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命脈被北京切斷:中國三線出擊新加坡

@ 2016-12-03

近期以來,尤其是從特朗普贏得了總統寶座以來,李顯龍就開始低調起來。最近中國也做了幾件事,這讓李顯龍笑不出來也躲不下去了...

哪個領導人沒點煩心事?只不過這幾天,有個人明顯比別人都要煩,這位就是領導人李顯龍。事實上,李顯龍已經在我們的視線中銷聲匿跡有一段時間了,不同於南海仲裁時期頻繁跳出來為阿基諾當局加油打氣,也不同於TPP正當紅時訪問和歐巴馬惺惺相惜。

近期以來,尤其是從特朗普贏得了總統寶座以來,李顯龍就開始低調起來,一方面是新加坡國內鬧了經濟危機,一方面是國際局勢突然大變,然而,最近中國也做了幾件事,這回李顯龍恐怕是笑不出來也躲不下去了。

這第一件,就是瓜達爾港成功投入運營。

新加坡能達到今天的成就,除了李光耀政府正確的發展方針,還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單從本土資源考慮,新加坡國土貧乏,資源不足,根本不具備發展條件,但是近在咫尺的馬六甲海峽無異於上天的饋贈。

無論是從歐洲穿越蘇伊士運河而來的船隻,還是來自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各類資源,都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到達亞太諸國以減少航運時間和成本,這就給了新加坡最好的機會--建港口。

為沿途船隻提供補給的場所,同時政府對外資進行扶持和幫助,這一舉動不僅為新加坡帶來了發展所需的資源,也保證了自己大力發展的電子產品能夠順利的向國外輸出,為新加坡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礎。

然而中巴經濟走廊的建立,很有可能改變這一現狀。瓜達爾港雖然沒有新加坡那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它也有自己無可替代的長處,那就是中國的支持。

作為西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貿易需求無須贅述,簡單點說,在這個時代,不和中國做生意,就別想發財。

如果那些從歐洲中東過來的商品和石油在瓜達爾港卸下,通過鐵路以及管道運輸進入中國內陸,不僅節約了海運所需要耗費的大量時間。

而且省下了沿途的過路費,而且變相減少了新加坡的貿易機會,要知道,僅中國一國,就占有了馬六甲海峽60%以上的貨運量。

而中國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的石油資源更是高達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80%,如若是這些資源都通過瓜達爾港運輸,長此以往,一個新的"新加坡奇蹟"很可能在誕生,而李顯龍當局,只能看著門可羅雀的海峽,過著坐吃山空的日子。

如果說瓜達爾港的運營還不足以敲打李顯龍長期高漲的反華熱情的話,中國和建設皇京港的消息,可謂是扎紮實實補上了第二刀。皇京港距離不到300公里,說的毫不客氣一點,這就是當著面搶生意。

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用於建設皇京港,馬來西亞方面也提供了不小的支持,等到順利建成,皇京港將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中轉站,成為中國貨輪在馬六甲海峽的新據點。可能有人要問既然有了瓜達爾港為什麼還要建立皇京港,不是才說了在瓜達爾登陸可以節約大量成本麼?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瓜達爾港更多的是用於戰略資源的運輸,以防止亞太局勢劇變時海上運輸通道被封鎖;第二、航運雖然消耗時間,但是有著鐵路和公路運輸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巨大的貨運量;

第三、依據我國的發展戰略,經濟發展模式和通道應該是多樣性的,取百家之長才能適應各種發展條件,瓜達爾港要建設,海上航道當然也不能落下。

至於第三件,雖然在戰略意義上遠不及前兩條,但是卻足足長了國人志氣!就在本月23日,香港海關在碼頭扣押了一艘從駛向新加坡的貨輪,而且竟然在船上搜出了12輛輪式裝甲車和一些附屬的爆炸物,無需多言,扣下再說。

隨後新加坡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是新加坡在台灣地區訓練的"星光部隊"裝備運輸回國過程中遭到扣押,我外交部迅速予以回擊: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

國人皆知新加坡被稱為"鼻屎國",小的連自己國家的部隊都提供不了足夠的訓練場地,於是李光耀和台灣當局商議組建一支"星光部隊"。

在台灣進行訓練,據稱,此舉是為了保證新加坡本土遭到攻陷的情況下能有本國部隊隨盟軍登陸,奪回國家的控制權(筆者倒是想不出12輛裝甲車能有什麼作為)。

印象中中國很少有扣押他國軍火的事件,我們的殲8戰機和"瓦良格"號航母倒是被和無理扣押過,這次一反常態公開出手,無疑是雙管齊下,即打了李顯龍當局耳光,還順帶警告了蔡英文。

雖然沒有獲得什麼實際利益,卻搶占了制高點,讓那些反華宵小"痛卻說不出來",也算是外交話語權上的勝利,而且,老百姓聽了,爽!

中國這三刀下去,李顯龍是受了重傷,想要尋個安慰,結果特朗普還取消了TPP,這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新加坡當局屢次和中國作對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失去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進而斷了它新加坡的財路。

現在倒好,南海的火沒撩起來,自家倒是燒的很旺,只怕到時候是得罪了中國,還被斷了財路。想要從這些煩惱之中解脫,筆者倒有個辦法。

李顯龍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戰略方針,卸下對中國的的針對,斷開和台當局的來往,老老實實加入"一帶一路",肯定是有一口湯喝的,至於願不願意,那就是新加坡的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