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意識還會留存——第三度空間是否存在?原來。。。

@ 2017-02-15

人死後意識還會留存——第三度空間是否存在?原來。。。

心理學是個有趣而豐富的科學,眾多的心理學名詞背後其實是簡單的生活道理;心理君將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解釋生活中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理學規律;心理學名詞只是套路,套用生活才是真實。喜歡就關注我,心理學了個啥,每日推送受用好文

有些宗教團體和個人都相信,人死後意識還會留存幾分鐘,這幾分鐘將是死者回憶其一生和往生世界告別的時刻,他們稱之為第三度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禁止的,而人類意識是模糊的。之前這只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說法,但在後來有越來越多的瀕死者在搶救成功後回憶死後感覺的時候,40%的人都描述了類似於第三度空間的地方,他們有意識,甚至能夠感知周圍環境。有點像《奇異博士》中聖者死亡後站在天台上回憶其一生的感覺。

醫學上判斷死亡有兩種:一種是腦死亡,但心臟依然在維持生命;第二種是完全死亡,心臟停止跳動,全身機制喪失。一般意識留存在第三度空間都只發生在完全死亡後被搶救回來的情況下。

按照醫學理論,心臟停止跳動後,大腦也應該停止工作,人本身已經不再具有活體的意義。但是在歐美聯合研究所在近十年時間中對1600名心臟停止跳動後搶救存活下來的人進行調查後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死亡了,而只是感覺到了所謂的「第三度空間」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莫名的平靜的感覺,他們說可以聽到周圍機器的聲音,可以聽到說話的聲音,甚至有一些例子中還會出現第三方視角的感覺,可以俯視周圍的環境。所以,科學家相信這類的死亡現象只是一種短暫性的心臟驟停,大腦沒有停止工作前,這些被記憶的錄像在存活後被大腦所回憶,而病人之所以存活後有一些幻覺則是搶救時大量的激素類藥物進入大腦而導致的。但是靈魂出竅論的人還是相信這是人死後意識到了第三度空間所造成的。

因為如果死亡的人沒有存活,那麼,我們也無從得知這些結果。所以,科學家也進行一些動物身上的實驗,比如說和人腦較為接近的猿類。大腦是由腦細胞組成,由上萬億個腦電波進行信息的傳輸。科學家在對猿類心臟停止後腦電波的研究中發現,心臟停止後1分鐘,腦電波依然活躍,停止3分鐘後,漸漸開始降低,停止7分鐘後,腦電波才逐漸消失。也就是說,在這7分鐘之內,大腦的工作沒有停止,所以,依然具備接受信號的能力,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心臟停止後被搶救存活的人會出現那些有意識的行為了。所以,所謂的第三度空間其實還是人類自己的意識範圍,只是這種意識很模糊,人失去了分辨空間的能力而導致的。

所以,能夠被搶救回來的並沒有死,死了之後又怎樣證明意識和第三度空間的存在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