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媒曝重磅內幕:東風41飛彈或已列裝部隊

@ 2017-07-20

「2016年,首艘國產航母主船體合攏成型,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震撼亮相,執行長距離運輸任務的運-20列裝空軍,新型戰略飛彈裝備部隊。」

上面這段文字中的「裝備清單」,是近日官方媒體在題為《改革強軍邁步新長征》的文章中列出來的,對於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人們來說,首艘國產航母、殲-20、運-20都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2016年裝備部隊的「新型戰略飛彈」是哪個型號呢?

眾所周知,戰略飛彈是指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飛彈,它是戰略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攜帶核彈頭。

在2015年的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中國公開展示了「東風」-31A洲際彈道飛彈和「東風」-5B洲際彈道飛彈,代表著中國戰略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的全面提升。

但不管是2002年就首次發射成功的東風-31A,還是2012年就出現在官方媒體報道中的東風-5B,顯然都不是《改革強軍邁步新長征》一文中提及的在2016年才裝備部隊的「新型戰略飛彈」。

2016年才裝備部隊的「新型戰略飛彈」顯然不是已經公開展示的東風-5B或者東風-31A

那麼,「新型戰略飛彈」究竟是哪個型號呢?在猜測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國內外媒體關於中國戰略飛彈方面的報道。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在今年的4月19日曾報道,美國國防部官員稱,中國在4月12日進行了一次東風-41彈道飛彈飛行試驗,試驗中飛彈攜帶了兩個分導式彈頭,美國通過衛星和其他區域傳感器觀測了這次試驗。

《華盛頓自由燈塔》的報道還引用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軍事分析師里克·費舍爾說,這次試射是「東風-41」第七次有報道的試射,這表明解放軍火箭軍將很快部署該洲際彈道飛彈。

「迷彩派」整理了近年來外媒關於東風-41的報道方向,如果相關報道屬實,中國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從2014年開始進入密集測試階段,2015年加快了測試。

東風-41發射車的外形至今無人知曉,圖為中國國內曾出現過的新型飛彈發射車

《漢和防務評論》4月號曾刊文估計,從中國的飛彈測試次數遠遠少於美俄的狀況分析,「東風」-41會在2016年到2017年之前投入小批量服役。

2016年6月10日,《解放軍報》在其頭版頭條刊發了《為使長劍嘯九天》的報道,介紹了中國火箭軍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的事跡。

報道提到,2015年12月31日火箭軍宣告成立這一天,該團隊奔赴千里之外的飛彈陣地,將運用「智慧陣地」設計理念對「大國劍鞘」進行全面升級。

從報道內容來看,對發射陣地進行升級,表明解放軍火箭軍開始為射程更遠、彈頭更多、尺寸更大、威懾能力更強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部署做準備。

綜合以上消息來看,官方媒體這次透露的「新型戰略飛彈」如果不是一個泛指的概念,那麼最有可能指的就是東風-41飛彈已經正式裝備部隊。

軍事評論員李小健對「迷彩派」稱,關於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近年來外媒炒作的非常頻繁,關於其射程、精度、部署位置等數據大多都是一些很不專業的臆測。

美國洲際飛彈的分飛彈頭(資料圖)

解放軍火箭軍作為中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中國不斷發展、提升自己的陸基戰略核打擊力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小健還強調,中國核武器的最終作用是使對手不敢對中國實施核威脅、核打擊,是為了更好的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因此不管相關報道中的新型戰略飛彈是不是東風-41,我們都應該理性看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