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美國領導世界!中國準備好了嗎?
川普當選總統,主張"美國優先",國際事務可能奉行孤立主義,經濟上反全球化,改採保護主義,美國角色可能悄然變化。歐巴馬總統今年4月曾矢言全力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不能讓中國撰寫遊戲規則",如今被迫放棄TPP;他日前在德國公開宣稱,把"民主大旗"轉交給德國總理梅克爾。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題)卻在亞太經合會議(APEC)成為扞衛全球化的領袖,越來越多國家寄望中國領導世界,對抗氣候變化、扞衛國際合作。但是中國主觀意願或客觀實力,要取代美國成世界領袖,都準備好了嗎?
中國向來把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抨擊為"霸權主義",但現在開始,中國被推向領導全球一些議題,官方輿論也隨著變調,既承認美國為領導地位"投入、付出很大";"謙稱"期待中國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不現實,中國在世界舞台只是推動者和改革者,不是革命者。川普讓中國面對兩大問題:是否願取代美國領導地位、有無實力取代美國。
"人民日報"海外版說,美國推動全球化,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把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中產階級經濟基石的製造業,瓦解得支離破碎;九一一事件後發動一系列反恐戰爭,每年花費數千億美元,在難以達陣的中亞、中東和東亞等地,軍費開支達全球40%;而急需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卻被嚴重延誤。川普認識到美國方向性錯誤,決定改弦易轍,聚焦國內,收縮美國全球戰線,"少管閒事"。
美國的"世界警察"如何扮演?她對世界的領導是全方位的。數十年來,美國扮聖誕老人,向全人類提供通向繁榮與安全之路,解決全球性問題,包括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領導作用;冷戰後的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都有很強的"美國領導"烙印;例如世界貿易、金融、網際網路、安全格局等體系,都由美國設計,並動用巨額金錢、生命代價維護。
日本首相安倍說,美國若真的完全退出現有貿易等體系,將是世界大災難。川普的新思維和即將推行的新政,或許只是在力有未逮的"美國領導地位"上後退,對美國領導力做一些"挑肥揀瘦"的規畫,並非真的要全面放棄領導世界,否則"讓美國再度偉大"就變空談了。
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有三大支柱:干預局勢的超強軍力、能支持全世界的經濟實力和獲得多數國家認同的普世價值觀。這三項要素,中國目前都不夠具備。當前全球安全形勢嚴峻,如果美國淡出,世界將眼睜睜看著極端恐怖勢力坐大,蔓延全球。而中國具戰鬥力的航母艦隊還在發展,空軍每次飛出"第一島鏈"都成國際新聞,中國要填補美國如退出的權力真空,主觀意願、客觀實力都還欠缺。
經濟實力方面,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是全球化最主要受益者。過去15年,中國貢獻全球三分之二的經濟增長率,全球196個國家有120國視中國為主要貿易夥伴。然而,中國目前進口額僅占全球12%,難與歐美同日而語。一旦美國讓出世界貿易主導權,讓中國撰寫國際貿易規則,中國享受利益時,是否也願承擔美國過去承擔的一切義務?顯然,中國會以仍是發展中國家,迴避更多義務和責任。
中國已通過創設亞投行,成功測試經濟領域影響力。然而"一帶一路"推動並不順遂,歐美國家相繼宣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開放度、市場自由度等,都難與歐美各國展開"公平貿易"。川普上任後如打壓自由貿易、排擠中國,僅應付美國,中國就不好招架,說明中國要成世界經濟領頭羊,時機未到、力有未逮。
再從價值體系看,中國仍堅拒西方價值,排拒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強化一黨專政體系,壓制言論,對網路自由、市場開放都設限,並以"中國模式"為傲。這套價值卻和世界主流格格不入,憑這套"中國經驗"來領導和評斷世界,很難想像能讓各國心服。
因此,從各方面看,中國並未準備好接手全球領導地位的大棒,只希望獲取更多空間,一步步邁向"中國夢"。最重要的,不能誤讀川普,美國不可能放棄世界領袖地位;而中國的未來則來日方長,切勿操之過急。