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胃癌盯上 6個雷區一定要避免 !!!

@ 2016-11-30

不想被胃癌盯上 6個雷區一定要避免 !!!

俗話說:年輕時人養胃,年老時胃養人。由此可見養胃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年輕人不注重腸胃養生保健,只圖一時的飲食痛快,給身體留下了健康隱患,導致胃病纏身。要想讓胃病遠離自己,一定要避免6個不良習慣。

最近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名19歲的女大學生,上大學後幾乎每天都吃燒烤,有時甚至將燒烤當做是主食。結果肚子越來越大,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胃癌晚期。醫生稱,胃癌應該和燒烤食物的過多攝入有關。萬萬沒想到,燒烤竟然會成為健康殺手。

說起胃癌,很多人覺得這離自己很遠。但是胃病卻已經成為了「都市病」,不少上班一族都容易出現胃不舒服、胃酸、胃脹這些症狀,長此以往,很可能會造成胃癌。不想被胃癌盯上,這些健康知識你必須了解。

為何胃癌近年頻頻出現?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年報顯示,胃癌發病主要集中在我國西部以及東南沿海各省,如上海、江蘇、青海、甘肅等。男性的胃癌發病率遠高於女性,特別是中年男性,多患有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疾病,如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胃癌。

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每年新發胃癌40萬例,發病率占全世界的42%左右;預計到2015年,我國胃癌的發病率還將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

專家認為,中國人胃癌發病率高,跟國人的獨特飲食習慣有關,比如中國人愛吃烤羊肉串、火鍋,嗜辣,喜食腌制食品等,而口味太重的食品會刺激消化道,引起器官病變;國人喝酒多也是一個原因,白酒喝多不僅傷肝,對整個消化道都會有不良影響。

此外,國人胃癌發病率近年來猛增,與環境污染也有很大關係。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會刺激消化道,對胃造成傷害。此外,農藥殘留、濫用藥物等同樣會導致消化系統癌症增多。

哪些人容易被胃癌盯上?

1、有腫瘤家族史的人在兩三代的親屬中,有得過消化系統腫瘤或者其他腫瘤,其得胃癌的幾率就會更高。

應對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提前10年左右,做專業的腫瘤篩查,針對胃癌應做胃鏡檢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體可根據醫生建議。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員的最小年齡為55歲,那麼在40歲時就應做第一次胃鏡檢查。

2、長期吸菸、飲酒者特別愛吃燙食、腌制和燒烤食物、高鹽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這些習慣會對胃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應及時調整。

3、胃潰瘍、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患有這些疾病的人要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展,並定期去醫院複查。

注意!這些壞習慣最傷胃!

除生活方式外,人們日常的一些壞習慣也加重了對胃的傷害,比如以下這些習慣,很多人都不知不覺中招了。

1、邊走邊吃、邊看邊吃

胃在消化時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時人在運動或進行其他活動,都會「搶奪」一部分供給腸胃的血液,導致消化不良。長期如此就會損傷胃部。吃飯要專心,細嚼慢咽,這樣進餐胃才喜歡。

2、長期一個人吃飯

獨自吃飯易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單身的朋友,最好找個伴一塊進餐;即便一個人時,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輕鬆快樂的心情,並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這是保護胃功能的重要步驟。

3、空腹吃太酸澀的水果

空腹時,吃柿子、菠蘿等含強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與酸合成結石。

4、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對胃的傷害不大,但過多或過涼會刺激胃部;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潰瘍和燒心症狀的人一定要謹慎。

5、常吃剩飯或過期食品

剩飯加熱後會產生細菌,過期甚至霉變的食品更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

6、常吃加工肉製品

香腸等為延長保質期,多會加入過多防腐劑,增加致癌風險;腌肉、熏魚等加工肉製品含大量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極易形成致癌物,這也是我國沿海地區,以及日本人胃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瑞典科學家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製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幾率就提高15%~38%。

胃不舒服時,養胃最該留意幾個細節

養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規律生活、減緩壓力、戒菸限酒、不濫用藥物、少吃路邊攤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護胃部的作用。專家提醒,注意以下細節能讓胃更健康。

1、細嚼慢咽胃喜歡細碎的食物,國外研究證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覆咀嚼,堅持幾十年,健康狀況會明顯好於同齡人。建議最好每口達到30下左右,有助於消化。

2、忌生,忌冷,忌撐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特別是晚餐,不要吃太晚,也不要吃太多,否則會加重胃部負擔。

3、平時備點蘇打餅乾蘇打餅乾可以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時吃飯時,吃兩塊蘇打餅乾既能緩解飢餓,還能防止胃酸傷害。

4、吃辣、喝酒前來杯牛奶牛奶可以在胃裡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觸胃壁,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

小編結語: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不管是想嘗遍人間美味,還是只想吃好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一個健康強壯的胃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