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韓國總統朴槿惠宣布「適時辭職」的消息是11月29日最重磅的消息,那麼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遭襲擊的消息就是第二重磅的消息。由於杜特爾特上台後對前任阿基諾三世政府的外交政策改弦易轍,從扮演美國遏制中國、在南海挑釁中國馬前卒的角色,一下子改為中立不被利用者、甚至有些親華的角色,這早就讓很多人猜測他可能會遭到「暗殺」,包括他自己都說準備好了死亡。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遭遇襲擊
所以,當消息出來後,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很可能是美國CIA動的手。那麼,杜特爾特遭遇襲擊,到底誰是「兇手」呢?在占豪看來,這次杜特爾特遇襲,雖然咱們不知背後到底是否與CIA絕對無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事大機率與CIA沒有直接聯繫,原因有四:
一、當前美國正處於新老總統交接之際,這麼大的動作當前的白宮做出的可能性較低,而新總統又還沒有權力,甚至誰最終執掌CIA都還是未知數,怎麼可能是美國乾得呢?
美國正處於新老總統交接之際
二、特朗普還未上台,亞太新政策還未披露,杜特爾特在特朗普時期的對美政策也還沒出來,這麼多的未知數,也根本不是時機。
三、美菲關係還沒有到完全不可挽回的地步,美國在菲律賓還有駐軍,美國不可能冒這麼大風險去徹底得罪杜特爾特。
四、從襲擊手法上看,這麼低端的手法也不太可能是CIA。
所以,占豪(微信號:占豪)認為,這事與美國不好說是否絕對無關,但一定不是直接關係,也不太可能是美國策劃。那麼,如果不是美國主導,誰才是襲擊杜特爾特的「兇手」呢?為了搞清楚這一點,我們得先看看媒體是怎麼報道的。據媒體報道,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前往南部陷入動亂省份視察之際,作為先導部隊的總統府衛隊車隊遭到炸彈襲擊,導致7人受傷。
路邊炸彈襲擊
具體細節則是這樣的,報道稱,載有總統府衛隊成員以及「馬拉坎南宮廣播暨電視機構」(採訪小組的車隊,上午10時45分左右途經馬拉韋市一條小路時,路旁突然發生爆炸,導致7人受傷。
杜特爾特預定於明天到馬拉韋市視察,總統府衛隊今天先行抵達,安排維安事宜。所以,請注意,實際上這並非杜特爾特遭到襲擊,而是其先頭部隊遭到襲擊。襲擊的低點是陷入動亂的南部。
杜特爾特遇襲
想想看,這個地方有一些反動武裝,又是路邊炸彈襲擊,所以這事大機率是反政府武裝在路邊埋的炸彈。雖然瞄準的是杜特爾特,但距離能傷到杜特爾特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且,如果是杜特爾特的車隊,先頭的安檢要嚴格得多,襲擊層級較低的路邊炸彈恐怕不太容易襲擊到杜特爾特。
當然,如果只是埋路邊炸彈,也不能排除是毒販或反杜特爾特的利益集團所為。畢竟,杜特爾特為禁毒大開殺戒,這徹底得罪了販毒利益集團;另外,杜特爾特因為外交政策大變,這也傷及到了一些親美利益集團,也不能排除是他們所為。但總體而言,大機率是南部的反政府武裝搞的事。
真是大新聞頻發的一天。泰王即位,載有70多名巴西足球運動員的飛機墜毀,朴槿惠稱「願意辭職」……但要論新聞的「爆炸性」效果,都比不上這一條: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遇刺」!
自上台以來,杜特爾特的行事和話語,已經讓世界對其刮目相看。他的「遇險」,究竟是因為在國內的禁毒風暴,還是因為其奉行的獨立外交政策、使一些外部勢力欲除之而後快?我們第一時間聯繫了島上的東南亞問題專家、新華社地區報道中心主任記者凌朔。
杜特爾特遇襲
1、俠客島:消息顯示,當地時間今天早上10點半,一個前往菲律賓南拉瑙省省會馬拉威的車隊,遭到了路邊預埋爆炸裝置的襲擊。這個車隊正是杜特爾特派出的先遣隊,他本就是要去馬拉威視察、布置打擊犯罪和軍事行動的。至少有7名總統安全小組成員受傷。根據目前信息,你判斷這次杜特爾特「遇刺」,到底是什麼情況?
凌:首先,菲律賓武裝部隊發言人帕迪拉已經表示,這一襲擊有可能是由武裝恐怖分子毛特集團(MauteGroup)發動的。毛特集團是一個盤踞在菲律賓南部地區,新興的、規模不是很大的恐怖網絡。
杜特爾特遇襲與武裝恐怖分子毛特集團(MauteGroup)有關
他和菲律賓國內歷史悠久的阿布沙耶夫反政府組裝有一定關聯,但是更年輕,有跨地域聯動的特點。也有證據表明他們和ISIS有一定往來。這個集團在菲律賓已被定性為需要遏制和清剿的對象。事實上,前陣子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美國駐菲使館附近,也發現了類似的爆炸裝置,應該是同一撥人乾的。
2、俠客島:作案動機是什麼?
凌:杜特爾特上台之後,對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地區有過一些零星的軍事活動,前段時間還曾有過比較大規模的清剿。此次他準備視察的南拉瑙省,就屬於棉蘭老自治區。這些軍事活動主要是以反毒為支點,同時清剿周圍地區的反政府武裝和恐怖組織。
杜特爾特上台後,對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地區進行過清剿
菲律賓媒體就報道,近日菲軍方在南拉瑙省布蒂鎮(Butig)對毛特集團發動了攻擊,超過40個武裝分子被擊斃;菲軍方也在本周一宣布奪回了此前被毛特集團占領的布蒂鎮市政廳。因此,可以懷疑,毛特集團是用這種爆炸行為宣示「存在感」和示威。
事實上,以棉蘭老地區為代表的菲律賓南部一直比較動亂。過去,那裡教派衝突、恐怖襲擊、暴力事件頻發,甚至還有過大規模屠殺天主教、基督教徒事件。局勢緩和其實就是近七八年、甚至近兩三年的事,因為政府不斷對阿布沙耶夫進行清剿,同時也在進行一些和談。
杜特爾特的反毒戰
在全球恐怖主義興起的背景下,特別是中東ISIS的蔓延,以及社交網絡的助力,使得一些新興恐怖分子團伙出現。甚至,在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恐怖勢力有蔓延到軍人和公務員內部的趨勢,遏制和打擊已經刻不容緩。
可以看出,杜特爾特的反毒戰,不僅是針對毒品,更是針對其背後的龐大勢力——在菲律賓,毒品總是和犯罪網絡、恐怖集團、反政府武裝等捆綁在一起,反毒,就是致力於更廣義的國家安定。
3、俠客島:這是一次蓄意針對杜特爾特的「行刺」嗎?
凌:證據還不足。菲律賓幾個部門的消息源都說,毛特集團主要的針對對象是軍隊,在襲擊時,並不一定知道襲擊的是總統衛隊。這種示威、警示,可能是歪打正著,正好碰到了總統衛隊,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和新聞影響力,有爆炸性,但不一定就是確定的謀殺。
要理解這一點,就要理解菲律賓的獨特政治文化和氛圍。可以說,這種個人安全的威脅,不僅杜特爾特要面對,歷任菲律賓總統都曾面對。畢竟,這是一個曾經頻繁發生政變的國家,一些軍人派系、政治派系也存在關聯,過去也有過人身攻擊的企圖。包括之前的埃斯特拉達、阿羅約,都遇到過。
我甚至遇到過一些菲律賓商人,他們告訴我,自己的生活經常也是提心弔膽的。換句話說,在菲律賓,人身攻擊是一種司空見慣的鬥爭方式,政、商、軍界都有過先例。杜特爾特或許會因為其內政的「鐵腕」、外交的獨立性遭受更多威脅,但這就是菲律賓傳統軍政的風氣。
4、俠客島:杜特爾特現在什麼情況?
凌:很安全。我有一個朋友今天下午就和他在一起,據他的描述,杜特爾特表現得很輕鬆,「坦然笑對」。要知道,當總統前,杜特爾特長期是南部城市達沃的市長,以前也經受過很多威脅。唯一的區別在於,以前他是行政首長,只能動用行政手段,因此受到的言語威脅更多,實際威脅不多;而現在是總統,可以動用軍隊了,因此反對勢力只會忌恨更深。
不過,從他個人的態度來看,應該還會視其為「小菜一碟」。雖然他長期只是一個地方的政治家,但越是在地方混過,越是身經百戰。長期在南部叢林作戰的他,更懂得叢林生存的各種風險,以及如何在叢林中生存下去的技巧。換句話說,他是一個叢林中走出來的、「戰士般」的政治家,對這類暴力活動已經司空見慣。
比如,一般的總統聽到這種襲擊消息之後都會推遲或者取消行程,但他完全不怕,執意繼續前往,甚至「如果可以話,與先遣隊走同樣的路線」。他是這樣說的:「也許此處會有交火,也許彼處會有,如果我犧牲了,我們還有副總統可以代替我這個粗魯的人,成為菲律賓的一位紳士總統。」
5、俠客島:有陰謀論的說法認為,杜特爾特上台後的獨立外交政策,已經引起了某些西方勢力的忌恨。會不會是他們下手?
凌:杜特爾特前段時間確實有過「有人要暗殺我」、「想要我的項上人頭」的說法。他一反過去美菲關係的傳統,美國或一些個別勢力,確實可能想要顛覆他的政權。但這種顛覆也不一定完全付諸於人身攻擊,也有可能在議會內部、政治框架內進行顛覆,或者通過司法、軍隊內的親美勢力進行,有多重可能性。「取我性命」的說法,不一定只是說人身安全,更大的可能性是在說政權顛覆。
6、俠客島:這次遇險,是不是也可以視為杜特爾特在內政推行方面遇到的挑戰?
凌:從我們的消息面看,在菲律賓國內,杜特爾特的禁毒政策,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民眾和政界、商界的支持和理解,當然也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個人政治風險。但是,一開始推出這一政策的時候,他應該已經考慮到了各種危險和威脅的存在,但還是下決心要維護社會治安。
另一方面,反抗勢力、和那些因為禁毒政策受到擠壓的勢力,他們的反彈也在逐漸表現出來。我們之前談過,杜特爾特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馬尼拉精英,是個「外來幹部」。
他面前有很多首都的舊勢力,菲律賓國內的政治部門,包括外交部、軍隊,都有很深的美國根基、美國班底,很多人親美、甚至受命於美國。因此,即使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也需要推行那些自己過去的長項,包括鐵腕治毒、社會治安。
下一步,我估計就是反貪。這些都是他在大選時給選民的承諾,也可以用來敲打和鎮壓國內的不同政治勢力。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杜特爾特會一邊收穫成果,一邊面臨更多挑戰。但從我們了解的菲律賓的輿論情況來說,抱肯定態度的居多。畢竟,大選是民意的表現,也是民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