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炮轟實體經濟蕭條的罪魁是房地產

@ 2016-12-02

馬雲炮轟實體經濟蕭條的罪魁是房地產

這幾年,整個經濟的蕭條與房地產特別是房價的高企形成鮮明的反差。雖然房地產黃金十年已經結束,但是房地產還在往前跑。這不得不讓人抱怨高房價真的吸走了實體經濟的靈魂,普通人的財富積累被房地產吸乾了,同時也讓年輕人的活力和尊嚴名譽掃地,而實體經濟更是經營不堪。

安家新媒體想問,實體經濟的蕭條真的是房地產的問題嗎?還沒等別人回答,馬雲先回復了。因為雙十一讓馬雲大賺了,所以說話也有了底氣。他說,網際網路和電商並沒有過分擠壓傳統商業,而是整個傳統商業在面臨急劇下滑。他還認為這都因為原來零售業全都基於房地產,而房地產在過去幾十年里迅猛前進,地價被炒得非常高,房價也是如此。經營者只關心如何從房地產賺錢,而不是去把賺到的錢用到推動製造業變革和零售服務上去,所以等於實體經濟是在自掘墳墓,自然也就談不上長遠發展了。

馬雲的話有沒有道理呢?肯定不排除馬雲有逃避現實的嫌疑,電商不可能對實體經濟沒有影響,而電商也是直接造成實體經濟蕭條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還在於實體經濟自身的問題。馬雲上邊說到的才是真正原因,那就是沒有干正事,都想著短期利益,而沒有誰真正想為實體經濟如何與電商共榮共生。

或許不少人認為幸虧從房地產賺錢了,最近各種公司利用賣房讓公司起死回生的例子不勝枚舉。但是靠賣房能有長足發展嗎?問題就在這裡,有短期利益就夠了,誰還管以後?這是人性。

至於馬雲說的實體經濟蕭條的罪魁禍首是不是房地產也應該辯證看待。房地產一面拯救著中國經濟,一面慢慢吞噬著中國經濟,因為短期有利,長期簡直就是病毒式依賴,並最終患上房地產依賴症,而讓實體經濟更加不堪。

首先,房地產算不算實體經濟?安家新媒體認為,如果房地產的發展對上百個上下游產業造成影響,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或許算實體,不過如今房地產投資投機現象嚴重,利用槓桿玩壞了,房地產已然成為虛擬經濟,簡直就是富人之間玩的資本遊戲,從這個角度或許又不是實體經濟。

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房地產這麼炒作,如果不炒作似乎就賣不出去一樣。放眼看看吧,還有哪個老闆能踏踏實實做事業做實業?都知道買幾套房子比創業要輕鬆得多,還賺得多。而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沉浸在虛無縹緲的虛假財富中,只有房子賣了才算是真的賺了錢。於是也就很少有人真正去鑽研技術,考慮產品升級問題。

我們身邊例子很多,就拿街邊的小餐館,在高昂的租金和房價面前,經營起來相當困難。對於我們個人租房也是如此,辛辛苦苦掙點工資,大半都交給了房東。

這正應了馬雲那句話,實體經濟就是如此自掘墳墓。這些年,大家有錢了,不少人買房還不成問題。但是隨著實體經濟的逐步衰退,還有多少人有買房的支付能力?如果說實體經濟是皮,那麼房地產就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虛假的房地產繁榮、房地產交易並不直接產生財富,而是財富的再分配,只是將財富從我們普通百姓手中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這就是所謂的擊鼓傳花。所以,房地產如此下去,也是自掘墳墓。

或許我們還記得這條新聞,《四大行上半年過半的新增貸款全都給了個人買房》。但下半年有了變化。雖然銀行暫停發放個貸是謠言,但有的銀行要求房貸增量不得超過10%。「未來,銀行會降低對按揭房貸的依賴度。在貸款投向上,銀行會青睞大中型國有企業及重點行業的長期貸款。」一位滬上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人士表示。10月份數據顯示,實體經濟正在探底回升,企業貸款需求提升。優質企業貸款、消費信貸、基礎設施建設等,將會成為銀行配置的方向。也就是說,一方面為了緩解市場壓力,另一方面為了實體經濟,很多大城市房地產去槓桿正在加速,很明顯,銀行資金有望流入實體經濟領域。

去槓桿的房地產能讓實體經濟喘口氣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