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根據媒體報道,其實這事是策劃了兩三周了,不過是適時放出來而已。因為,剛剛與特朗普會面的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12月2日被中國元首會見,而特朗普就在當天與蔡英文通話。
基辛格訪華是美國對中國放出的「軟」信號,是未來中美關係迴旋的彈性空間;而特朗普向中國釋放的是「硬」的信號,是為上台後拉開架勢和中國斗上一番所做的準備。
這「一軟一硬」代表的是美國的兩隻手,是軟硬兼施的一種政治手段,目的是對中國進行「訛詐」。為了展示強硬,特朗普在12月4日推特上連續對中國「開炮」。特朗普的兩條推文如下:
特朗普在12月4日推特上連續對中國「開炮」
特朗普的意思是,中國讓人民幣貶值(削弱我們的企業競爭力)、對我們的俄產品大幅徵稅(美國卻沒這麼做),或者是在南海建設大型軍事設施。問過美國爽不爽、同意與否嗎?我想他們沒有!之前,他還說,我們可以向台灣出售幾十億美元的軍備,台灣的總統給我打個電話祝賀怎麼了?
很顯然,特朗普一副對中午很不爽的樣子,一副要上來和中國掐架的勢頭。關於特朗普為什麼這樣,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已經基本分析透徹,這裡不再贅述。我們這裡分析的是,像特朗普這種成功商人出身、又極富性格的美國領導人,我們該如何對付。
圖為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
要搞清楚如何對付特朗普,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美關係博弈的邊界、特朗普的性格特點及美國未來政策的取向,從這三個維度去定位,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所謂中美關係博弈的邊界,也就是中美關係較量的彈性,即中美關係發展到什麼程度兩國都會意識到危險?都會感受到對自己的嚴重損害?
看來,歐巴馬時期中美雙方定位的「新型大國關係」是準確的,這不是歐巴馬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整個美國精英層的共識,是中國提出後美國整個精英層的認可。所以,中美這一關係在發展過程中雖然會受到挑戰,但大體格局正常情況下不會變。
就中美關係來說,中國是不會主動挑釁美國的,若非美國挑事中美關係發展都會很順暢。所以,中美關係問題本質上是美國是否能正確看待中美關係的問題,而非中國的問題。
對美國來說,當美國意識到中美的博弈再進一步繼續可能會引發實質性對抗,從而給美國的國家戰略利益帶來系統性風險時,白宮一定會調整戰略。這一點,不是由白宮決定的,而是由美國整個精英群體決定的。更準確地說,中國有能力在中國核心利益的範圍內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戰略利益。
美國在中國勢力範圍圈子裡的任何挑戰都不可能戰勝中國,這決定了中國對美國是有充足底氣的。有了這個邊界,中國在處理對美關係和美國挑釁時,就能有底線、更從容地應對,就能後發制人而不是受制於人。
特朗普是個非常成功的生意人,這表明他非常聰明、精明、非常會盤算利益
特朗普是個非常成功的生意人,這表明他非常聰明、非常精明、非常會盤算利益,同時在處理問題時會很現實。這些特性決定了,此人只要中國對其把好脈,其實並不難處理關係。
之所以中美關係在特朗普上台後的頭一兩年時間裡會遭受挑戰,這由兩點決定:一方面是因美國保守派精英要對美國進行戰略調整,特朗普需要扮演這樣的角色。
另一方面,特朗普是個國際政治的新手,他對一些問題認識不深加上性格上的特立獨行使得他總想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強化存在感。我們從特朗普的過去的人生歷程可以看出,他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時常獨闢蹊徑,這讓他在商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朗普對一些問題認識不深加上性格上的特立獨行
在政治上,他的率性放炮也贏得了美國選民的心,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從一個商人變成一個總統。這些,我們可以將其歸於冒險與不按常理出牌。既然他具備這樣的性格特徵,那麼他上台後一定會大幅調整美國的對外政策,然後根據自己的調整後世界的反應再進一步調整。
基於這樣的現實情況,特朗普上台後對華政策大變臉才符合其性格特點,不變才奇怪。面對這樣的人,我們一方面要充分考慮他作為生意人的特性。
即他的現實、精明與對利益的權衡習慣,生意人本身是習慣合作的,因此他的不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未來更好的合作,除非當他的冒險改變取得比他預期更好的陳國時。
他才會變本加厲在我們不希望的路子上走得過遠。因此,對付特朗普,我們要做好「又軟又硬」和「有合作又對抗」的心理準備。那麼,對付特朗普這樣的人,什麼招數最管用呢?
一、以強硬對強硬,才能負負得正。
特朗普是生意人,一方面他具有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他一定只選擇棋逢對手、同一級別的合作夥伴。所以,對中國來說,與特朗普打交道,首先需要證明的就是,中國完全可以做一個美國的合格對手。
只有讓特朗普認識到中國可以作為美國的合格對手時,他才會轉而與中國實質性合作。
現今1美元=6.8790人民幣元
如何讓特朗普認識到中國可以作為美國的合格對手?那就要在其強硬對中國展開手段時,中國能讓其付出幾乎相同的代價。這種代價付出一次、兩次、三次,到第四次、第五次時他就會改變主意。
二、對付特朗普,要採取「圍城必闕」之策。
特朗普上台,必然對華打出一輪組合拳,中國面對這輪組合拳,或直接針鋒相對,或迂迴反擊,總之要你來我往地對打一番。
當特朗普這輪組合拳打完,發現中國也同樣給他打了一輪組合拳並且中美半斤八兩後,心理會有一些落差,那時候他有一種作為超級大國的無奈感,這種無奈感就像城池被圍。
只有讓特朗普認識到中國可以作為美國的合格對手時,他才會轉而與中國實質性合作
中國兵法中有一個套路——圍城必闕,也就是說對敵人圍城要留一個缺口給敵人希望敵人就不會拚死抵抗,攻城就能以最少的傷亡完成。他一定會快速轉彎,展開與中國的合作。這種轉換速度,可能會讓很多人錯愕,但火候到了就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