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盛產海鮮,也因此在民間流傳下來各種海鮮美食的烹飪方式,蚝烙就是其中一道有名的潮菜。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潮汕有一座 " 蚝城 " - 汫洲,也是我們潮汕之行的第一站。
汫(jing 讀第三聲)洲位於饒平南部沿海地區,是一座海濱小鎮。
汫洲原是一座海島,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始大面積圍海造田,從此與大陸相連。生蚝的養殖業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大規模的發展了起來。
當地人告訴我們汫洲沿海的海水鹹淡適宜,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生蚝的繁衍。投苗以後讓蚝在海底舒舒服服地躺上一年,不需要操太多心來年就可以打撈。
很多蚝在其它海域因為長不上個頭,以低價賣到汫洲,放在汫洲的海水養上一段時間也就肥了。這樣的自然條件讓當地人引以為傲。
每天清晨四五點開始,小鎮上的居民就開始推著小推車去埠上拉蚝,拖回家裡。
開蚝前,先用清水把蚝殼洗凈,然後用蚝鑽把蚝殼撬開。撬出的蚝肉按照大小分類,分別放在不同的盆子裡用清水保鮮,等待蚝販過來收,或者送到集市裡賣。
新鮮開出的蚝肉又由收蚝人包裝成袋,和著冰塊裝進泡沫箱,通過冷鏈發往全國各地。據統計汫洲一戶人家一天平均能開兩三百斤蚝,全鎮每天就能產出近 300 噸的蚝肉。
開蚝是一門特別講究的技術活,如果破壞了蚝的完整,蚝肉的保鮮度就會大大下降。汫洲人從小就會學開蚝。他們不僅發明了蚝鑽,開蚝技術在國內也是首屈一指。因此很多蚝都會從外地運過來,在汫洲進行加工。
被摘掉蚝肉的蚝殼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走在汫洲的大街上,最為壯觀的也就是那堆積成山的蚝殼。
當地的老人把開完的蚝殼收集起來,用打孔器在蚝殼上鑿個小洞,用繩子串成一整條後賣給收殼人。最後這些一串串的蚝殼,又會被拿到海里去投放。新生的蚝會依附於老殼生長,來年一隻完整生蚝又會在蚝排里成長起來。
來到汫洲,自然不能錯過那些與蚝有關的美味。在海鮮的烹飪上潮汕人執著於食材本身的味道,儘可能的少放調料,因此食材本身的鮮美就變得尤為重要。
用當天最新鮮的食材煮上一碗蚝粥,煎出一份金黃的蚝烙,蘸一點魚露,吃在嘴裡就完全停不下來了。
離開汫洲以後
每次在餐桌上看到蚝的身影
就不禁會想起有那樣一座蚝城
人們在夜以繼日的忙碌著
只為把這一味珍饈美饌送到各地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