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真相,九成人天天吃降壓藥卻不知道……
昆明三博腦科醫院 2016-11-25 10:42
高血壓是我國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疾病,目前發病率已經接近2億人,真是觸目驚心!而高血壓帶來的併發症更是危害大,給患者和家庭帶來的傷害不可估量。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高血壓,只是發現血壓高了就吃降壓藥,很多時候甚至不看醫生,自行購買。這種亂吃藥的後果會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心臟的工作原理和高血壓的生成原理和過程: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將血液送往全身。心臟將血液打出來後,進入大動脈,大動脈接到血液後,會不斷透過收縮,不斷傳接,將血液送到動脈,毛細血管,送到全身各處。
血液最難到達的位置:
1)頭部頂端
2)手指指端
3)腳指指端等離心臟最遠的地方。
看一個人有沒有心臟病的前兆,摸一摸他的手,如果手腳冰涼就知道他的血液輸送有問題。手腳過熱、過紅、過漲,同樣地,也是心臟有問題。手腳冰涼表示心臟的跳動力度很弱,手腳太紅太熱表示心臟跳動過猛,過凶,過於疲憊,都是很危險的。
那麼,高血壓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知道,血壓是用來運送血液的,在沒有充分的血壓時,血流速度就會變慢,只有適當的血壓才能將血液送到全身。可是如果血壓太低就送不動,太高就會造成血管受到壓力,擠壓,甚至擠破,造成腦溢血。
第一,血管由於缺少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E、鈣當中的任何一種,血管就會慢慢失去彈性,變成一個彎管,使血液輸送困難,不得不加大血壓使血液流得比較順暢。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老化,血管壁里會有很多污垢,阻礙血液循環。
第二個原因,如果血脂肪、膽固醇太高,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太高,當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後,血流的速度變慢,血管上就會沉積許多附著物,越來越多,這時候血流的速度越來越慢。但是身體是不允許血流速度變慢的,因為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透過血流輸送養分,然後才可以生存下來,才可以繼續新陳代謝。當血流速度變慢的時候,大腦、手腳全部會發出警報,手會麻,手會痛,頭會痛,頭漲,頭會感覺昏昏沉沉,全部是身體發出警報。
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有講究
1、用藥不能跟著感覺走
不少高血壓患者會憑著自己的感覺來用藥,感覺不舒服才會服藥,一旦有好轉就減量或不服降壓藥。殊不知,血壓忽高忽低或下降過快,同樣會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如果不監測血壓而盲目服藥,不僅不能控制血壓穩定,還會使病情惡化,誘發其它心腦血管疾病。
2、沒有症狀也要服藥
有的高血壓患者雖然血壓很高,卻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並不表示不需要用藥。其實,即使是無症狀高血壓,如果長期不服藥,也會使病情加重,還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3、用藥斷斷續續後果嚴重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血壓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藥,結果沒過多久血壓再度升高。這樣不僅加重病情,還容易使機體產生耐藥性,甚至引起「高血壓危象」等急症。如長期服β-受體阻滯劑突然停藥,可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絞痛發作甚至猝死。
4、睡前服藥不可取
人在睡眠後,血壓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藥,兩小時後血藥濃度達到峰值,導致血壓大幅度下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從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纖維蛋白等凝血物質在血管內積聚成塊,阻塞腦血管,極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5、切勿自己加大劑量
大劑量用藥雖然可使血壓下降得多一點,但藥物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加。所以,對於慢性血壓升高者,不必急於使其血壓降至正常,應逐步使其接近正常,以免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