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12月7日電綜合外媒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宣布,將於12月26日至27日赴夏威夷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並訪問珍珠港,成為首位到訪的日本首相。
不過日本政府6日堅稱,安倍此行並非為了就珍珠港事件謝罪。分析指,安倍不在12月7日的「正日子」訪問珍珠港,可能正是為了避免給外界造成「道歉」的印象。
安倍此人雖然陰險,且戰略層次上有欠缺,但做事是很有章法的人,且為實現目標不擇手段、不要面子。那麼,他到珍珠港這個日本二戰時曾偷襲過的地方到底目的是什麼呢?在占豪看來,他有兩大目的:
一、討好美國,繼續強化太平洋的美日聯盟概念。
安倍政府一直在努力討好美國,但特朗普之前釋放的信號讓安倍寢食難安,憂慮美國弱化「亞太再平衡」戰略。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弱化「亞太再平衡」戰略,那麼安倍的修憲大計就可能受到重創。
於是乎我們看到,在特朗普當選後,他極盡討好於能事。這一次,同樣是對美國的討好,他雖然強調「不道歉」,但在美國人看來至少表達了「歉意」。安倍這麼做,可以強化美日在太平洋的聯繫,可以進一步強化美日聯盟的概念。
二、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為日本修憲走「國家正常化」做準備。
安倍強調不道歉,只強調去祭奠,祭奠誰儘量模糊。
其實,在安倍心裡,在討好美國的同時,恐怕內心祭奠的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犧牲的日軍,對他的意義來說,這有點像給曾經的日本招魂的意思。而這種將一些特殊歷史進行「正常化」的技術操作,目的就是為日本「國家正常化」的修憲做準備。
三、緩和與歐巴馬政府的關係。
在歐巴馬任期內,安倍屁顛屁顛地去討好特朗普,這讓歐巴馬是有些不悅的。雖然歐巴馬接近離任,但哪怕在合作方面稍微怠慢一下,對日本來說就是國家損失。所以,安倍趕在歐巴馬下台前搞一場這樣的活動,也可以緩和與歐巴馬的關係。
安倍這些行動會不會有效果?其實,考慮到特朗普的實際政策,效果還是一定會有的。因為,特朗普未來只是調整歐巴馬的對外政策,並非放棄太平洋。
恰恰相反,特朗普在未來還會加強對中國的軍事和政治遏制,只是他不想出太多力和太多錢。不想出力和出錢,他會怎麼做?
無非是多賣武器給日本,讓日本在遏制中國方面多出力。所以,安倍的這些討好,將會迎來特朗普在軍事和政治層面的支持,這也是安倍所需要的。對這個傾向,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日本首相安倍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中國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同胞紀念館、九一八紀念館、七三一紀念館都向安倍開放,稱他應該來這些地方。中國的這一個答問,直接揭露了安倍的本質,將其別有用心的企圖昭然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