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布:特朗普還沒有宣誓就職,就開始鬧國際笑話
美國人今年選出了一個不靠譜的特朗普。作為一個大國總統,不靠譜就意味著他的政策立場反覆無常,不按常理出牌。他最危險的方面不是沒有從政經驗,也不是政策飄忽不定,而是他不可預測的莽撞行為。不可預測就意味著和他打交道風險很大。那麼,特朗普一旦上台,誰會成為最大輸家?
首先,美國自小布希政府開始與中國及中東各國建立起來的良性互動機制可能前功盡棄。這種擔心最近得到印證:特朗普還沒有宣誓就職,就開始鬧國際笑話。
12月2日,這位候任總統繞開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外交團隊,直接與台灣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背棄了美國近四十年的「對台外交」慣例,讓北京和世界各國都大為驚訝。自特朗普當選之後,中國高層一直希望了解:誰在為特朗普制定亞洲政策,他最終的對華政策和他競選期間的狂妄言論有多少差別?一般而言,美國國安顧問、國務卿、國防部長在特朗普政府制定對亞戰略和對華政策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主要看他的亞洲政策團隊的構成。
特朗普在外交上經驗不足,又缺乏了解亞洲事務的熱情,預計他在組建亞洲政策團隊的人事安排上將困難重重,出現問題在所難免。更糟的是,特朗普是一個極端自負、自大還喜歡自誇的人。很難相信他會聽取他人的意見。競選期間,特朗普被問及他經常諮詢的外交政策顧問是誰,他說:「我和自己對話,我是第一號,因為我有一個非常好的頭腦。」
四十年來,美國的領導人一直尊重北京畫下的紅線,而特朗普突然決定背棄美國近四十年的對台政策,直接與蔡英文通電話,無疑是挑戰中國的底線。可以預料,中國將更加關注這位沒有從政經驗不顧外交慣例的美國候選總統。在最初的驚訝和憤怒反應之後,中國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將保持高度警惕。
這幾天,美國政府及主流媒體都在批評特朗普的莽撞電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說,關於此次通話,特朗普團隊在事前並沒有告知白宮,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沒有改變。我的問題是,特朗普上台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否會改變呢?如果這一切都是未知數而且無法預測的話,中國就成了他上台後的一個海外輸家。這幾天,特朗普不止和蔡英文通了電話,還與巴基斯坦總統及菲律賓總統通了電話,通話內容反映了對美國外交事務的不熟悉,甚至背離美國長期的外交政策。
面對批評,特朗普的反應倒像一個小男孩在做錯事後被人當場發現。他在推特上說,就許你們賣給台灣幾十億的軍火,而不許我接聽一個恭喜我當選的電話?他的推文反映出,特朗普完全不理解與台灣通電話是一個嚴重的政治事件,只是把它當成了做買賣。台灣在他眼裡或許只是美國軍火的買家而已。另一方面,他就像一個沒有長大的男孩,無法理解基本的外交慣例。
特朗普對中東各國的態度同樣令人擔憂。目前他的中東外交政策依然懸而未決,美國的中東協友們,一些國家還在等待結果揭曉,另一些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應對,防止美國單邊退出中東事務。在競選中,特朗普一面說要禁止穆斯林踏入美國國土,一面又說美國要撤出中東地區不參與中東事務。中東地區的種種問題顯然容不得美國這麼做, 例如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抗擊恐怖主義等全球化的危機與挑戰。在未來的四到八年間,源自中東的問題可能擴散到全世界,美國不得不採取措施回應這些危機。
中東是世界上最動盪的地區之一,美國退出中東事務並不能讓它更穩定,而且美國與其阿拉伯同盟國關係的改變會對中東、對美國,甚至對整個國際體系造成負面影響。面對分散而不統一的阿拉伯世界、越來越強硬的俄羅斯和伊朗,以及發生在中東的戰爭,特朗普的中東外交政策將是保持中東地區穩定的關鍵。
從美國國內來看,特朗普上台後的最大輸家是那些投票支持他的白人工薪階層。
特朗普的國內政策也是飄忽不定,一會兒提及一些政策,轉過身又忘了自己說過了什麼,有時候又再次提起。比如給學校老師配槍,廢除引入國外技術勞工的H-1B簽證,以及臨時發起一個「全面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計劃。他的一句口頭禪是:「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特朗普的共和黨同僚對他最為了解,他們不指望他會兌現自己的諾言。
美國白人工薪階層是特朗普獲勝的主要支持者,但他們對特朗普的了解顯然不如那些資深共和黨人。他們還指望特朗普能夠兌現承諾。即使不了解特朗普作為一個狡詐商人一生的所作所為,看看他開的那間「特朗普大學」騙了多少人就會知道他的承諾有多麼不靠譜。
特朗普上台後,支持他當選的白人工薪階層,如煤礦工人、製造業工人等,將會感到上當受騙。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他不但要保住製造業工人的飯碗還要讓這類工作機會回流美國。過去幾十年來,技術發展與全球化貿易造成了美國製造業的衰退,而不是中國或墨西哥工人搶走了美國工人的飯碗。
特朗普承諾要讓這些失去的工作機會回流美國根本無法實現,因為貿易政策的變化只會影響到貿易產生的利潤,而且製造業就業機會的減少更大程度上是源自於自動化的普及。事實上,美國現在的製造業生產效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現在只需要少量工人就能生產出充足的產品。特朗普採取的貿易政策如果出現重大變化,它會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出口國帶來風險,最終也會傷害美國人的利益。所以,特朗普給美國工薪階層的承諾只是畫餅充飢。
美國白人工薪族成為輸家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如果特朗普取消歐巴馬醫保,他們中很多人將失去醫療保險。特朗普及其共和黨領袖一直妖魔化歐巴馬醫保,讓人誤以為這個健康保險計劃是社會主義的大鍋飯。歐巴馬醫保誕生以前,美國的醫保主要由私人醫保公司提供。政府只承擔老人醫保( Medicare),供65歲以上的人使用,及窮人醫保(Medicaid),只有家庭收入很低的家庭才能申請。私人醫保如果沒有僱主資助(一般公司資助額占醫療保險費的85%),保險費很高,低收入的工薪家庭只好不買醫保。
商業醫保的經營邏輯是,已經有病的人須收取極高的保險費用,或者乾脆被拒絕參保。很多工薪家庭為小企業工作或自己經營小企業,他們必須全額負擔商業醫保費用。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中產階層來說,這不是問題。他們有穩定的工作,而其中大部分人都由公司辦理醫保,而公司辦醫保可以免稅,所以相對便宜。
歐巴馬醫保是幫助醫保市場中最困難的人,一方面收入不高另一方面又有疾病。政府的辦法是提供一個「歐巴馬醫保市場」,讓保險公司加入,任何人都可以在那裡購買保險。它要求保險公司不能拒絕已經有病的人,可以多收一些費用,但也有上限。如果個人購買醫保有困難,聯邦政府給予補貼。
現在特朗普啟用Tom Price一個一貫反對歐巴馬醫保的人擔任美國的衛生部長。他宣稱將取消歐巴馬醫保。為此,超過五百萬的工薪族將失去醫療保險。從2013至2015年的統計數據看,執行歐巴馬醫保後美國沒有醫保的人減少了1300萬人,其中,沒有大學學歷的白人工薪族中占了800萬。這些在歐巴馬醫保中的獲益者,每兩人就有一人投票支持特朗普。如今取消歐巴馬醫保計劃,他們將成為最大輸家。
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首先他們可能不了解自己在歐巴馬醫保中獲得的實際好處。第二,他們可能聽信特朗普承諾給他們更好的醫保機會。第三,媒體過分集中在大選的輸贏上,而忽略了政策細節的報道。特朗普和他的共和黨同僚其實根本無法提出任何更好的醫保計劃。他們過去六年來一直聲稱要「推翻並更換」歐巴馬醫保,但至今也沒有提出任何方案。因為他們不可能搞出一個更好的方案。 即使拼湊一個,也不會有多大的不同。因為這些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有一個共同的難題:收入低還有疾病,政府不予補貼就沒有商業公司願意提供保險。
如果說特朗普上台後的海外輸家是中國和一些中東國家的話,美國國內的最大輸家就是曾經投票支持他的工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