於能事。這一次,同樣是對美國的討好,他雖然強調「不道歉」,但在美國人看來至少表達了「歉意」。安倍這麼做,可以強化美日在太平洋的聯繫,可以進一步強化美日聯盟的概念。
二、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為日本修憲走「國家正常化」做準備。
安倍強調不道歉,只強調去祭奠,祭奠誰儘量模糊。其實,在安倍心裡,在討好美國的同時,恐怕內心祭奠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犧牲的日軍,對他的意義來說,這有點像給曾經的日本招魂的意思。而這種將一些特殊歷史進行「正常化」的技術操作,目的就是為日本「國家正常化」的修憲做準備。
日本自衛隊
三、緩和與歐巴馬政府的關係。
在歐巴馬任期內,安倍屁顛屁顛地去討好特朗普,這讓歐巴馬是有些不悅的。雖然歐巴馬接近離任,但哪怕在合作方面稍微怠慢一下,對日本來說就是國家損失。所以,安倍趕在歐巴馬下台前搞一場這樣的活動,也可以緩和與歐巴馬的關係。
安倍這些行動會不會有效果?其實,考慮到特朗普的實際政策,效果還是一定會有的。因為,特朗普未來只是調整歐巴馬的對外政策,並非放棄太平洋。恰恰相反,特朗普在未來還會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和政治遏制,只是他不想出太多力和太多錢。不想出力和出錢,他會怎麼做?
無非是多賣武器給日本,讓日本在遏制中國方面多出力。所以,安倍的這些討好,將會迎來特朗普在軍事和政治層面的支持,這也是安倍所需要的。對這個傾向,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日本首相安倍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中國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九一八紀念館、七三一紀念館都向安倍開放,稱他應該來這些地方。中國的這一個答問,直接揭露了安倍的本質,將其別有用心的企圖昭然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