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中國陸軍大炮對轟,硬抗正面?越南引進108門法國自行火炮

@ 2016-12-01

圖: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

中國和越南存在漫長而複雜的接壤邊界線,而且歷史上一直不乏邊境軍事衝突甚至是戰爭,這一點即使是在新中國建國以後也沒有能得到改變。並不誇張的說,至今中國軍隊仍然是越南軍隊建設發展的最大假想敵。

為了對付中國空軍和海軍,越南從俄羅斯購進了蘇30在內的重型戰鬥機、先進防空飛彈、多種反艦飛彈。但是在陸軍的重火力更新換代上,越南倒是沒有看上俄國裝備,而是在2015年向法國採購了108門凱撒155毫米自行火炮。

圖:對於越南這樣經濟體量有限的國家,搞重裝甲自行火炮確實負擔不來

法國的凱撒火炮是一種基於卡車平台的先進自行火炮。和傳統的重型履帶裝甲平台自行火炮相比,它以犧牲越野能力、防護能力為代價,獲得了維護省事省錢、出動響應能力快、公路和空運機動性好的優勢。而在火力和生存能力方面上,凱撒火炮也並不差。

圖:現代陸軍反炮兵雷達都是標配,很短的時間就能根據炮彈的飛行軌跡反推出敵軍火炮位置,並指揮己方的火炮進行反擊。沒有快打快撤能力的火炮,在現代戰場上是無法生存的。

凱撒火炮可以使用52倍身管,實現42公里的最大射程。同時它的自動化程度相當高,能夠進行6發/分的持續射擊;而且其狀態轉換非常快,從行軍狀態到打出第一發炮彈所需時間不超過1分鐘,反之亦然。這種快打快撤的能力,使得即使對方有較強的反炮兵能力,也很難進行及時的反擊,將凱撒摧毀在射擊陣地上。

實事求是的說,越南選擇凱撒火炮系統還是相當明智的——卡車平台運行保養費用便宜,可靠性高,快速部署能力好,火炮系統本身的作戰性能也出色。但是從總體層面來看,越南並不能完全發揮凱撒系統的優勢,而且和中國真的打起來,凱撒系統能保持戰鬥力的時間,還不一定有79—85年越南那些雜牌老舊蘇聯火炮長。

凱撒火炮總重量只有18噸多,其核心設計要求之一,就是能用C130這樣的中型戰術運輸機進行空運,並在野戰跑道、甚至是沒有跑道的平整地面上強行降落、迅速展開部署。這是一種很典型的、高度依賴現代化空軍的火炮。

圖:安26,越南最大的運輸機

而越南空軍的空運能力十分孱弱,其最大的運輸機也只是載重量僅數噸的烏克蘭安-26輕型運輸機,頂天就是空投一些特工幹些偷雞摸狗的活,根本運不了重裝備。何況現在中越的制空作戰能力早已完全逆轉,越南就算有C130,也無法保證在空中不被擊落。

而越南缺乏制空權的另一方面,就是其凱撒火炮系統難以逃過來自空中的搜索和攻擊;它的快打快撤能力可以有效的克制對方的反炮兵雷達和火力反擊,但對於空中的偵察機、攻擊機卻沒有什麼區別。

圖:嘿,看清楚了,這玩意可不便宜

就算這些凱撒火炮真的能存活下來,越南還將遇上79-85年所沒有的致命問題:彈藥和錢。越南本國的重型軍事工業很弱,並沒有能力獨立生產155毫米炮彈,彈藥全部依賴進口。而155毫米炮彈雖然性能出色,但價格也不便宜——尤其是西方產品。在70到80年代,越南仗著蘇聯的軍事援助,可以一直打消耗炮戰下去,現在可沒有這個條件。炮彈打光了?拿錢換,沒錢免談。

108門凱撒火炮,並不能改變越南總體軍事實力已經完全無法與中國對抗的局面;它確實能在局部為越南帶來一些戰術性的勝利,但影響不了全局勝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