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黃芪水,能治多病,喝過的人都說秒
很多朋友都會把黃芪用來泡水喝,其實黃芪並不是很難得,而是很常見的中藥材。在此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下黃芪的好處!
一、功效
1、治療高血壓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降低血壓的作用。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2、治自汗
跟盜汗相對,自汗往往發生在白天。它跟一般的流汗不同,這跟炎熱、運動都無關,只是自發地出汗,這顯然是一種虛汗。而喝黃芪水可以收斂病態的出汗,自然可以制止自汗。
3、治療骨質疏鬆症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的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的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4、治療脾氣虛證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治療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證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朮、茯苓等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脾虛的情況。
5、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6、調節血糖
實驗表明,黃芪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既可以阻止葡萄糖增多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可以抑制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常喝黃芪水,可防治糖尿病。
二、黃芪的禁忌
1.如果是屬於腎陰虛、濕熱以及熱毒熾盛的患者,那麼千萬不要服用黃芪泡水,因為這不僅不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反而會加重病情。這一類型的患者想要令身體恢復健康,那麼就應該將黃連、大黃、敗醬草以及梔子一起泡水服用,千萬不能夠選擇黃芪。
2.如果是患有肺結核的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為咳血、口乾舌燥以及身體發熱,那麼我們也是不建議單獨使用黃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搭配合適的中藥。
3.正在月經期間的女性也是不能夠服用黃芪水,否則會對月經還有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4.感冒發熱的患者也別服用黃芪,這不利於身體退燒;
5.懷孕期間的女性服用黃芪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很有可能導致滑胎,對胎兒和孕婦造成傷害,特別是孕晚期的准媽媽更是需要特別注意。孕婦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黃芪,那麼有可能導致體內的羊水減少,這樣在分娩的時候產程就有可能增加,這增加了胎兒的危險。另外還有研究結果顯示,服用黃芪之後會增加染色體畸形以及細胞微核率的增加,對於將來孩子的身體以及智力發育造成損傷,所以正在備孕以及懷孕的女性服用黃芪都需要謹慎。
三、黃芪藥膳湯
食材:烏雞半個、黃芪5克、當歸5克、黨參5克、無核紅棗10克、枸杞5克、干桂圓肉10克、姜塊適量、料酒適量、鹽適量
做法:
1、烏雞洗凈,用刀砍成塊,姜塊拍扁,黃芪、當歸、黨參、紅棗、桂圓乾洗凈備用。
2、鍋入水,大火燒沸,放入姜塊和料酒,把烏雞焯水,撈起用涼水降溫,沖洗乾淨油污,控干水備用。
3、將烏雞放入砂鍋內,加姜塊、黃芪、當歸、黨參、紅棗、桂圓乾,大火煮開了以後撇去浮沫,蓋上砂鍋的蓋子,轉小火燉2個小時,放枸杞再煮10分鐘,湯好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盛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