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寵三屎官里最可愛的肉肉。
最近我們心寵辦公室里發生了一件大事——丸子,發情了!!
丸子是一隻美國短毛貓,公,現在1歲多,這是它第二次發情,比之前的一次狀況要慘烈。
直接遭殃的,是一位同事 ……
丸子連續兩次,在他的桌子上撒尿(公貓發情後會亂拉尿)
而且,丸子還在地上拉屎兩次……
丸子自己也很難受,因為它食量減少、情緒低落、不願意靠近人……
而且,日漸消瘦!
鑒於丸子這樣的狀態,我們打算過幾天帶它去割蛋蛋(絕育)。
一說要給丸子絕育,我們辦公室里的人瞬間拋出很多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其中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做了絕育的寵物,在正常寵物面前會感覺到自卑嗎?
會嗎?
有一種說法是,貓狗智力很低,還沒有自卑這個情緒,所以木有說絕育後會自卑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我比較認同。就是狗狗貓咪1歲左右且未交配之前絕育最好,因為這個時候它不會有性意識或者很淡漠,不然小動物真的會有一段時間的失落或者抑鬱的。不過這種失落狀態不會持續很久,半個月或者1個月就可以恢復。
所以,如果決定給寵物做絕育的家長,最好在它懵懂的時候,快刀斬亂麻,它就會永遠那麼天真下去。也許手術後也會有些不開心,但基本上是因為做手術帶來的情緒,過幾天就好。
否則
可能會有蛋蛋的憂桑!!!!
採訪了幾個家裡狗狗做過絕育的家長:
家長A:「我家狗狗,是在生過一窩寶寶之後做的絕育。手術完之後半個月內,一直提不起精神,眼神渙散、不理人、不動、窩在一個角落。半個月後緩過勁兒來,但是從那以後再也不和任何公狗玩兒了。」
家長B:「我狗拉布拉多六個月絕育,現在一歲多,沒有發現所謂自卑,反而喜歡和別的狗玩。不同就是不會為了爭母狗打架,不會跟著母狗跑,不會走兩步翹腿,減少得病幾率。」
家長C:「8個月做的絕育,以前就愛打架,絕育後還是,在小區里比較霸道,昨天剛和小區里新來的一個金毛打了一架。真沒覺得絕育對性格有啥影響,我最欣慰的是不用為了追發情的母的,到處亂跑了,而現在發情的太多了,防不勝防,很多慘痛的丟狗的都是因為這個。
所以,總的來說,
1歲左右且未交配之前絕育的寵物,是不會感覺到自卑、失落的。
有過交配經驗或者1歲以上比較成熟的寵物,絕育之後可能會有短暫的失落感,但並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當然,說這些並不是鼓勵大家帶寵物去絕育。絕育這件事,肉肉持中立態度,決定還是取決於主人自己。
比如
也許最近是個戀愛的季節?同事家裡的比熊寶寶——小渦也發情了,作為小母狗,它發情的特徵是:來,大,姨,媽!
平日裡特別活潑的小渦,今天就以這個姿勢,坐了一天。
屁屁紅腫,會有一點血,伴隨一陣腥味兒。
狗狗狀態也不好,比較狂躁,不許人碰。
不過這種狀態大概只持續了1周,小渦就恢復了 ,而且母狗發情是半年一次,頻率比較低。鑒於此,小渦的爸爸並不打算帶它去做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