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近日,外媒報道稱日本將研發射程300公里的新式岸艦飛彈,預計部署在宮古島,打擊範圍可覆蓋中國釣魚島周邊。軍事專家杜文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這種飛彈理論上具備一定威脅,但是在戰時很難真正發揮作用。
日本現役的八八式反艦飛彈
近日,美國RCD防務新聞網站11月29日報道,今年8月,日本政府的一份計劃顯示,日本擬研製一種新式岸艦飛彈,這種飛彈將擁有300公里的射程,預計將在2023年進行部署,目前這一項目的開發經費已經列入日本2017年度防衛預算。
宮古海峽是我軍東進太平洋的必經之路
據美國媒體報道,這種飛彈很有可能部署在沖繩地區南部的宮古島和八重山群島,打擊範圍可覆蓋中國釣魚島周邊。其實早在2013年11月,日本就已經向宮古島部署了射程150公里的88式地對艦飛彈。宮古海峽寬度大約270公里,如果部署了射程為300公里的新型飛彈,意味著日本可實現封死宮古海峽的圖謀,整個釣魚島乃至台灣島、東北沿海都在其射程範圍內。美國媒體評論稱,日本增強自身攻擊力,對美國來說是把雙刃劍。
杜文龍表示,如果外媒的報道屬實,那麼日本的新型飛彈不僅會對我們維護釣魚島主權構成威脅,對於中國海軍、空軍的各種行動都可能構成重大威脅。目前來看,此款飛彈相較88式地對艦飛彈射程翻倍,因此,其打擊範圍與日本現役岸艦相比翻了一倍。如果在八重山和宮古島周邊畫一個300公里的圈,則不僅覆蓋釣魚島周邊海域,就連台灣海峽東口也在其打擊範圍之內。在該區域巡航的中國海警的各種艦艇,包括正常訓練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都有可能成為其攻擊目標。
該飛彈的部署同時能封鎖釣魚島海域
杜文龍指出,日本自衛隊若擁有這種射程為300公里的新型飛彈,其封鎖中國海軍進出西太平洋主要通道的能力增加。如果在一個方向部署該飛彈,可以封鎖宮古海峽;如果在兩個方向同時部署飛彈,火力交叉,將對於射程範圍內航行的各種艦艇編隊形成威脅,以封鎖中國軍隊進出西太平洋的主要通道。
最好的反制方法是通過電子壓制後摧毀飛彈陣地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隊又該如何應對呢?杜文龍認為,上面提到的威脅只是理論上存在,在戰時很難真正發揮作用。這些飛彈的部署地點是公開的,飛彈可以藏,但是島嶼藏不了,只要掌握其活動規律,戰時就可將其擊毀。此外,我空軍展示的出島鏈能力,也是對此類飛彈目標的一種警示。我軍多個機型可對其雷達系統以及電子偵察系統進行干擾,機載武器中遠程打擊能力可以對這些目標進行高效毀傷。
昨天,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在回應日媒有關報道和中國記者問詢時表示,中國空軍於11月25日按計劃組織航空兵前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出動多型戰機同時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
攜帶長劍10巡航飛彈的轟6轟炸機
申進科大校說,組織航空兵遠海訓練,是瀕海國家空軍的普遍做法。這次遠海訓練,是中國空軍年度訓練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地區和目標,合法、合理、合情。
執行護航任務的蘇30戰機
申進科大校表示,中國空軍是戰略性軍種,戰略能力要與國家利益相適應。空軍將繼續組織常態化遠海訓練,進一步鍛鍊和拓展空軍部隊遠海體系能力,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
雖然空軍航空兵前出第一島鏈遠海訓練已有7次,但相比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赴西太平洋常態化遠海訓練,空軍戰機同時飛越了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這在歷次西太平洋遠海訓練中實屬首次,此前6次都只是單獨飛越其中一個海峽。京華時報記者根據官方消息梳理髮現,自去年3月30日空軍轟-6K首次飛經巴士海峽訓練以來,空軍航空兵已先後3次飛越巴士海峽,3次飛越宮古海峽。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空軍將常態化組織航空兵飛出第一島鏈遠海訓練。
我空軍兵分兩路飛越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
申進科在介紹「飛越島鏈」情況時曾表示,當前空軍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水平為牽引,飛越島鏈、管控東海、戰巡南海、礪劍高原,同時加快成體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進空軍戰略轉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
日本空自拍攝的中國空軍運8運輸機
巴士海峽位於中國台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宮古海峽則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及宮古島之間的一條連接中國近海和西太平洋的重要海上航道。所謂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第一島鏈包括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