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越掏越多?五官科醫生告訴你耳屎該不該掏

@ 2016-12-08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掏耳屎是一件及其享受的事情,對此樂此不疲。耳屎醫學也叫耵聹,它是人體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油性分泌物。不管你是否能夠容忍,它都將伴隨人的一生。掏耳屎是一個很家常的話題,很多人都有經常掏耳屎的習慣,自己掏,讓孩子幫忙掏或者去美容院作勾耳,每次總能掏出很多驚喜。

耳屎確實會越掏越多,而且永遠也掏不完。耳屎、鼻屎、眼屎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眼屎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當人眼睛疲勞的時候,眼睛就會自然分泌更多的煙液來增加眼睛的潤滑,從而產生了眼屎。鼻屎是鼻孔毛囊為了保護、潤滑鼻腔而產生的分泌物,當遇到乾燥空氣時鼻腔內部濕度減小引起分泌物凝結出現鼻屎。很多人都討厭鼻屎,但是鼻屎本身也能起到保護鼻腔的作用。

耳屎的形成以及作用其實也類似,因此要科學的對待耳屎的存在。耳屎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耵聹腺分泌物同樣起到潤滑耳道的作用,耳屎的出現在耳道與空氣之間建立緩衝帶,對耳道同樣有保護作用。

2. 耳屎就是存在與耳道內的御林軍,可以防止細菌進入感染耳道,也可以阻擋沙礫、水進入耳道刺激破壞耳膜。

3. 人體耳道細窄狹長,內部陰暗有濕氣很適合一些小蟲子寄居繁殖,耳屎所產生的異味能很好的驅離這些小蟲子,保護耳朵。

為什麼說耳屎越掏越多呢?

有的人經常掏耳屎,而且每次都能有所收穫,於是對耳屎的產生速度之快深感震驚,從意識里認識到掏耳屎的必須性與急迫性,久而久之便有了每天掏耳屎的習慣。其實這本身違反了耳道自潔自凈的生存法則,耳道內需要一定的耳屎做保護,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強行掏出這些耳屎,耳道必須加速分泌儘快產生新的耳屎以作自我保護。好比一個皇帝需要一定規模的御林軍保護自身的安全,即使你殺掉一部分,新的御林軍很快就會補充到位。

耳屎也像御林軍一樣,擁有自己的新老更替的機制。皇帝的御林軍也會有嚴格的淘汰機制,年齡達到一定歲數就必須換掉,用更新年輕的士兵代替。耳屎也是一樣,每天都有新生的,也必然有遺棄的。人為的掏耳朵就是一種遺棄,但是更多的則是耳屎的自然脫落掉出。人在運動、說話、咀嚼的時候都會引起耳道震動,耳屎脫落自然掉出,這也正是生命的神奇之所在。

一生一般不建議自己掏耳屎,耳屎也可以不去理會,甚至人的一生都不用掏耳朵。但是生命個體存在差異,該掏的耳屎還是要掏。那要如何正確掏耳屎呢?

1. 大塊的耳屎可以掏出,但是細小的碎末儘量保留。日常個人掏耳朵都是用耳挖進行,耳挖採取刮刷的方式不但將大小耳屎盡數出去,還有可能刮傷耳道,引起炎症甚至病變。而醫生掏耳屎確切的說不是掏而是捏,因為醫生用的一般是鑷子,在不接觸耳道的同時輕輕將耳屎捏出或者夾出。

2. 目前,兒童「耳屎栓塞」的現象比較嚴重。「耳屎栓塞」可以簡單理解為耳屎過多,尤其是幼兒園以及小學生的情況更為嚴重,兒童身體發育還不健全,身體免疫力弱,耳道更加細小,耳屎的自然更替機制尚不能有效的運轉,所以導致耳屎堆積,這會對兒童的聽力發育造成不利影響,也會引起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多種病症,因為人體五官相通,耳屎堆積也會引起頭痛、頭暈、反射性咳嗽等,危害性不容小覷。家長必須時刻關注孩子的耳屎堆積情況,可以根據醫生的指導自行緩緩捏出孩子耳屎,也可以直接求助醫生,畢竟醫生更專業。

3. 掏耳屎風險性很大,操作不慎致病致聾都有可能。家長應防止小孩自己掏耳屎,避免意外發生,大人掏耳屎也要格外當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